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釣運動再掀高潮的深層背景
(2007-02-03 20:47:46)
下一個
新聞來源: 中文導報 於October 26, 2006 05:18:09
日本中文導報張石/最近,伴隨著香港、台灣、海外的保釣人士再次乘船出海保釣,兩岸三地及海外華人保釣運動再次掀起高潮,從1996年到2003年,一直停歇了近8年的保釣運動,以2003年6月23日大陸人士首次出海保釣為契機,再告開始,而今年的保釣活動,無論在涉及範圍還是在人數及準備出海船隻的數量上,都是空前的。為什麽華人保釣運動再掀高潮?這與近幾年來圍繞釣魚島的各種新的變化與動向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係,這些新的變化與動向,構成了華人世界保釣運動再掀高潮的原因和深層背景。
一、 日本方麵圍繞釣魚島的動向
日本方麵的第一個動向就是租用釣魚島。2003年1月日本政府從民間人士手裏租用釣魚島中數個島嶼的事情曝光,引起了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的官方和民間人士的紛紛抗議。2003年1月3日,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程永華召見日本駐北京公使,5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毅招見日本駐華大使,對此表示“強烈不滿”。1月2日,台灣外交部長簡又新,次長高英茂向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組表示“強烈關注”;香港民間團體也聲稱5月登島抗議,一場停歇了近8年的中華世界的保釣運動,似乎又拉開了序幕。
釣魚島諸島為什麽變成日本人“私人所有”?日本政府租借釣魚島的動機何在?為什麽要用“租借”的形式?筆者通過多方采訪,對其來龍去脈及其背京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釣魚群島是由釣魚島(日本人稱魚釣島,3.6平方公裏)、久場島(0.87平方公裏)、北小島(0.26平方公裏)、南小島(0.32平方公裏)、大正島(0.04平方公裏)等5個小島和衝之北岩、衝之南岩、飛瀨岩等組成,據中國曆史典籍所載,中國最晚也應該在明代永樂年間,約1403年發現了釣魚島,而且同時進行了命名。那麽,釣魚島中的一些島嶼為什麽變成了日本人的“私人所有”?
據日本方麵的說法,日人古賀辰四郎於1885年前後開始在釣魚島投資建設泊船處、倉庫和貯水場。1895年1月14日,日本主張釣魚台群島為無主地,經閣議決定對其進行先占,其後該島嶼即成為日本的“國有地”。翌年,日本政府將釣魚島、南小島、北小島和久場島無償租借古賀氏30年。1918年古賀辰四郎過世,其子古賀善次郎繼承開拓事業。1926年,前述30年租約期滿後,日本政府與古賀氏將契約改為逐年簽約的有償租借。1932年,古賀氏請求日本政府出售這些島嶼,並取得其中四島土地之所有權,而較小的大正島仍為“國有地”。
1945年後,衝繩及釣魚島為美軍占領。1973年衝繩返回日本後,日本人栗原一家姐弟三人花40萬美元將久場島、釣魚島、北小島、南小島四島買下,姐姐占有久場島,一個兄弟占有釣魚島,另一個兄弟占有南、北兩個小島。目前這姐弟三人都住在琦玉市內,他們經營出租樓房等事業。而久場島早在衝繩返還時就已租給了日本政府,每次租約20年,最後一次則到2012年有效。其它三島的租期從2002年10月開始到2003年3月,租金為2200萬日元。租期屆滿後再行簽約。
