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的崛起還缺什麽?(轉自聯合早報論壇)

(2007-02-03 20:48:26) 下一個
中國的崛起還缺什麽?(轉自聯合早報論壇)

  這是一篇我猶豫再三的文章。主要是因為我是搞技術的,討論社會問題難免給人以“關公門前耍大刀”的笑柄。而且,這個題目對我也是太大、太沉重了。所以,文中所說的觀點和引用的資料難免有缺失之處,還望海涵。

  年前有個朋友從加拿大回國,據說那邊有些不好過,回國看看有沒有發展機會。茶餘飯後,說起國內外的比較,我隨口講了一句“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朋友一臉驚奇的樣子,追問我為什麽會這樣想?。我也一臉驚奇地回答:“天哪,你還知道有哪個文化延續了5000年嗎?”。

  實際上這些年來,我和各種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交往中,一直有這種強烈的感覺。總想找個機會一吐為快。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動機。

  當我們談到“中國的崛起”這個詞時,首先想到的是“富國強兵”,簡單講不外乎經濟的發展和軍力的強大。但實際當我們把它放到曆史中去,我們也許會看得更清楚一些。

  首先,“中國”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當我們僅僅把它看成一個地理名詞時,我們會發現,在曆史上有過很多的朝代統治過這片廣袤的土地。也有很多時間,它分裂成若幹相互敵視的國家。這些統治者有時甚至連漢人都不是,可大家還都是稱為中國。可以比較一下,當西班牙人統治南美洲後,印加文明就消亡了。古埃及等古代文明也大致如此。為何在中國有如此奇特的現象?

  這應該歸功於中國的相對先進的思想文化體係,當強大的外來入侵者以武力占領中國後,往往發現單靠武力是不能夠占領中國的。最終當入侵者不得不使用漢語,不得不按照中國傳統的方式建立權利機構,最終不得不按照中國的思維方式行事,他們的後代要在“三字經”和“千字文”的朗朗讀書聲中長大時。這些入侵者已經變得麵目全非,他們原有的一切都隻剩下一些蒼白的記憶和祭祖的儀式。一句話,他們被消滅了,中國(確切講是中國的文化)是最終的勝利者。

  幾千年來這出活劇在不停地上演,也曾經有入侵者想改變這個規則,如蒙古人,但結果卻輸得更慘。以致後來有人評價說“中國的強大,在於它比它的對手堅持的更久”。

  中國的思想文化體係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係,它有著對自然界獨特的理解和以此為基礎的獨特的行為方式,它是很多學派的一個混合體。具體的講,在思想和行為上,主要是以儒家為代表;而對於自然的理解則以道家的陰陽五行為代表。它也表現在它豐富多彩的藝術上:秦磚漢瓦、唐詩宋詞、陶瓷、音樂、繪畫……。幾乎在所有的藝術領域中,中國都留下它獨特的印記。

  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這個文化體係多數時間是處於一種開放的態度,它也吸收了大量其它的文化的精華,並加以吸收和改造,如佛教。“有容乃大”成為這種文化的一個基礎,這也是中國文化始終常勝不衰的一個根本的保證。

  其實,這種文化本身也強調了文化的重要性。中國曆史上始終崇“文治”高於“武功”,就是在兵書上也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衝突和殺戮畢竟是一種與人類文明精神背道而馳的現象,是人類本身還殘留的野獸的特征之一。統治者的最高境界是“四海鹹服,八方來儀”。有人說中國在曆史上是一個和平的國家,實際正是這種思想的體現。當清朝初年,周邊的國家基本上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漢字是他們的官方語言,包括他們的風俗習慣都與中國基本一樣。這絕非武力可為。

  這也就解釋了,在中國的曆史上,如宋朝和明朝。盡管其國力遠遠談不上強大,但他們滅亡後中國依然屹立不倒。就是因為它有先進而龐大的思想體係。

  盡管入侵者沒有能夠消滅中國文化,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後。這個文化也逐步地走向了神壇。尤其是滿清入侵者,為了統治的需要,將很多思想教條化和神聖化。如果講在明朝,中華文化還有所發展的話,在清朝卻出現了總體上的停滯。這種停滯的後果是直接導致了技術上和對外交流的後退(一個思想被禁錮的民族是不可能在技術上領先的)。當鴉片戰爭開始時,盡管清朝有世界上最雄厚的經濟實力,卻一敗塗地,從此開始了中國的百年屈辱。

  這次與以往不一樣,中國文化沒有能夠消滅入侵者。清朝的精英們驚恐地看著國門被船堅炮利的西方軍隊打開,被迫簽署一個又一個城下之盟。他們感到了危機,當他們討論“亡國滅種”時絕對是認真的。“滅種”講的就是文化的消亡,他們的對策就是“師夷之長技以製夷”。要學習西方的技術,但卻把思想和文化出於本能的緊緊包起來,拒絕變革,唯恐失去,這一策略決定了清朝的最終滅亡。期間也有人試圖通過改革來改變頹勢,但由於製度的原因而歸於失敗。

  隨後的仁人誌士開始轉而去西方尋找救國之道。他們簡單地把中國的衰落歸罪為中國思想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五四”運動中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這個思想對中國的影響,直到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成立“新中國”成立時,才開始慢慢顯露出來。

