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朝鮮核試驗和中朝關係及中國的選擇

(2007-02-03 20:47:41) 下一個
送交者: 流口水的豺狼 [☆清風明月☆] 於 October 06, 2006 07:07:07 已讀 64次

回答: 朝鮮宣布將進行核試驗 強調決不首先使用核武 由 流口水的豺狼 於 October 06, 2006 06:20:27:

軍備控製與地區安全研究專家、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

隨著朝鮮掌握鈈材料,它試驗核武器,已成為一個越來越現實的問題。朝鮮是否試驗核武器,顯然是從它的利益出發,衡量利弊得失,而不是首先從其他國家的利益出發。

本文將分析朝鮮試驗核武對它究竟有什麽益處,以及各有關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為何不太可能有所作為。

獲得終極安全

自核武器誕生以來的國際關係史表明,美國從來沒有對有核武器國家使用過武力,對蘇聯沒有,對中國沒有,對其他核武器國家也沒有。

這不是由於美國不想,而是因為美國不敢。據解密檔案表明,美國曾計劃對新生的中國核力量實施先發製人,但是最後克製了。當今美國也同情甚至支持“台獨”,但它還得作反“台獨”狀,因為它知道若因“台獨”引發中美武力對抗,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給美國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這是因為中國具備一定規模的核力量,由於核武器所具有的威懾作用,美國無法在政治上接受對其本土和其海外駐軍的核打擊。與遭受核打擊相比,“9·11”恐怖襲擊對美國造成的損失,就可以忽略不計。

這些事實教育著朝鮮:國家安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上。美國對有核武器國家不敢發動戰爭,但對於沒有核武器的伊拉克就敢,對於沒有大規模毀傷性武器的南聯盟更是肆無忌憚。這促使朝鮮一定要發展導彈攜帶的核武器,對美國的亞太目標實施核威懾,從而把國家安全的命脈把握在自己手上,真正實現“主體思想”――既不依賴同美國可能建立的正常或者友好關係,也不依賴同中俄等國所發展的特殊關係。

美國不會對朝鮮動手

五大原因促使朝鮮作出美國不會動手的判斷:朝鮮的核威懾作用;朝鮮的常規威懾;盟國韓國和日本的反對;中俄等國家的反對;美國同時受伊拉克局勢、伊朗核挑戰以及黎以亂象牽製。

其中核武器的威懾作用,這是能使美國認真考慮的主要因素。朝鮮的常規力量也構成威懾,朝鮮有100萬正規軍,500萬準武裝力量,地麵部隊的攻勢部署構成了對韓國及駐韓美軍的常規威懾,其“勞動”係列導彈則足以對日本起到警示作用。因此,若是美國考慮對朝動手,它必然遭到來自韓國甚至日本的反對。

同時,美國對朝先發製人還必然遭到中俄的強烈反對。中朝訂有友好互助合作條約,此同盟合作迄今在國際法上仍然有效。如果朝鮮遭美國打擊,中國在國際法上有責任援助朝鮮。鑒於這些考慮,美國不會得到中國對它侵略朝鮮的支持,它更不願為了朝鮮發展核武而同中國再度交戰。俄羅斯也與朝鮮保持著微秒的關係,基於地緣安全考慮,俄羅斯也會極力反對美國動武。

全球政治上,美國麵臨重重掣肘。美國在阿富汗的戰事尚未結束,對伊朗在核發展的強硬叫板束手無策。比這些更為迫切的,是伊拉克局勢的穩定與否將牽製美國政局的走向。美國即將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布什政府如何迅速穩定伊拉克局麵,對這次選舉有著重大影響。美國深陷伊戰泥淖,已經付出2500多軍人的生命,3000億美元。在政治信任麵臨選擇的重大關頭,布什政府絕無可能冒共和黨政治前途之風險而在今年內對朝鮮動手,這就給了朝鮮又一段發展甚至試驗核武的安全機遇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