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為賣武器向台施壓 國民黨態度有鬆動

(2007-02-03 20:47:17) 下一個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浩
2006年09月07日08:19


  台“立法院”新會期9月開議後,包括柴油潛艇在內的三項對美軍購預算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據悉,國民黨方麵已確定了“該過就過”的立場,而美方也高度關注該案的審查,並不斷對台施壓。

  2001年,布什政府批準向台灣出售“愛國者”3型導彈、P-3C反潛機以及柴油潛艇等三項大型軍購。但2004年6月台“行政院”提出高達6108億元新台幣的軍購特別預算以來,受到島內各界和“在野黨”的強烈反對,該軍購案不但被大幅削減,而且在“立法院”被連續封殺50餘次。“立法院”新會期又將審查軍購預算,“在野黨”的態度仍是該案能否通過的關鍵。

  據台灣《中國時報》4日報道,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認為,經“在野黨”努力,軍購預算已由原先的6108億新台幣降至2990億新台幣,且“行政院”送交“立法院”的2007年預算書已將三項軍購編為年度預算,軍購案“應該到了可以討論的時候”。據悉,馬英九與“立法院長”王金平密會不下5次,兩人都同意開議後盡快處理軍購預算。據《中國時報》報道,國民黨高層坦言,主要是美方的壓力,加上台軍方的“殷切期盼”以及2008年“總統”選舉因素,促使國民黨開始處理軍購案。

  對於台灣軍購預算在“立法院”新會期的審查,美方高度關注,並不斷向台施壓。8月以來,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等人密集與“在野黨”交換意見,對軍購案表達高度關切。一位美國政府資深官員日前接受台“中央社”專訪時更表示,美國已經不耐煩,甚至開始懷疑台灣是否真的認為反正有美國保護,不必花錢買昂貴的防衛武器。他語帶威脅地表示,“立法院”願不願意“以台灣安全和整體利益為基礎”,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將影響美國政府對台灣的看法與做法。他還強調,2006年是美台關係發展的關鍵年,而9月和10月更是個關鍵月,因為11月以後台灣就進入“選舉月”,2007年也是“選舉年”。未來美台關係是如何發展就看這兩個月事態發展。

  美國之所以高度關注軍購案,不斷施壓台灣購買柴油潛艇等武器,首先是為了提高台灣抗衡中國大陸的軍事實力,企圖使兩岸長期處於分離的狀態,長期將台灣作為牽製、削弱中國大陸的“棋子”。其次是把台灣定位為情報、信息來源,拿台灣的錢買美國的裝備,“為美國守門”。此外則是謀求商業利益,爭取美國軍火商的支持。至於日本方麵,對台灣的對美軍購案亦較為關切,有關政治人物在馬英九、王金平訪日時均談及此事,也是因為“不想看到中國大陸的崛起”。

  對於台當局極力推動軍購案過關、不斷擴大軍費預算的做法,島內輿論紛紛表示,在民生凋敝、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當局卻不斷要求民眾花大錢向外國“買保險”,讓很大部分的軍費預算落入美國人或軍火商的錢包,完全漠視民眾的心聲。無黨籍“立委”李敖放話表示,他將在“立法院”新會期用一切力量阻擋軍購案,跟其他“立委”翻臉也在所不惜。▲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趙綱)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