評李國參先生《歸鄉情事》
(2007-08-11 08:49:10)
下一個
評李國參先生《歸鄉情事》
初次接觸李國參先生的作品大概是從《紅塵戲事》開始,一口氣就全都讀完了,當時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先生對典故的熟練運用。中國古文言文中的精華筆者大多是麵熟耳熟,慚愧的是,並沒有真正吸收多少,隻有動起筆來才會深深感歎自己腹中空空。而在李先生的文章中佛道經典卻已盡化於人物的思想和語言之中,連同作者精美的文字,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和場景刻畫,結合在一起就給我們提供了一道飽含中華文化氣息的盛宴。大快朵頤,同時也無法回避心靈上的震動,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已隨著文章走進了作者的靈魂深處。
《歸鄉情事》是李先生八十年代的舊作,“文章合為時而著,“ 在一個提倡快餐的時代,二十多年似乎確實太久遠些了。然而通讀之後才發現,真正雋永的東西其實並不在乎時間的考驗。
故事的情節可以說是比較簡單,不外是離鄉二十多年的遊子重回故土與家人親友團聚的見聞種種。既然是情事,當然要圍繞著“情“來著筆,幾千字的小文寫滿了母子情,父子情,兄弟情,鄉情,友情和戀情。僅僅這些對讀者來說已經是夠豐盛的了,然而作者並不滿足於此,文章後半部分又把焦點集中在了對穿山甲的處理上。閏九殺穿山甲及被咬的情節令人一會兒歎息,一會兒緊張。其中對筆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進仁的想法:“人與獸之生死處於一線之間,其實也無絕對界限…“,聯想到前麵進仁對穿山甲心生憐憫的情節,作者在此無疑通過進仁表達了一種大悲大憫的情懷:人類對動物的任意殺戮是建立在自己更為高等的驕傲之上,而這種驕傲能經得住仔細的推敲麽?這段的描寫已經深入到了人與動物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層次上,從而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文章如果到此為止已經可以算是一篇有情有意(意境)的佳作了。令人欽佩的是作者並沒有就此止步,最後一節又通過夢中影子和意識的對話闡述了自己對“道“ 的參悟,將文章的思想性往前推進了一大步。試摘錄如下:
—你熱愛生命嗎?還有愛。影子問我。
—我就是我,我怎不熱愛自己。我說。
—你怎麽拋棄你?
—此話何解?
—你以為跑了數十年江湖什麽都看透了,卻又一直為自己悲哀,何解?
—看到我也沒意義。因為你連道與道都沒有了,你我相見為何?
—我怎麽沒有道?我隻為擁有的人生悲哀而已。
—為你的朋友閏九?為穿山甲?你悲天憐憫,你連人與穿山甲都迷糊了,何德何能談道?
—此話何解?我的意識一下子愕然了,也真的悲哀了
—人為萬物之靈,統稱得人類,你何言道呢!陰切切笑的是影子嗎?還是我的意識?我感覺茫然了。
—閏九以為聰明過人,其實他是悲愴的穿山甲,你懂嗎?他以為殺了穿山甲是創造了自己?他殺了自己。
作者通過與心靈的對話表達了對自己和對閏九的悲哀,“你以為跑了數十年江湖什麽都看透了“一句話讀來竟是如此沉重,我們不是也常常自以為看透了人生麽?然而更為震撼的還是對閏九的評價: “他以為殺了穿山甲是創造了自己?他殺了自己。“ 這裏包含的就更多了,我們營營碌碌,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不斷地搏殺著,每次的成功和勝利都會讓我們體驗到一種滿足感。但是,誰能知道我們的“聰明“到底會把我們引領到何地呢?
好的作品,必然是深入解剖生活並能引起廣泛共鳴的作品。正如大雪的評價:“揭開生活的真麵,比生活本身更加艱難.”愚見以為李先生這篇文章已不僅僅是在揭開生活的真麵,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靈魂上的拷問:我們個人乃至整個人類的驕傲是不是真的站的住腳?當然,這麽大的問題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短暫的激動之後我們大多又會重新回到自己習慣的生活軌道上去,每天都會有新事物湧現,很多讀過的文章都會慢慢被淡忘,但相信我們無法忘記那些真正觸動了我們靈魂的作品。於我而言,一個悲天憫人的老人和他的閏九,他的冬嬌以及他提出的問題已經升華,結晶,並慢慢沉澱在心靈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