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倒扁」是一個新興宗教

(2007-02-03 20:47:30) 下一個
(●作者maichala,女,北市,碩,教職。正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照片為替換照。)

昨天驚見一個畫麵,記者訪問幾位打伴入時的女大學生,平常這些女孩子隻會穿得很時髦,出現在西門町或是演唱會,但是昨天她們出現在「倒扁靜作」的現場,而且很奇怪的是竟然和施明德一起手勾著手一起唱著歌,記者問這些女孩子為什麽坐在施明德旁邊,一位女孩回答:「是總部邀請她們過來的!」這些可以為此在鏡頭前露臉的女孩,臉上充滿了光榮。


對照於前兩晚(2006年9月18日及19日)在高雄的「倒扁靜坐」受到「挺扁」的對抗,我們看到了一個宗教狂熱似的活動在台灣出現:不論「倒扁」或是「挺扁」砸立場不同者的汽車,追打意見不同的人群,聽不進去任何理性的勸說。一切一切的情況,是宗教狂熱份子在具體表現自己的信仰的忠心,對照於已經在台北舉行超過十天的「倒扁法會」,突然發現,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政治活動,這已經是一個新興的宗教。

這個「倒扁」教派,有自己的教主:施明德,有自己的口號:「愛與和平」及「阿扁下台」,還順道承接其它宗教的曆史,基督教的「摩西分隔紅海」、中南美洲神秘的「納茲卡線」,回教的「聖戰」,也有自己的教服:紅衣上寫著「阿下台」,每日的念經時間所念的是「反貪腐、阿扁下台」,每日要頌念一萬遍,它的經頌簡單到連叁歲小孩都聽的懂、背得住,所以迅速在各地漫延,也因為其高舉道德旗幟,所以理所當然指著他人的臉說:「你不信奉我主,所以你追求貪腐」,簡單的二分法,像極了極端的宗教。

也因其類似宗教的特質,所以信奉者會無條件捐助與供養教宗,藉由此舉,他們平日私生活的不安,也得以告解(confess)與淨化(purify),而且其教主也因其特殊地位,而在私德方麵,有了饒恕,任何對此教主的攻擊、漫罵,剛好可以鞏固其宗教上的地位,也得以被利用來做為其說服群眾的悲狀情境,所以教主說話了:「任何的仇恨,請針對我來」,不斷地發出「教主即將殉道」的消息,讓信仰者更加的不舍與尊敬。

這也說明了為何此次「倒扁靜坐」活動,出現了較多的女性,以宗教感性的特質,可以說服較多的女性,再者許多女性對社會、政治的亂象,甚至為了家庭必須放棄事業,有很多的無奈,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

一個高度發展的資本社會,本來就會造成人群的疏離與冷漠,台北正好是這樣的一個城市,但是習於群體活動的人,對於此現象,早就心有不滿,而這個活動,利用群眾的聚集,讓這些人查找了一個發表個人意見與結合的地方,而且9月15日的遊行,利用哨音及嘉年華式的舞動與口號,讓這群人,更加堅信,這個宗教有其存在的價值。

然而,此宗教的危機在於跟隨者的信仰,無法藉由內化(internalization)的過程而堅定,任何宗教,要能夠留傳,一定要自己的「經典」,個人藉由此閱讀、辯證此「經典」而達到堅定信仰的目的,此「倒扁宗教」的困境,則是一句句「阿扁下台」的背後,竟然是個空蕩的舞台,並沒有強而有力的論述與經典,提供給支持者更多心靈撫慰。更加危險的是,簡約的口號,無法讓反對者以理性辯論,會勾起反對者內心情感上的更大反作用力。

此宗教要堅定其信仰者的信心,需要一套普世認同的「價值」與「經典」,照當前的局勢來看,應該是還沒發展出來,也因此,反對其信仰者,也不必過度激動,此活動終將如各大大小小竄出的新興宗教一般,成為過往雲煙。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