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新財長一改刺耳腔調:中國已是經濟領袖

(2007-02-03 20:47:23) 下一個
新聞來源: 國民日報 於September 18, 2006 09:04:00 

能與美分享更多利益

  美國新財長保爾森9月13日發表的一篇關於中國經濟的講話讓媒體感到耳目一新。

  在講話中,人們沒有聽到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刺耳的要求人民幣“馬上升值”的聲音,而是史無前例地稱讚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領袖”,並表示“希望看到中國成功”。盡管媒體對保爾森的講話評論並不一致,甚至有美國媒體認為他對中國發出了“新的警告”,但各種評論潮水般地湧現,這本身就表明保爾森的講話確有新意,不同以往。

  “希望看到中國成功”

  英國《金融時報》14日在國際新聞版的頭條位置報道這一講話,標題是“保爾森描繪對華新戰略”。該報特別關注到保爾森說,美國需要用“世世代代”的戰略眼光看待美中關係。保爾森說,這是因為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以全球經濟主要領導者姿態”出現的國家,要保持一種戰略眼光。

  保爾森回憶起他在高盛集團工作的日子,說親眼看到中國通過改革開放,使公民有了更好的就業機會,提高了生活水平,有了更好的生存環境。他說,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應該被公認為是一個領袖”。

  但與此同時,保爾森也敦促中國繼續經濟改革和開放市場,認為“保守主義情緒阻擋了中國開放競爭的腳步”。他說,從中期的目光來看,中國開放資本市場非常重要——對此《金融時報》評論說,他的講話並沒有像以往的美國官員那樣將人民幣升值作為“一個標準”,而是說這是中國經濟走向更市場化的“一個部分”。他呼籲中國將一些經濟領域更加自由化,也含蓄地指責中國好像帶著經濟全球化的“避雷歡迎瀏覽ddhw.com你一定會喜歡針”,但他說,這是“可以解決的”。

  保爾森還在講話中保證,他領導的財政部將會反對美國國會任何因為貿易逆差而懲罰中國的作法。他說:“保護主義無濟於事,我們不需要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警鍾。”

  保爾森在講話中尤其強調“中美著有共同的利益。中美在雙邊和多邊的合作會對全球經濟的健康運行產生積極影響”。他說:“美國很需要一個繁榮穩定的中國,一個可以作為全球經濟領袖的中國。美國和中國分享了經濟利益,並且將在能源和環境領域加強合作。對我們來說,最大的風險不是中國將取代美國,而是中國不進行必要的經濟改革,不能夠保持它的增長率。”

  最後,他說在下周的中國之行中,他希望告訴他的北京同行:“我們希望看到你們成功。”他還強調,許多美國希望中國幹的事也符合中國的利益。

  各方解讀美財長講話

  保爾森的這番講話立即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世界各大新聞社和主要報章都報道了此事。有意思的是,各方對這個報告的解讀很不相同,從標題上就可以看出來。很多美國媒體把關注點放在保爾森對中國經濟發展提出的要求上,標題大多是“保爾森呼籲中國繼續改革”,其中《紐約時報》的標題尤其引人注目:“美國財長向中國發出新警告”。但也有不少美國媒體注意到這番講話釋放出的積極信號,用了這樣的標題:“一個強大的中國符合美國的利益”,“保爾森強調要重新考慮對華關係”,“美國將敦促中國改革,但並非要對中國采取強迫措施”,等等。路透社的標題則是:“中國市場的自由度是美國最大的利益”。美國“市場觀察”網站評論說,從保爾森首次對國際事務發表的講話看出,他是試圖對美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聲浪降溫。《紐約時報》也寫道,據美國財政部的官員透露,保爾森剛上任時,他對於美國國會中針對中國的的保護主義情緒和反華情緒如此高漲而深感驚訝。該報還說,保爾森的這番演講對於中國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作了全麵的分析,在美國財政部是史無前例的。與他的前任不同,他稱讚中國對開放經濟所作的努力,同時敦促美國領導人在加強對華經濟交往上更用心。

