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龍應台的紅玫瑰終於獻給施明德

(2007-02-03 20:47:18) 下一個
http://gb.ettoday.com.tw:6060/2006/09/12/142-1989773.htm
2006/09/12 00:23
王若穀

(●作者王若穀,漢族,當代雜文家,新華網評論員,執教高中、大學文科多年,曾任四川省青年雜文研究會理事長,並先後爲海內外多家報刊主編兼主筆。有幾千篇雜文問世,上百篇作品獲獎(其中包括《中國青年報》、《河北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等獎。簡介表示, 雜文是思想者的文體,同時又應該是文學的。主張「師心以遣論,使氣而命詩」。正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台灣著名女雜文家,台灣香港兩地大學教授龍應台9月10日下午帶著一束玫瑰花,現身凱達格蘭大道,爲倒扁靜坐總指揮施明德打氣。龍應台到達凱道第一件事,是拿出數碼相機,把凱道靜坐的景象給拍了下來。龍應台說,這都是台北文化的一部分。


ぃ┤諱?ㄓ??┤⊿ň╝



倒扁進入第二天,雨勢非常大,不過,龍應台仍然如期出現在凱道,向施明德致意。龍應台在雨中爲施明德送暖,雖然沒有穿上紅衣服,但是帶了一束鮮紅色的9朵玫瑰花,來向靜坐的施明德致意。

前幾天,我曾經在我的博客中轉載了《用別人家的孩子套狼--評龍應台的民主觀》。我從《聯合早報網》上讀到這篇文章,深以爲然。並且加寫了如下說明:「前幾天,讀到龍應台關於她爲什麽不給施明德的倒扁運動捐款作說明的文章,就想寫文章表示自己的不讚成意見。由於忙,一時間又擱下了。現在先把《用別人家的孩子套狼--評龍應台的民主觀》轉載在下麵,供讀者引用。」

該文章對龍應台的近期表現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她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十分精采的鮮活案例,那就是:一個人的民主理論是如何在空想 和現實之間‘靈活應用’的。當別人家鬧民主運動的時候,她全力支持、熱情歌頌,滿足於理論的快感激情;但是當自家鬧起了民主運動的時候,她就瞻前顧後、投鼠忌器,計較於現實的社會得失。 想想當年她爲香港大遊行叫好的文章,那份激情實在不能說是假的。隻不過,香港畢竟不是她的家,說白了,別人家鬧民主,那是用別人家的孩子(社會成本)來套狼(民主價值),當然 盡可以熱情謳歌,而不必在惜社會成本的付出。可是輪到台灣用自家的孩子(社會成本)來套 狼(民主價值)的時候,女人特有的精打細算就開始表露出來了。於是,所謂體製內手段之類的說辭,就冒了出來。

如果那是您支持的政府,挺身而出也就罷了,可是您偏偏用語言反對它 ,卻用行動去保護它,而反對那些不過是要靜坐的民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