  在毛澤東頭腦中的“新中國”的構想是一幅宏偉的藍圖,通過解放後的土地改革、資產階級改造,他成功地改變了舊有的所有製體係;通過“勞動人民當家作主”,將過去處於低層的人提拔到高層。通過宣傳和改變分配製度,抑製知識分子的地位,他成功地改變了舊有的社會關係;最終,為了清除他所認為的有害的舊有的中國文化的影響,他發起了“除四舊”運動和“文化大革命”。希望能夠通過這些運動,在清除舊有的文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全新的思想文化體係。最終完成一個全“新”的社會。它即不同於外國,也不是他認為“頹廢”的中國傳統文化。

  就我個人而言,毛澤東是一個真正的、堅定的愛國者。他的行為也是始終按著他既定的目標前進的,我反對有些人把文化大革命看成是毛澤東喜怒無常或年老昏聵結果。那樣他們就把毛澤東這個人看簡單了。但由他而起的文化大革命絕對是場浩劫,他的錯誤在於對於傳統文化的全麵的否定和過分追求文化變革的突變。從一個簡單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場運動的荒謬性,畢竟中國文化已經經過了五千年,難道我們的先人五千年來積攢的全是垃圾不成?

  之所以說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浩劫,不僅僅在於人命、經濟上的損失。更為嚴重的是它整整影響了一代人,從而使中國在文化的繼承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斷層。而這個斷層有可能還要進一步的擴大,這是由於受到這種影響的教育體製,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恢複。這個情況,你隻要去問一問現在的青年學生就知道了,他們整體表現出的對中國的曆史、文化無知和漠不關心讓人不寒而栗。

  文化大革命的在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排斥西方文化,這就導致中國出現了少有的文化空白。當我們感慨目前社會上道德觀念的缺失,生活的盲目時。有誰還記得我們曾經是受人尊敬的“禮義之邦”呢?在本應是培養我們精英的高等院校中,隻有功利而無理想。大家都考GRE,隻要能出國拚命也行;沒有文憑有錢的就移民;沒有文憑沒有錢的就偷渡。有人把它歸咎為經濟問題或其它條件問題,那我們不妨回頭看看抗日戰爭結束時和新中國成立時的歸國潮,豈非天方夜譚。

  這種情況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憂心,在上世紀的80年代的中後期,在中國有一批精英人物喊出了“全盤西化”的口號,當時還有一本影響力非常大的書“河殤”來闡述他們的觀點。我始終認為這些人是愛國的精英人物,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但他們的觀點是絕對錯誤的。香港和台灣並沒有“全盤西化”,可又有誰能夠否認他們的成就哪?

  說到完全接收另外一個思想文化體係,最好的例子是日本。我們這個鄰國早期是全盤接收的中國文化(不管他們是不是承認,我很奇怪現在居然有“日本文化”這個詞)。當日本同樣地被西方的軍隊打敗時,立刻就開始“全盤西化”,他們西化的如此徹底,早些年在日本甚至有“脫亞入歐”的口號,連地理位置都要西化。有人可能認為,這造就了日本的強盛。但從我看來,由於沒有自己有影響力的文化,日本在曆史上始終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國家。如果殺戮也算是影響力的話,它還比不過匈奴人和蒙古人。現在還有多少人還清楚曾經強盛一時的匈奴和蒙古呢?

  或者,我們設想一下,假設我們真的“全盤西化”,統治了全世界,會不會象滿族人統治中國一樣,成為了“黃皮膚的美國人”或其它什麽人。

  另外一個例子是美國人,現在隨著美國的強大。美國的文化也隨著可口可樂、麥當勞、好萊塢的大片向全世界擴展。美國人老是自嘲說他們沒有文化,奇怪的是美國實際上是最有條件、最有資格接收歐洲文化的。但他們沒有,他們也沒有接收當地的印第安文化。而是寧可被人嘲笑也從頭搞起一套所謂的牛仔文化。這也是美國的精明之處,他們認識到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國家,是永遠也不可能真正成為世界主宰的。他們從一開始就擺脫了歐洲的影子,造就了今日的美國。

  但文化畢竟需要時間的積累,美國的強大不在於它的文化而在於他的製度。美國創造了世界上最為開放、自由的環境,吸引了全世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為美國效勞。這樣,盡管美國的文化不是先進的,但卻可以造就一個強大的美國,同時也吸收了多種文化的精華,使得它自身得到發展。

  但當這個過程倒過來時,效果則會截然相反。美國文化也許反映了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和欲望:財富、放縱、性和暴力。而人類通過這麽多年的努力就是為了和野獸區別開來。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美國文化是對人類文明的最大嘲諷。當我們聽著歇斯底裏的音樂、假裝欣賞著看不出任何美感的“藝術”、瞪大眼睛看著隻有投資和場麵的“大片”時。我想,連它的創作者都沒有打算它能流傳多少年。在文學、藝術和音樂上,近幾十年世界幾乎是空白。而這正是美國文化風行世界的時間。不妨回想一下,之前我們出現了那麽多的音樂家、畫家、科學家(即使在近100年後的今天,他們的成就??裏去了?

  所以,中國的崛起是必然是文化的崛起。但前提是首先要我們自己尊重自己的文化、學習自己的文化。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單靠拿來別人的文化是不能造就一個強大的中國的,一個強勢的中國文化?們要做的是改進我們的教育體製,培養出大批具有深厚文化根底的精英,這也許不如經濟發展或加強軍備那麽直觀、快捷,也許要幾代人的時間,但對於我們的未來卻是至關重要的,是中華文明複興的必經之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