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由「董建華下台!」到「陳水扁下台!」

(2007-02-03 20:47:30) 下一個
(●作者何故,筆名,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係兼任講師,跨媒體創作人、電台主持人。設有個人部落格「風雪中的故居」http://www.cuhkacs.org/~hegu/Bo-Blog/。正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照片為替換照。)

由「董建華下台!」到「陳水扁下台!」
2006/09/23 00:23
何故

2006年9月,看見台北市內紅潮乍現,2003年7月1日香港五十萬人上街的赤紅熱血,竟在唏噓中沸騰起來。


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擔任總指揮的「百萬人反貪腐倒扁」運動,在9月9日下午叁時正式開始,施明德乘著吉著車帶領叁十萬紅衣民眾,繞行「納斯卡線」,在分別寫上「禮、義、廉、恥」的四顆紅色大氣球之間,希望貪汙舞弊醜聞纏身的陳水扁總統能夠「切切實實的覺悟」,不要再戀棧權力,不要再做「總統府的囚犯」,盡快引咎下台。

同樣是人民力量的舒展,昔日香港豔陽高掛,我們在汗水中行出民主的新一步,如今台北雖滂沱大雨,民眾在風雨中發出倒扁的怒吼聲!
就在這曆史一刻,台灣民眾表達了他們的紅色憤怒,有趣的是,過往寶島上下對紅色視為洪水猛獸,隻因取國民黨而代之的中共政權正以紅色為標誌,但原來「紅色」向來是社會運動的標準代表顏色,代表在追求民主與解放的道路上,無數人民前撲後繼犧牲生命,以鮮血灌溉出嬌豔的民主花朵。施明德這位高齡六十五的台灣民主戰士,在「蔣家政權」的「白色恐怖」期間,為台灣爭取民主而兩度入獄,度過了25年的鐵窗生涯,卻於2000年不滿陳水扁的「金權政治」而退黨,堪稱「台灣曼德拉」!在他這場「不是阿扁倒就是我倒」的「生命中最後一戰」,竟一呼百應地「赤化」了總統府前的台北心髒地帶,也許是兩岸分治以來的最大諷刺。

鮮明的顏色,簡單的口號,直接的手勢,台灣群眾能否如願以償?執筆之際,仍屬未知之數。但慶幸香港市民的集體訴求總算已得到應答,「反廿叁條」成功了,董建華也因為腳患而在任期屆滿前退下來,換上「飲香港水長大」的曾蔭權,年青人對香港民主發展的關注也提高了,然而,普選仍是遙遙無期,立法會的議席仍未能全數由直選生成,即使上屆立法會選舉換上某些新麵孔,卻不是服務社區多年的少壯派議員,香港新一代的參政空間仍有待改善!更甚的竟湧現了一大堆「被邊緣化」、「深層次矛盾」、「強政勵治」、「親疏有別」等等的新奇詞語,彷佛以充滿中國特色的「口號管治」替換「一國兩製」,加速回歸祖國後的「赤化」過程。

由「董建華下台!」到「陳水扁下台!」,叁年零叁個月有多的時間,兩岸政局已翻了幾翻。陳水扁在兩顆子彈的陰影下連任總統,馬英九也在眾望所歸的形勢下接掌國民黨帥印,隻恨宋楚瑜的諸多小動作而未能成為泛藍共主,卻在2008年藍綠決戰前爆發出這一場「紅色革命」!另一方麵,胡溫政權已愈見穩固,北京也贏得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預期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會隨著「奧運效應」而大躍進,但我們在民主路上究竟行前了多少?抑或原地踏步?甚至不進則退?
由「董建華下台!」到「陳水扁下台!」,從「普選」二字設計而成的火鳳凰,曾經在小島上浩浩蕩蕩的人潮中飛舞,如今隻好稍作休息,化身創意工業的教材;七一遊行人數每況愈下,是香港人熱情已過,還是主辦單位高舉的旗幟太多?民進黨竟「青出於藍勝於藍」,執政數年的貪瀆問題已後來居上,難道正是「權力令人腐化」的另一明證?還是中國人的劣根性?難怪有說香港至今仍未有足夠條件實行普選了!

由「董建華下台!」到「陳水扁下台!」,史書上以「民主」作題目的新一頁已揭開,我們應該值得興奮?還是感到悲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