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施明德製造巨大的政治沼澤 藍綠急於跳脫

(2007-02-03 20:47:18) 下一個
2006年09月10日 08:15:17  來源:華夏經緯網

施明德領導的倒扁運動,不管意見如何對峙、評價如何不一、作用如何大小,有一個既成事實是不能夠否定的:施明德製造了一個巨大的政治泥潭,國民黨、民進黨都身不由己地陷入其中,越是掙紮,越有可能被吞噬。這就是施明德沼澤!

施明德沼澤的奇特之處在於:一,不是幫國民黨達成什麽政治目標的運動,國民黨如果全力支持,可能重陷藍綠鬥爭的沼澤。二,不是能夠為民進黨利用的運動,民進黨如果支持,就必須舍棄陳水扁,不支持,就要走向人民的對立麵。三,不是藍綠陣營可以棄之不顧的運動,無論是國民黨或者民進黨,都無法置身度外,無法不被牽著鼻子走。

當前,國民黨與民進黨都急於跳出施明德沼澤。

陳水扁跑到瑙魯,重拾“拚外交”的舊術,是實在無奈的表現。在民進黨看來,當務之急是要另外開辟戰場,不能夠被施明德沼澤困住雙腳。從陳雲林一行入島被拒絕的形勢來看,如何利用兩岸關係緊張脫困,可能還是陳水扁需要出手的一張牌,要刺激兩岸關係,隻能重走“法理台獨”的老路。所以,越近2008年,兩岸關係越不平靜。

國民黨也不敢在倒扁運動中過於戀戰。在未來的數場關鍵選舉活動中,國民黨輸不得、輸不起,但是看來輸贏可能不在於是否主導倒扁運動,而在於是否能夠構建正麵的形象。

但是,不要輕易對施明德沼澤下結論,不管是危險或者是不危險的結論,最好不要想當然。施明德沼澤畢竟是台灣政治史上罕見的,甚至是未見的,其蘊涵的威力究竟有多大,還要繼續觀察。大家都清楚,倒扁運動的終極目標就是迫使陳水扁下台,但是中國時報日前訪問支持靜坐活動的民眾發現,17.7%認為這項運動最後能讓陳水扁下台,74.8%認為不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民意的激憤,在施明德沼澤中凸現,這是台灣民意的集中體現,任何政黨都不能不正視。

施明德沼澤之所以形成,不是施明德一個人的挖掘之力,沼澤早已形成,施明德恰恰踩到了。民意將主導台灣的政治發展軌跡,國民黨、民進黨無法回避。(中評社評論員 鍾維平)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