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戰爭一旦引爆對中國與世界將意味著什麽 ZT
(2007-02-03 20:47:45)
下一個
送交者: 黃健翔 [知縣★] 於 October 08, 2006 09:27:29
台海戰爭一旦引爆對中國與世界將意味著什麽?
在台海政策及台海危機處理上,美國當前政策殊為缺乏遠慮。其內部鷹派以中國為潛在敵人,將中國惡魔化,並或明或暗地慫恿“台獨”勢力,從而促發台海危機一步步深化和激化。他們似乎看不到,如果台海危機一旦被陳水扁一類坐井觀天的台獨政客不負責任地予以引爆,以致一旦引發中美對抗以至戰爭,那麽無論中美軍事實力如何不對稱,美國所麵臨的都並非僅是一次地區性危機,而必將是一場全球性戰略危機。
從曆史看,軍事力量和技術的不對稱並不是不可製勝的。智慧與戰略是不對稱技術力量的平衡手段。
毛澤東在20世紀的中國革命戰爭中發明和發展了一套人民戰爭的獨特戰略理念和理論,他的著名軍事格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一種對付不對稱戰爭而保持戰略主動的方針。毛澤東當時以此為指導,通過戰爭實踐建立了新型的軍事組織、精神與社會的動員係統,並充分利用中國巨大的人力資源,從而建立了一支雖以火器步兵為主力(小米加步槍),但戰鬥力極為強大的軍事力量。這支力量直到20世紀七十年代,在內戰與外戰中,多次麵對“不對稱戰爭”,但所向無敵,幾乎戰無不勝。曆史已證明,毛澤東是人類曆史上最具有獨創性的偉大軍事戰略家。
今日的中國是一個具有核對抗力量、具有廣大幅員和戰略縱深、人口眾多、人才輩出、並且是一個具有儒家人文主義傳統的偉大民族。最近二十餘年的改革開放政策,不僅使中國社會充滿生機與活力,而且使中國成為一個政治意識形態具有極大可調適性,政治組織製度實現了重新整合的偉大現代國家。因此,不對稱戰爭的戰略理念並不能適用於未來對華戰爭。
試設想一下,對上海、廣州、北京的若幹次空中突襲,究竟能否改變中國的社會體製以及摧毀中國的政權組織?那究竟將是戰爭的最終結束還是一場偉大衛國戰爭的開始?對中國的戰爭,是否有可能在不動員大規模地麵力量的情況下迅速結束?如果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積弱、製度潰敗、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麵下,任何列強仍不能夠征服和奴役中國。那麽在當今的曆史條件下,難道美國能夠獨力作到這一點麽?
在未來二十年間,中國與霸權大國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戰略區域是台灣海峽。
但是,任何超級大國,包括超級大國組織的軍事聯盟;如果與中國發生對抗和武裝衝突,中國都具有必勝的把握。
中國大陸絕對無法接受台灣獨立。這不僅是領土和曆史的理由,而且是現實戰略和國家前途的理由。如果接受台獨,則意味著中國將失去對台灣海峽(中國內海)以及周邊太平洋海道的控製能力和全部地緣戰略優勢。
而且台獨並不是最終狀態。台灣經濟實際是一種半依附於美國及日本的次生型經濟。“獨立 ”後的台灣在經濟?尉?律先舨恢苯油犢棵饋⑷棧蜓扒竺廊樟?媳;ぃ?茨岩隕?嫦氯ァR虼耍?岸撈ā鋇南亂徊獎厝換嵊朊攔?蛉氈窘崦恕G罷咭饢蹲琶攔?囈?上耐?耐平?蕉?!:笳咭饢蹲湃氈鏡惱鉸孕閱轄?H氈鏡牡毫唇?杆儆扇氈玖械骸⒘鵯蛄械和平?教ㄍ澹?傭?緯梢恢換吠夂0?Ф?芯ㄍ討泄?舐街?頻木搛琛?font color=E6E6DD>
同時聽任台獨,亦即意味著為港獨、疆獨、藏獨、滿獨和蒙獨開啟大門。這就會逐步實現近年來石原慎太郎和日奴李登輝輩欲將中國解體為七大板塊的戰略設想。中國國家政權會由此一步一步地陷入全麵的邊疆和政治危機。
因此,麵對台獨局麵,中國國家政權決無任何後退或回避的可能,隻有挺身迎戰。
從邏輯上推演,大陸對台戰爭可以設想會以以下五階段而發展:
(1)台獨勢力策動“公投”正式宣示獨立。
(2)大陸以武力襲擊台灣,封鎖海峽。
(3)台灣反擊大陸,甚至空襲東南沿海。大陸壓製、摧毀台灣反抗能力,並準備登陸。
(4)美航母艦隊出援,或美國以日本為基地或聯手日本,從空海襲擊大陸。
(5)大陸轉入全麵戰爭動員體製,反擊美國或美日聯合軍事力量。
這種規模的戰局決不是一場局部戰爭,而是全麵戰爭,實際上就是第四次世界大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由於台獨導致台海全麵危機以至進入海峽兩岸的全麵戰爭,首先被打成稀爛的就將是彈丸之地的台灣。陳水扁一類島獨政客是否考慮過這一點呢?