在中華兩岸政府提出抗議以後,日本政府在公開發表的談話中隻是強調釣魚島“是日本的領土”。但一位資深外交人士私下對本報記者說,日本政府之所以要租借釣魚島,是因為圍繞釣魚島問題,發生了日本右翼登島,台灣、香港的人士登島等問題。而所有者不願意卷入這些矛盾,他們希望把這些小島賣掉。而日本政府不希望他們把這些小島買給來曆不明的人,比如說賣給右翼團體等,而賣給海外人士,如台灣和中國的大陸人士等,在理論上來說也是可能的,這是日本政府所不希望看到的。本來最好的辦法是日本政府買下,但這也有許多問題,如買下來到底歸哪個省廳所管的問題等。政府意識到現在買下來有困難,就暫時把這些小島租下來。這也是為了維持釣魚島的安定。但是日本絕不希望因釣魚島問題引起日本與中國大陸與台灣關係的緊張。從這種觀點看,這種做法,不僅對日本,而且對中國大陸、台灣都是有利的。政府租下這幾個島,使這個幾個島在租借期間內不會被轉賣給第三者,同時,如何右翼等團體要登島,這以前是要得到所有者的批準,這回政府租借以後,還必須得到政府的批準,因此這次政府的租借對於防止各種麻煩的發生是最有效的措施。
1996年,香港的一名保約人士在釣魚島水域辭世,而在1996年馬尼拉的APEC會議上,橋本首相和江澤民主席會談,一致認為必須避免釣魚島問題影響中日關係,日本政府這次租借釣魚島諸島正是本著這一宗旨而采取的措施之一,我們希望中國方麵不要誤解,我們實際上管理著釣魚島,沒有必要再通過租借的形式來強化和保障,這是對中日關係非常有利的措施。
日本方麵的第二個動向就是申請大陸架調查。2004年1月12日,日本政府決定,政府將和民間一起,對日本周邊的大陸架進行調查,以期在2009年向聯合國申報近65萬平方公裏大陸架。日本這次大陸架勘測的範圍主要包括日本東部、東南部太平洋上的小笠原諸島、南鳥島、衝之鳥島和釣魚島等9個海域,再一次引發釣魚島主權之爭。
日本方麵的第三個動向就是政府接手釣魚島燈塔,2005年2月9日下午,日本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在記者會上就日本政治團體在衝繩縣石垣市釣魚島上設置燈塔一事對外宣布:該燈塔的所有者已經放棄了所有權,燈塔將作為國家財產由海上保安廳接手管理。海上保安廳於當天將燈塔命名為“釣魚島燈塔”,並由此燈塔發布地區航行警報,將位置等信息通知各船舶相關者。日本宣布此項決定時,正值中國的農曆大年初一,中國政府在當天就作出了強烈反應。 日本外務省中國課課長泉裕泰於2005年2月9日上午向中國駐東京大使館參事官進行了說明,中方當時回答“將向本國傳達(此事)。”當天晚上,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孔泉稱:“日本采取的任何單方麵行動都是非法和無效的。”中國駐日大使館新聞參事官黃星原說:“無論日本方麵采取什麽樣的行動,無論怎樣變更手法,也無法改變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的事實。”2月9日當天,外交部亞洲司官員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該官員指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這些島嶼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日方此舉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挑鼙和侵犯,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不能接受。日方采取的任何單方麵行動都是非法和無效的。 針對日本政府宣布將釣魚島燈塔收歸“國家管理”,台灣當局發言人呂慶龍則在2月10日表示:“中華民國擁有釣魚島主權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二、 中國方麵圍繞釣魚島的動向
中國大陸的保釣運動從無到有,也是華人世界保釣運動再掀高潮的一個背景,而反日保釣領袖童曾的崛起,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因素。
