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要買中國貨,不能去中國買!

(2007-02-03 20:48:28) 下一個
要買中國貨,不能去中國買!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魏城 轉自club.china.com

我的隔壁鄰居是一個地道的英國白人,最近,我去他家做客,談笑間,他興致勃勃向我展示他新買的一台“物美價廉”的DVD播放機,我走過去一看,播放機上赫然寫著“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字樣。

如今,“中國製造”的日用品和家用電器已經深入許多英國家庭。中國貨便宜,在英國大概已經盡人皆知,但普通英國人不知道的是,有些中國貨在英國的賣價比其原產地還便宜。

我自己就有一段親身體驗:上次我去中國探親,買了一雙降價的“國產”名牌皮鞋,興衝衝地穿回英國,以為占了便宜,不料後來在倫敦一家鞋店卻看到同一個牌子的中國皮鞋,正價賣的價格,即使折合成人民幣,也比那雙在中國買的鞋便宜。

  當時,我以為這僅僅是我的一次不典型的經曆:可能我在中國時被花言巧語的售貨員所騙──本來是超價推銷,卻說成是降價甩賣。但後來我與住在英國的華裔朋友們聊起此事,他們也有過類似的經曆。他們甚至總結出一套“購物要訣”:要買西方貨,不能去中國買;要買中國貨,也不能去中國買。

  賤賣貴買

  “要買西方貨,不能去中國買”──這很好理解:西方的出口商、中國的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甚至海關,都要在產品上層層加價;但“要買中國貨,也不能去中國買”──這就很費解了:如果中國產品在國內出售的利潤比國外還高,那為什麽還要出口?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則中國商業記者撰寫的報道,讓我多少明白一點兒其中的“道道兒”。

這篇報道引述一位中國服裝鞋帽業出口商的話說,一雙做工精致的中國造真皮皮鞋,出口價格才4美元,“外商非常驚訝,簡直不能相信。”

為什麽這麽便宜?該報道認為,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中國出口商之間的過度競爭、相互壓價。他賣10美元,你賣8美元,我就賣5美元,這樣“血拚”價格的結果甚至是“賠錢出口”。該報道稱,目前中國不少商品的出口價格已經接近成本,有的甚至低於成本。

既然賠錢,為何還出口?該報道引述一些出口企業老板的話說:“賣到國外市場,雖然價格低,但可能很快地拿到錢,總能賺一些;但如果我們賣到國內市場,可能很長時間都見不到錢。見不到錢,廠子就無法運轉了。”

  我有一個好友在中國某出口大省的外經委工作,為寫這篇文章,我與他通過一次電話。他也證實:“拿快錢”確實是許多出口企業“賠錢出口”的主要動力,但他又補充說,中國許多地方的政府外經外貿部門,為強調自己促進對外出口的“政績”,也在鼓勵出口企業的這種“賠錢出口”的做法。

中國一方麵在“賠錢出口”,另一方麵卻在“舍命進口”:中國進口的外國產品貴得離譜,遠遠超過了中間環節應有的“層層加價”。

  我還記得,去年年底我從北京去上海辦事,臨行忘帶了我在英國買的飛利浦牌電動剃須刀,但我走遍南京路,看到的飛利浦牌電動剃須刀,沒有低於1000元人民幣的,而我在英國買的飛利浦電動剃須刀,隻有12英鎊,折合成人民幣也不過180元。幸好我在上海逗留時間不長,於是我平生第一次蓄須,回到北京後才對滿臉胡須發動了一次“總攻擊”。

那篇中國商業記者寫的報道也說:“與出口商品價格低廉相比,中國的進口商品卻都是價格高昂。無論是手表、珠寶、成衣、鞋類、文具、食品等日常消費品,還是鐵礦石等能源類產品,其進口價格都在不斷攀升。一雙出口皮鞋賣價為4美元,而一雙進口皮鞋賣價卻高達千元。”

