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不是破冰,而是捅破窗戶紙
(2007-02-03 20:47:45)
下一個
新聞來源: 太陽報 於October 09, 2006 04:48:12
隨著安倍晉三對中國訪問的開始,很多研究日本與中國關係的專家都說這是一個破冰之旅。並且評價說破冰的過程是緩慢的,巨大的“冰山障礙”難以一下子溶解。這其中留存有他們對於“參拜問題”的擔憂,由此他們對於中日關係的發展還不敢持有很樂觀的態度。然而我對於中日關係的發展卻持相當樂觀的看法,認為中日關係是捅破窗戶紙,中日之間的關係並沒有什麽大的冰山,誤解一旦消除,兩國間關係的發展前景是一片光明。
我們先看安倍訪華的細節回放:在安倍成為首相後就重申了“日本在二戰中的錯誤造成了對亞洲各國的巨大傷害”,接著就有日本媒體報道安倍要在10月8日訪問中國,而中國方麵開始並沒有回應這個消息,跟著在十月假期開始後就認可了這方麵的消息,並說明是溫家寶總理對安倍發出了邀請。整個的過程雙方的表現相當的完美。日方開始表示出願意改善與中國方麵關係的誠意,而中方則以溫家寶總理邀請安倍的方式來顯示誠意,充分顯示了中日雙方領導人高超的政治智慧,相互之間留給對方餘地,各退一步,都不糾纏於參拜問題,值得喝彩!
中日之間原來被認為是大問題的“參拜”、釣魚島、東海劃界等,在理智與智慧的考量下,再也不大可能成為中日關係發展的大障礙。事實上中國與日本兩國最主要的發展問題都不是這一段文字所列舉的問題。如果兩國糾纏於上麵的問題,則好象是 “雙方為爭撿芝麻而導致各自丟了應得的西瓜”。在現在的科技條件下,誰都不會為了爭火星或者月亮的歸屬權而打得頭破血流,因為利益太長遠不實際。
從日本方麵考慮,跟中國的矛盾並不是他們的主要矛盾,他們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怎樣成為正常的國家,怎樣擺脫美國的控製,怎樣拿回北方四島。與中國的矛盾相對於上麵列舉的問題來說是次要的。而日本要成為正常的國家就必須獲得亞洲鄰居的認可,這是日本近來檢討國家發展政策後得出的結論。日本原來有利用與中國的矛盾來獲得美國放鬆控製的想法,但美國近來的衰弱表現促使日本政客改變了這種想法,而且日本也意識到美國是根本不會自願的讓日本成為正常的國家。再有日本與亞洲國家搞好關係可以在經濟上獲得最實際的利益,而且還可以通過發展經濟實力增強影響力來減弱美國的控製力。日本政策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從原來寸土必爭的固執立場轉化為較為實用的立場上來了,這我們可以從日本願意隻拿回北方四島中的三島中看出他們的立場變化。隻是,現在他們即使隻想要兩個島,俄羅斯都不會再答應了,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從中國方麵考慮,中國現在的主要問題是發展經濟;是怎樣才能保證現在高速穩定的經濟發展形勢;與他人的爭端並不是中國的任務和目的。經濟發展了,強大了,自然的也就有資本采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很多的爭端,到時,就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況且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急需日本的技術和資金,日本的企業管理製度和很多的優點也很值得中國學習。
合則兩利,中日之間合作都有好處;互相敵視則消耗巨大,給雙方造成的損失也會是巨大的。麵對這樣的局勢,兩國的領導人都會從各自國家人民的利益出發來考慮,因此中國與日本之間的關係如果從宏觀的大勢來看,應該壞不了。隻有兩國友好,才能各自獲得最大的好處。認識到了問題的本質和關鍵,雙方間的關係自然就好處理。安倍不承諾不參拜,是為了表現不屈服於外國的壓力可以理解;中國方麵不提不參拜這樣的條件也是以退讓表示誠意的表現;大家都有誠意改善彼此間的關係,中日之間的關係就不會存在什麽“難以化解的冰山”,中日之間的關係就會像捅破窗戶紙一樣,雖然有阻隔,但溝通會是暢順的。
而且中國與日本改善關係不但有直接的經濟上的好處,還有國際戰略上的好處。隻要中國稍微表示願意幫助日本成為正常的國家,日本在成為正常國家方麵的需求就會與美國想壓製日本的具體控製措施產生對抗性的衝突,這就計劃日美矛盾,可以大大的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有利於我國的和平統一。況且我們國家的自保在於自己的強大,而不能指望削弱敵手的實力,因為隱藏的敵手太多並不能一個個的削弱,隻有靠自己盡快的強大才是根本的自保之路。
要處理好與日本的關係必須注意,我們不能隻從我們的觀點和立場出發來判斷和分析日本的行為,而是要客觀的從日本人的立場出發來分析,這樣才能的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別國的領導人行為是從他們國家的利益出發的,他們並不會因為我們的意願或者我們的壓力而改變他們的決策,如果妄想通過我們的行為來影響別國的領導人,則會像美國那樣整天的難受。
中國是奉行獨立自主的國家,是倡導和平共處的國家,是號召建立和諧社會的國家,因此從中國方麵來講,怎樣都不會有與日本關係搞僵考慮。日本也正在轉變他們的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他們極希望與中國搞好關係,因此中日關係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曆史的或人為的導致中日關係惡化的因素以後將得到有效的控製,這是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