  《華盛頓郵報》認為,保爾森這次演講,充分展示了他的“中國通”身份。該報評論說,中美經濟關係是保爾森希望能夠發揮影響力的一個領域。盡管保爾森上周末在越南參加了亞太國家的一個會議,但美國政界一致認為,下周他前往新加坡參加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議和隨後的中國之行才是他在國際舞台上的“處女行”。該報認為,實質上,保爾森這份演講沒有很多新的東西,還是在用他的前任斯諾提出的一些概念。一位財政部官員說,確實,關於敦促中國改革的那幾條,以前都說過,如果要說有什麽不同,保爾森這回強調了“這些事情都是符合中國自己利益的”,這是一個不同的層次。那麽,中國是否樂於回應保爾森呢?另一位高級高員說,這取決於中美關係的發展,也取決於保爾森的能力。但他認為事情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改變。美國全國製造業聯盟的一位負責人對《華盛頓郵報》稱,他對保爾森很有信心,因為保爾森曾70多次訪問中國,“他有在中國的足印”。

  布什政府中務實的聲音

  中國專家如何解讀保爾森的這番講話呢?外交學院博士生導師熊誌勇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保爾森在美國政壇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在兩黨之中都很吃得開。同時他又是一個熱心中國事務的人,一直在致力促成中國成為美國真正意義上的“夥伴”,所以他的這次講話對中美關係發展很有益。熊誌勇說,現在還有消息說中美第三輪戰略對話將由保爾森來接替佐利克,這意味著中美雙方可能在保持傳統的對話方式的同時,另辟一條通道,這對雙方都是有益的。

  上海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說,從保爾森的講話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個對中國十分了解的高官,知道中國對美國來說是一個“不夠完美”同時又在“不斷進步”的東方大國,對中國有切實的期待,而不是抱著不切實際的目標對中國妄施壓力。

  沈丁立認為,與其說保爾森對中國“更溫和”,不如說保爾森的對華態度“更務實”。在保爾森出任財長之前,他已經具有了對中國實際情況的大量積累,對管理這樣一個超大型國家的複雜性和艱巨性有充分的理解,即使站在美國的立場上,他也明白要中國取得更快的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一些問題上不會過於為難中國。

  但是,務實的態度絕對不等於說保爾森不希望中國“改變”,而且他也說了“如果中國不改變,到頭來害的是中國自己”。可以預見,將來一旦中美在經濟方麵起衝突,保爾森同樣是會對中國強硬的。布什之所以任用這樣一位“中國通”作財長,也是為了更有效地從本質上保護美國的利益。熊誌勇也表示,適逢美國中期選舉,關於對華經貿的一係列問題,美國國會肯定還會有消極的聲音,保爾森的講話不能代表全部。

  不過,沈丁立強調,不要忘記保爾森是美國政府裏一個核心部的部長,他的講話絕不僅僅是代表他個人講的,保爾森的務實,肯定會在整體上緩和美國政府對中國的看法。保爾森非常清楚,過分地對中國施壓來迫使中國改變,到頭來反而會傷害美國的利益,所以他倒過來會在美國國內做工作。他對中國的尊重必然能夠贏得講感情的中國人的尊重,這將使得他和中國打交道更加方便,對於中美雙方而言,就有可能產生一種良性的互動。

  至於美國有些媒體刻意挑選講話中一些強硬的說法來報道,沈丁立說,參議員格雷厄姆和舒曼已經威脅要在9月底發動一項法案的表決——如果人民幣不升值就將對中國商品增收27.5%的關稅。美國國內持這種強硬觀點的勢力有可能想從新任財長的講話中找到某些支撐他們的觀點,好營造一些聲勢。其實,真正的一些大媒體最近都在反思,對中國的經濟政策強硬施壓究竟對美國利大還是害大,保爾森的講話和這些反思總體上是一致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