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08總統馬英九的春秋大夢

(2007-02-03 20:48:43) 下一個
(●作者李武忠,北縣人,博,經濟係教授。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2008總統馬英九的春秋大夢
2006/12/13 00:08
李武忠

北高兩市市長選舉結果已經出爐,難免幾家歡樂幾家愁。麵對這樣的選舉結果,不同陣營(包括媒體)也各有不同的解讀,本不足為奇,隻是誰能記起教訓誰就能贏得下一次的勝利。在民進黨士氣空前低迷之際,國民黨卻仍然失守高雄。對此,選舉團隊不僅未能虛心檢討敗選原因,反自我安慰的說自己打的是一場高格調的選舉,說穿了不過是技不如人的藉口,讓支持者感到可笑與可悲!

就如一般人說這個人很老實跟說他呆其實是一體的兩麵。任何政黨如果不能正確解讀此次北高選民藉由投票所傳達的訊息,那麼註定要提早走入歷史。

對大多數人民而言無論是誰當選,日子仍然要過,每天仍然必需為三餐打拚,或許這就是政客與一般老百姓最大不同之處!許多人不解為何貪瀆事證如此明確的執政黨仍然能贏得高雄選舉,認為沒有天理;也有人把它歸因於南部選民結構與北部不同(主要為本土性比較強的勞動階層)所致。即便這是事實,那麼麵對2008年大規格的總統選舉,又有誰能放棄爭取這些人的選票而能勝選?馬英九不能,同樣的民進黨候選人也不能。隻不過民進黨係以街頭邉悠鵂遙??眠@個階層民眾的思維與偏好,能投其所好,他們絕非依賴企業家與權貴的支持而贏得政權。在此次選舉中,我們看到馬主席很吃力的用台語對著台下的群眾演講,對於馬主席的用心應該給予鼓勵與肯定,但是就現實麵而言,連話都講不清楚又如何善用語言來引起臺下聽眾的共鳴?這絕對是他未來必需要去克服的難題。

回顧馬主席的前半生他雖非含金湯匙出生,但是相較於台灣一般民眾或本土精英,算得上平步青雲,很少有機會去體驗台灣農民與勞動階層真實的生活麵貌,過去透過製式安排所看見的景象往往是虛假而不真實的,此點曾獲尤利希斯報導文學大獎作家所寫「中國農民調查」一書中,對於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如何避開官方安排的樣板,看到真實的農村慘況也有一段相當詳細的報導,值得馬主席及其周邊的幕僚參考。

馬主席若真的以天下為己任,想要爭取2008總統大位,光憑「清廉」與「馬迷」是無法勝選的,必須爭取廣大群眾的認同。因此馬主席在卸下台北市長公職後,有必要如企業「精實之旅」般來一趟「學習與震撼」之旅,很自然招牡淖呷胩?侈r村,赤足走在田埂上,體驗農民的辛勞,學習如稻穗般果實越飽滿頭越彎曲的作人哲學,而不是選舉到了才作作樣與農民勞工搏感情,所作出來的動作何其僵硬,自然也無法讓他們產生共鳴主動把選票投給你。看看馬主席、郝龍斌到傳統市場拜票時與選民握手時所展現的身體語言,再看看民進黨謝長廷、陳菊的身段,應該已經看出勝負的端倪。

除了個人特質外,事實上選民對最大在野黨一向的表現並不滿意,國民黨長期給民眾負麵的觀感,單靠馬英九一人的光環是無法改變的。執政黨敢如此膽大妄的原因,正因為看透在野黨的私心與無能。持平而論,民進黨至少還有打天下的人才,而國民黨內隻剩一批自以為是的過氣官僚,如同白頭宮女話從前般,仍然沉迷於昔日的榮光,而不知外麵的世界早已改朝換代,甚至癡癡的等待風華再現,完全缺乏論辯能力與主動尋找戰場的企圖心。以開放兩岸三通為例,或許該政策對台灣整體的經濟有益,也是許多國內外企業的共同心聲,無論美國或歐洲商會都對此向我國政府提出強烈的要求,但是執政的民進黨基於選舉考量為取得基本教義派的支持,堅持不在選舉前鬆綁?身為國會最大黨竟也無能為力,民進黨一句不怕流血,要戰到一兵一卒的喊話,竟也能嚇止住擁有人頭優勢的在野黨。如果這些政策真的對台灣人民有利,那麼即便要強渡關山,又有何顧忌?

隻可惜身為最大黨主席的馬英九並沒有展現應有的霸氣與溝通整合的能力,在泛藍立委中我們也看不到有誰展現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至於三通是否真能幫台灣的經濟止血,對廣大勞工朋友的權益是否更有保障,也看不到在野黨用清晰的論述,來去除勞工對失業的疑慮。因此很容易就被執政黨操作成三通是為了討好中國,為中國經濟發展加溫,一旦三通成為事實台灣經濟將麵臨大失血,屆時勞工的失業率將創新高,讓許多勞工朋友對在野黨產生誤解與反感。對於長期以來台灣農民所得偏低,產銷屢屢失衡的問題,號稱擁有最多農業專家的在野黨也隻能同執政黨一樣採取協助農產品促銷的模式,無法提出更高明的解決方案。

試想以執政黨所掌握龐大的預算,在野黨又怎賣的贏執政黨,又如何能爭取到農民的認同。每逢選舉執政黨勢必利用龐大的資源來從事政策買票,這在台灣已是常態,在野黨除了口頭譴責外,難道就沒有其它有效的因應對策了嗎?麵對每年編列龐大的農業補助計畫,在野黨又何曾認真監督與嚴格審查過其哂檬欠竦靡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