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傑:中韓民族性差異挺微妙轉
(2007-02-03 20:48:39)
下一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07:51 環球時報
原帖地址:http://news18.2ch.net/test/read.cgi/news4plus/1161434774/.com
朝鮮曆史的源頭與中國糾纏難分,在文化上受到中國的強烈輻射。同質的社會、一樣的文化,兩國的民族性當然會有太多的共同點。然而在諸多相同之下,卻隱藏著一些我們不易體會到的微妙不同。
一剛一柔
中國國土廣袤,氣候變化很大,東西南北的民性本也有萬種差別。千百年來,由於不斷遷移融合,逐漸形成了寬容和平、隨遇而安的統一性格。
朝鮮國土麵積狹小,隻相當於中國一省,地理環境比中國還要封閉,幾千年來逐漸形成了單一民族。由於地理接壤,朝鮮人的性格氣質與中國東北人相近,都是粗樸豪爽,剛強不屈,並且由於半島和山區的封閉性而形成了特有的固執堅定。
中國曆史上經曆了很多變故,有過很多次的逆來順受。所以,中國人經驗豐富,深通妥協的智慧,善於隨機應變。
朝鮮自古與外界交往不多,曆史簡單得一張紙就可以寫盡,所以民族性格中保留了許多上古遺風,血液裏還殘存著遊牧時代的凶悍野性。
從漢末到清末的兩千年間,朝鮮屢遭外族入侵,但卻從來沒有接受過異族的直接統治。他們在危險和挑戰麵前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直接抗爭,並且總是從自己的倔強剛強中得到回報。僅舉一例。公元612年,好大喜功的隋煬帝率領水陸兩部共130多萬人浩浩蕩蕩遠征朝鮮。如果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朝鮮人的最佳選擇當然是俯首稱臣。然而朝鮮人卻不懂什麽叫“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選擇了“以卵擊石”,並且居然憑借難以置信的頑強,硬是在遼東城和平壤城前擋住了隋軍。
朝鮮人就像一把沒有彎折過的鋼刀,一次次的反抗像一次次淬火,結果是使這把刀越來越鋒利。麵對外族,他們沒有中國人這樣深刻的屈辱記憶和心理傷害。所以他們不懂什麽叫“屈服”、“隱忍”、“大度”、“圓融”。他們隻知道“以血還血”、“以牙還牙”。雖然經過了千年死氣沉沉的封建統治,他們的血性並沒有消磨,他們的骨頭一如以往的硬。當他們在20世紀醒來之後,這種剛健立刻化為經濟建設中的奮鬥精神,化為體育場上的拚搏意識,化為國際交往中的強硬不屈。
一個認真一個懂得變通
中國人的信仰可虛可實,可進可退。如同太極一樣空靈玄奧。積極進取時,信奉的是入世的儒學,遇到挫折時,又可以退隱到佛道兩家。在號召和呼籲時,是堂皇正大的禮義綱常,然而在處理實際問題時,又常常迂回前進,緊貼利益。在中國,能夠通達權變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曆代偉大的君主或者傑出的大臣都是深通陰陽兩道的人物,他們一手緊握道義,一手緊握利益,功成名就。
而朝鮮人則遠比中國人心實。他們不懂什麽叫融合、遷就,既然接受了儒學就要徹底放棄佛教。因此,在儒學傳入朝鮮後,儒教與佛教之間發生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激烈鬥爭,把佛教徹底趕出了意識形態領域。
一個急暌桓齟尤?/p>
韓國人的急性子舉世聞名。到了韓國,你會發現韓國人最常用的口頭語是“快點快點”。韓國人什麽都快,走路快,開車快,經濟發展快,當然蓋好的大樓有時候地基可能不夠堅實。韓國人的最大缺點是沒有耐性,考慮問題容易偏激片麵。
而中國人的慢性子也是聞名遐邇。在中國,政府官員的首要素質就是“成熟穩重”,什麽事都要“研究研究”。中國人看問題最講究全麵辯證,四平八穩。
形成這種反差的原因同樣在於地理和曆史。由於麵積小人口少,朝鮮作為一個國家,反應能夠相當迅速。一片雲彩過來,全朝鮮都要下雨;國王的命令,第二天就能得到回應。由於曆史簡單,文化較淺,對挫折的記憶不深,朝鮮人也很少有中國人那樣患得患失的心理。
而中國的體積使它的動作不能不緩慢悠然。這就像一隻大象,再怎麽敏捷,看上去也是笨頭笨腦。在信息時代以前,一個消息從中國一端傳到另一端,往往需要數月甚至半年的時間。皇帝的命令,即使是十萬火急,用六百裏快馬日夜兼程地傳遞,等到了目的地,也可能成了昨日黃花。中國太大,情況太複雜,任何一項措施,都得慎之又慎。
老人和少年
在漫長的曆史中,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在中國發生了。中國人實在是世界上最見多識廣的民族,所以他們也積累了最豐富的生存智慧。因為中國曆史悠久,人們見多識廣,也就沒有太大火氣,也沒有太多銳氣,一切都追求四平八穩,全麵辯證。
韓國人則如同一個未經多少世事的少年,還沒有被世事磨去棱角。他血氣方剛,身手敏捷。當危機到來的時候,老人和少年的反應當然不同。
西方炮艦的重擊驚醒了睡夢中的中國。屢遭重創之後的中國慢慢清醒,開始了自強過程。由於一生積習太深,所以自強的過程異常艱難痛苦。在迫人而來的形勢麵前,中國的舉動顯得過於遲鈍、軟弱無力並且猶豫不決。
在1840年中國驚醒的那一刻,朝鮮還在中國的身邊睡大覺。中國都開始洋務運動了,朝鮮人還沒有醒。直到被日本人吞並了,他們才猛醒過來。急躁的性格讓他們匆忙踏上了現代化之路。韓國人的急性子和勤奮是經濟發展的內燃機。1960年以前,韓國人曾經被認為是一個懶惰的民族。然而現在,他們以一種完全不同的風貌出現在世界麵前。他們的步速世界第一,比香港、東京還要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普通的韓國人都自願加班加點工作,不要加班費。結果,僅僅幾十年,韓國就成長為一個經濟巨人,由世界上最窮的國家變成第十一大經濟體。
張宏傑(作者是遼寧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