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聖戰誰收尾?
(2007-02-03 20:47:31)
下一個
(●作者綠點,現居美國德州奧斯汀,大畢,服務業。簡介表示,他是永遠的「台毒」,也突顯最大最臭最硬的石頭是中國。正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照片為替換照。)
道德聖戰誰收尾?
2006/09/25 00:13
綠點
施明德高舉道德的大旗,進行史無前例的「反扁靜坐」。他的道德聖戰和中國文化大革命最神似的地方,莫過於「造反有理,革命無罪。」他屢次壓迫馬英九主席兼市長,以遂其所願;他可以讓媒體乖乖地重新定義「靜坐」,使其包括喧鬧、遊行。
因此,最令人擔心的是,當林正傑公然毆打金恒煒時,當楊渡公然鼓吹暴動時,「反扁靜坐」會不會帶給台灣一場災難?或許是林楊兩位按捺不住而讓動亂破功,連最動態的「螢光圍城」都能和平地大功告成,使「反扁靜坐」不顏麵盡失,使台灣逃過一劫。
施明德把「反扁靜坐」搞大到「螢光圍城」,也意謂落幕的時候到了。不然,他還能往何處百尺幹頭?已在「戲說施明德的『叁步曲』」的結尾提示過(東森未登此文,請參閱www.wretch.cc/blog/greenpoint)。
問題是任何一件工程,收尾經常費時費力。施明德既然要「不道德」的陳總統下台,台灣可以請到「有道德」的政客上台?
在民主社會裏,道德應該是用來約束自已的。施明德是基督徒,應該知道,耶穌傳播的人間之道(不是通向天國之道),愛恕而已。施明德盡管無法愛疑似貪腐的陳總統,難道不能寬恕,反用極端的道德手段逼迫?可是,利用道德,不管有沒有愛恕,逼迫陳總統下台時,隻能裂解台灣,不能達到所期待的「大和解」。
「反扁靜坐」後的「大和解」靠誰?在道德框框內,任誰都首先要承受邱毅式的爆料。連高舉道德大旗的施明德都無法容忍被報料,何況其他諸公。因此,台灣必須脫掉虛偽的道德外衣,以民主法治的常道,才能進行有意義的大和解。
施明德在「反扁靜坐」期間既然曾突顯知錯能改,收尾的工作應該非他莫屬。畢竟,解鈴還須係鈴人。如果施明德能和陳總統「一笑抿恩仇」,將勝過千軍萬馬日夜苦思,這也將是施明德最美好的「黃昏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