童增1989年畢業於北大法律係研究生院,分配到北京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當教師,後調入中國老齡委工作,但因某種原因被迫離開老齡委,下海經商。 1990年到1998年,童增致力研究國家賠償與受害國民間受害人的“受害賠償”概念,發起了被稱為“草根運動”的對日民間索賠運動。1993年,童增對日民間索賠的一係列活動被認為有“反政府”傾向,索賠運動暫遭挫折。童增現在作為董事長兼總經理領導著一家投資公司。在2001年日本首相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之際,在靖國神社的兩個石製高麗犬上用紅油漆塗寫了“死吧”二字,引發“器物破壞”風波,被迫回國的馮錦華始終找不到工作,困頓之際加盟童增的公司。 2003年12月27日,中國民間保釣聯合會在廈門成立,童增任會長,1月5日的《中國青年報》對該會成立做了大幅報道。一個曾被政府方麵質疑的人物進入主流媒體的報道視野,可能標誌著以反日為主要特征的民族主義力量正在中國重新抬頭、飆升。
童增以他的影響和財力,領導了三次保釣運動。第一次為2003年6月23日;第二次為2004年1月15日。前兩次都由於過早在因特網上宣布真實登島日期,並以破舊漁船硬碰日本海保堅船利艦而失敗。而在2004年3月24日,大陸保釣人士采取了兩種策略,一是在因特網上公布不實登島日期,釋放“煙霧彈”;二是準備了奇襲登陸的皮劃艇,使這次登島得以成功。
當然,小泉首相在任時6次參拜靖國神社,也是促使華人世界再掀保釣浪潮的一個原因,2003年6月23日的大陸首次保釣行動,就是再馮錦華倡議下,在童增的大力支持下進行的,在2003年6月23日和2004年3月24日的保釣活動中,馮錦華也都作為骨幹親赴釣魚島。
三、 台灣方麵圍繞釣魚島的動向
圍繞著釣魚島主權問題,台灣漁民也與日本發生了激烈衝突。去年6月9日清晨,台灣宜蘭縣蘇澳地區漁民在外海作業的51艘船隻,集結在日本與那國島嶼正北方 31海裏處。漁民們在船上打出了“侵占我傳統漁場”、“重視漁民權益”等標語,對日方驅趕台灣漁船表示強烈抗議。抗議活動的導火線是:6月8日早上7時,台灣漁津128號漁船在北緯25度1分、東經122度40分海域作業,被四、五艘日本水產廳巡防艇驅趕,不得不割掉價值10多萬新台幣的漁具才擺脫日本巡艇。上午9時,又有金滿祥6號、聖宏勝、新複興266、金勝財66等4艘漁船,被日本水產廳發出警告單,連通過經濟水域赴公海作業都不準。 台灣漁民們對此怒不可遏。傍晚6時30分左右,10多艘台灣漁船發現日本巡邏艇“白嶺丸”越過台灣劃出的“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暫定執法線”,驅趕落單的台灣漁船。台灣漁船立刻左右包抄,準備與日本巡邏艇拚命,沒想到台灣政府的海巡艇在海麵出現,阻止台灣漁船進攻,護送日本巡邏艇離去。漁民們大罵台灣政府無能有如清朝軍閥,海巡官兵是日本走狗,同時約定好展開一場大規模抗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去年6月9日的抗議活動,是數年來的台灣漁民內心怒火的總爆發。蘇澳區漁會說,從2001年至今,先後有13艘漁船遭日本扣押。日本從前由海上保安廳執行取締越界捕魚,漁民一旦遭扣,每次必須付出大約6、70萬新台幣的擔保金。現在日本改由水產廳執行取締任務後,擔保金大幅提高到日幣400萬,相當於新台幣120多萬,讓漁船業主損失不輕。 有的漁民幹脆建議,因為日本巡邏艇對大陸漁船比較禮遇,靠近釣魚島作業時也不會遭惡意刁難驅逐,正考慮找人把漁船賣到大陸,改中國籍,插上五星紅旗。 記者在日本外務省中國課采訪獲悉,日本在台灣和日本的重迭經濟海域中采取“中間線”劃分法,但因為釣魚島歸屬問題,日本不承認台灣在2003年劃定的“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暫定執法線”。外務省官員說:日本與中國大陸及韓國都有漁業方麵的協議。如果取得了許可,中國大陸及韓國漁民可以到日本專屬經濟水域捕魚,而日本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從1996年(日本1996年批準《國際海洋法公約》)開始進行民間層次上的漁業談判,已經談了14次,還沒有結果。但台灣外交部發言人呂慶龍對本報記者說:台灣漁民遭驅趕的那個海域,是台灣漁民的傳統捕魚海域,從18世紀至今已經有100多年曆史了。他呼籲日本政府與台灣進行第15次談判,對問題進行理性探討。四、 釣魚島戰略地位的變化