如果中美由於台海危機導致全麵戰爭,中國軍事力量以核潛艇、新型導彈武器以至戰術核武器,摧毀或重創美國前來幹預台海危機的航母艦隊,是完全可能的。
一旦發生這種局麵,勢必使美國決策者麵臨如下的兩種選擇:
(1)使戰爭升級以至啟動全麵戰爭甚至核戰爭,
(2)或接受這種重挫而言和。
事實上,這兩個後果對美國都是不可能承受的。
如果這場戰爭持續下去,成為持久戰,那就會成為中華民族當代史上又一次反抗外來侵略的偉大衛國戰爭。
中國與美國的戰爭會成為其他潛在對手國家狙擊和驅逐美國勢力與影響的重大機會。由於不存在重大利益關係,可以相信,這場對華戰爭除美、日和環太平洋若幹附庸國家(?)以外,沒有任何其他大國會因台灣問題而與美國結為對華戰爭的聯盟。
相反,由於這場戰爭會導致美國全球霸權體製的崩解,因此俄羅斯及其他大陸國家與中國的軍事經濟結盟在一定的條件下會成為可能。
對於反侵略的中國來說,在與霸權國家的武力抗衡中,高比例的損失並非是不可以承受的。但對於作為霸權國家的美國來說,每一架飛機之被擊落,每一艘軍艦或航母之被擊沉,所帶來的影響都是全球性的、戰略總體性的而且是災難性的。
事實上,美國威懾世界其他國家以及維係其全球霸權的基礎,首先必須依托於一個“美國軍事力量不可戰勝”的神話。一旦這一神話被打破,則必將導致眾多離心離德者的反抗,意味著美國全球霸權體係的崩解。韓戰與越戰已經為這種局麵提供了曆史的前鑒。
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展國家,一直采取有限核武器的發展戰略。中國核力量雖數目少,但質量精,具有起點較高的同步先進性,其數量已足以達到對潛在敵國戰略性目標的毀滅性破壞。這種破壞的規模,是沒有任何潛在對手國家所能夠承受的。正是在達到這一臨界時,中國暫時中止了自己的核武器試驗。
如果與中國發生軍事對抗,雖然潛在對手國家在核武數量上具有1000:1的不對稱優勢,如毛澤東對尼克鬆所言“是大象對小老鼠”,但仍足已達到使敵國重大目標陷於核毀滅的臨界。同時,這種跨越兩洲一洋的核對抗,會對全球生態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美國那些極力煽動中美對抗的“鷹派”政客們,是否考慮過這種後果呢?20世紀冷戰的全部曆史經驗告誡人們,戰爭邊緣政策的遊戲,對擁有報複性核力量的大國(如俄羅斯、中國)是不能輕易玩的。
科索沃戰爭期間美國轟炸中國使館,2001年發生中美軍機碰撞事件,中國政府和軍方都以低調回應。這並非軟弱,而正是由於權衡中美若發生軍事對抗所必會導致的嚴重後果。表明中國政府是一個對世界和平負責任的政府。此次美國政府對陳水扁“一邊一國”論的台獨叫囂不予回應,不應認為這僅是戰術性的權宜之計,這也是一種戰略性的明智之舉。
眾所周知,中國早已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核力量及運載係統,擁有強大的常規武裝力量,擁有世界首位的人口資源、幅員廣大的國土和強大完整的經濟體係和後備資源。
在近二十年來,中美在經濟上已建立起互補互動並且日益加強的聯係。如果美國一味采納“ 鷹派”政客的霸權黷武戰略,對中國繼續采取不斷進逼的挑釁政策??例如支持“台獨”,甚至將中國劃入“邪惡國家”等等,最終導致兩國發生直接對抗,則其後果不會僅是區域性的,而必會是全局性和世界曆史性的。
這種對抗無論是冷對抗、溫和對抗還是熱對抗,受損的都不僅將是中美兩國雙方,而且也是整個世界!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蠢蠢欲動欲促進“台獨”從而促發台海危機激化的“台獨”勢力(包括日本某些極右翼政客),不僅是大陸與台灣的危險敵人,也是美國的危險敵人,是世界戰略穩定和世界和平的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