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華盛頓郵報 於April 12, 2007 08:50:31
圖為泰晤士城一景
本文來自4月1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原文作者是Ariana Eunjung Cha,現編譯如下,僅供參考。
隔壁一座新建的歌德式教堂裏傳來的“丁冬、丁冬……”的聲音把吳玉晴(音譯)從晨夢中驚醒,提醒她起床的時間到了。她每天去雜貨店的路上要經過幾扇圓形的拱門,兩邊有陳列著炸薯條和炸魚片的小吃店。溫斯頓-丘吉爾和威廉姆-莎士比亞的銅質塑像屹立在道旁,身穿紅色英國皇家衛隊製服的門衛向她點頭致意,用“Hello”向她問好。
這一切都象是泰晤士河邊的一坐小鎮,有著典型的英格蘭風情。然而,這裏卻是在上海。吳玉晴新買的住宅位於上海郊區,那是一個瞄準白領貴族的高尚社區,最大的賣點是純粹的歐式風格——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體驗地道的異域風情。
隨著中國加速現代化和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數以百萬計的人迅速致富。成千上萬的人從農村來到城市,數不勝數的住宅項目和商品房小區拔地而起。盡管麵向中等收入人群的大眾化商品房項目占據了絕大多數,但專門瞄準高收入人群的高檔住宅項目也大量湧現,許多以西方特征為主要特色的高檔小區著在吸引越來越人關注的目光。
在南京,有巴厘風情的休閑度假酒店和意大利風格的別墅群,在杭州有威尼斯花園和蘇黎世花園,甚至在首都北京,也有幾乎原樣複製過來的曼哈頓廣場和中央公園。
新一代房地產(上海)公司(ERA Real Estate)部門經理Tino Wan說:“現在許多有錢人希望住在有顯著特色的高檔小區裏,以顯示自己與普通人不同。”他說:“越是高檔的住宅越是受到歡迎。”
盡管中國的許多城市都興起了修建高檔住宅項目的熱潮,但上海尤為顯著。作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上海不僅經濟增長迅速而且雲集了大量富翁和財富新貴。現在,上海市政府正在推進一項雄心勃勃的衛星城建設計劃,所有這些衛星城都將模仿歐洲,一些衛星城甚至直接用歐洲城市的名字來命名。例如,吳玉晴居住的具有倫敦風格的小鎮就被命名為“泰晤士城”。
大規模地歐化和模仿西方引起了一些人士的不滿,他們說,這樣長期下去中國的傳統建築和文化就會消失。
今年74歲的餘仁澤(音譯)是一位政府退休人員,他就是反對建築物西化的一個典型代表。他說,他看不出西式建築有什麽好,不僅他自己不會購買這樣的住宅,他還禁止家人購買這樣的住宅。餘仁澤憤憤地表示:“白送我一套我也不要!”他說:“畢竟我們不是外國人。”
但是,杭州威尼斯水城項目的經理任兵(音譯)卻不這麽認為。他表示,這些以西方風格為特色的房地產項目不應該被誤解。任兵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隻要有市場需求就會有供給。”他說:“即便在美國,許多地道的美國人也會選擇購買那些完全非美國的商品。”他補充說:“這與忘記傳統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吳玉晴的話似乎也驗證了上麵的觀點。作為一名投資商,她的生意全部都在中國大陸。吳玉晴說,自己從來沒有考慮要出國,但對英格蘭風格的新家卻非常滿意。她說:“看起來我仿佛是生活在國外,但這裏卻是地道的中國,所有的人說的還是漢語,鄰居也都是中國人。”(本文來自4月1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