以上的各種事實與動態是一些比較表層的現象,其實在最近幾年,釣魚島戰略地位在悄悄發生變化。
首先是釣魚島經濟戰略地位的變化。中日兩方麵都認為:對方之所以強調釣魚島的主權,是因為釣魚島水域中有石油。1968年,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經過對包括釣魚島列島在內的中國東海海底資源調查,發現東海大陸架可能是最豐富的油田之一。中國在1987年的調查表明,釣魚島周圍海域的石油儲量約 30~70億噸。還有資料表明,該海域海底石油儲量約800億桶,超過100億噸。
中國方麵認為釣魚島列島在海洋劃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批準生效,將不可避免地使各國在劃分管轄海域時出現一些重疊和矛盾。按《公約》規定,兩國如按中間線劃分,那麽釣魚島主權歸屬哪一方將極大地影響大陸架的劃分。而且更直接一點來說,釣魚島附近海域是一條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日本一直想把這個地域控製在自己手中,如果日本占有釣魚島,並以此為基礎劃分東海的專屬經濟區範圍,那麽日本將多占7-20萬平方公裏海域,所以日本總是不遺餘力地對釣魚島提出領土要求。而日本方麵認為:就是因發現了石油,中國大陸及台灣才對釣魚島提出主權要求,而以前並沒有提出。
在1972年釣魚島主權問題爭論發生時,中國還是石油出口國,對石油的需求並沒有那麽強烈,但是現在,中國已經成了成油進口大口,而且中日對遠東和中東石油的競爭都已激烈地展開。中日在東海油氣田的爭執,一方麵與能源競爭有關,一方麵也都涉及到由於釣魚島主權之爭而帶來的劃分東海專屬經濟區範圍之爭。中日關係不再像邦交正常化的第二個十年那樣,是“日本先進技術和中國豐富的地下資源達成互補的時代”,在能源問題上,兩個能源貧乏的國家進入了對能源區域“寸土必爭”的時代。 而從國際關係上來看,釣魚島的地位也在發生變化。日本目前正配合美國搞“美軍再編”中的“戰略南移”計劃。日本內閣2004年12月通過《防衛計劃大綱》,防衛廳於2005年1月曝光的“西南島嶼有事”計劃,都包括“西南島嶼有事”的設想。這一設想認為,如果西南島嶼有事,說白了也就是“台灣海峽有事”,日本除派遣戰機、潛艇、驅逐艦外,還可派遣5.5萬軍隊駐守“西南諸島”,而釣魚島在西南諸島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005年2月19日,日美“2+2”(外長、防長)會議在華盛頓舉行,重點討論朝核問題、“美軍再編”及“戰略南移”問題。美國原副國務卿阿米蒂齊為此在2004年6月訪日,為“美軍再編”和“戰略南移”做鋪墊,他向日本表示:日美協防包括釣魚島。可以說,隨著美軍“戰略南移”計劃的展開,釣魚島在日美同盟中的戰略意義越來越重要。
以上圍繞釣魚島展開的種種新的動向和變化,通過不同媒體和消息渠道的傳播與不同的讀解,在中華世界的民眾中造成了一種對釣魚島主權問題的危機感並加劇了反日情緒,使保釣運動高潮再掀。這些新的動向,也確實對1978年中日兩國達成的“擱置爭議,留給子孫解決”的共識形成了新的挑戰。但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 兩國政府和民眾如何避免將形而上的曆史問題之爭過渡到很可能發生肢體,甚至武力衝突的領土之爭,是考驗雙方智慧的緊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