中國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副局長李成鋼生動地概括了他所說的中國“粗放式外貿”的狀況──“按照今年的貿易額,中國無疑是全球第三大貿易國,但中國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缺乏話語權,其結果就是‘買啥啥貴,賣啥啥便宜’。”

  “粗放式外貿”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的安排:今年12月11日,是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四周年紀念日;而相距僅僅兩天,也就是12月13日,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談就要在香港拉開序幕;再過一天,即12月14日,首屆東亞峰會也將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

本星期大概是全球貿易史、地區貿易史與中國外貿史上非常繁忙、也十分重要的一周,但與此同時,中國卻陷入了對其經濟發展模式和外貿模式的深刻反思之中。

中國“入世”四年,其外貿依存度也逐年提升:根據官方的統計數字,中國正式“入世”的那一年(2001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即外貿依存度)為44%;2004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為69.6%;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依存度為77.5%;而今年10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外貿依存度已進一步提升到80%。

許多中國經濟學家認為,中國過高的外貿依存度已經對中國目前的經濟結構發出了危險的信號,中國經濟要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下去,必須改變這種外貿依存度過高的局麵,形成內向型經濟主導的格局。

  而談到“買啥啥貴、賣啥啥便宜”的“粗放式外貿”時,李成鋼也說,盡管中國今年的貿易總額預計將達到1.4萬億美元,但貿易大國遠非貿易強國。他說,所謂的“粗放式外貿”就是主要依賴於低人力成本競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營銷網絡,在國際價值鏈中仍處於低端。

而中國的這種“賤賣貴買”的進出口模式,注定是一種難以長期為繼的發展模式:中國低勞力成本帶來的出口優勢不僅在國外頻頻受到反傾銷調查和保護主義反彈,在國內也承受著出口企業不景氣和某些出口企業密集地區“民工荒”的沉重壓力。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降價“血拚”的出口模式中,不僅中國企業一方麵做著“虧本生意”,另一方麵卻背負著“對外傾銷”的罵名,而且人數眾多的中國“打工者”也一方麵肩負著“世界工廠”訂單激增的沉重勞力負擔,另一方麵卻沒有因此享受全球貿易迅速繁榮的經濟利益。

12月9日,國際自由工會聯盟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自4年前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減貧進展一直停滯不前,預計在2001至2007年間,將有逾四分之三的農村家庭實際收入減少。

這份報告表示,隨著大量中國農業人口和國有企業下崗工人在城市裏爭搶工作崗位,從而打壓了工資,中國正成為世界的血汗工廠。

  該報告稱,中國“入世”後的贏家其實還是早期經濟改革的獲益者:私營企業家和白領工人,而輸家則是藍領工人、農民和無一技之長的辦公室員工。報告這樣寫道:“那些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從T恤衫到DVD播放機等產品的人,常常每周要工作60至70小時,擠在每間8至16人的集體宿舍裏,每月收入還不到44美元的最低工資標準,而且如果出工傷,他們麵臨的唯一前景就是失業。”

早些時候,香港樂施會也表示,享受補貼的廉價美國棉花的湧入阻礙了中國棉花產業的成長。該組織估計,每年價值約30億美元的美國棉花補貼使中國今年損失了2.08億美元的收入,並因此喪失了72萬個棉花產業的職位。

  香港樂施會提供的數字構成了一幅頗具諷刺意味的畫麵: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從美國進口棉花數量在4年內飆升了21倍,擠壓了中國本土的棉花生產,而中國紡織品出口量猛增──其中一些是用進口美國棉花製造的──卻導致美歐對中國服裝進口實施了臨時性限製措施。

  中國《南方都市報》回顧中國“入世”四周年的一句話,可能概括了中國那些原來全身心擁抱自由貿易的“自由派人士”的惶惑:“四年以來,原來我們擔心的弱勢產業不堪一擊的情況並未出現;但我們所憧憬的自由競爭、自由交易的經濟世界也沒有如期而至。”(來源:新華人網 轉自:新華論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