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出訪”打的啥算盤?
(2007-02-03 20:47:17)
下一個
本報記者 姚小敏
2006年09月01日04:29
“出訪”時機敏感
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倒扁”運動,與陳水扁已進入短兵相接階段。就在這個節骨眼,民進黨當局宣布,陳水扁將於9月3日“出訪”南太平洋兩國,首站抵達帕勞,之後再訪瑙魯,期間將過境關島,預計6日返台。
“百萬人民倒扁”募款已達1.09億元新台幣,預估參與人數已超過百萬門檻。進駐凱達格蘭大道的靜坐抗議蓄勢待發,台灣政情緊繃。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臨時取消原擬9月底出訪行程,將坐鎮台北因應情勢發展。然而,陳水扁卻在倒扁風暴風起雲湧之際堅持“出訪”,此舉飽受島內各方強烈質疑。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蔡錦隆表示,陳水扁“出訪”,時值陳水扁家弊案不斷的多事之秋,難免讓人有轉移弊案焦點的聯想;況且,“這次‘出訪’會不會再來一次‘迷航之旅’,意圖以‘外交’突破拉抬民意支持度,模糊弊案焦點,都令人質疑”。
針對陳水扁明明弊案纏身,卻又堅持要“出訪”,台灣“民主行動聯盟”召集人黃光國表示,“這就是逃避”。
為了不讓陳水扁繼續逃避,“民盟”提出三大要求:取消“出訪”行程、與民眾對話,並清楚交代家庭、親信及自己在諸多弊案中所扮演的角色。
黃光國表示,如果這樣的要求未獲陳水扁正麵回應,“民盟”將從9月1日晚上6時開始,首先在“中正紀念堂”舉辦活動“嗆扁”,並於9月2日陳水扁“出訪”前一天辦理“送瘟神活動”,要陳水扁出門之後“就不要再回來了”。
6月25日,黃國光一個人曾在“中正紀念堂”靜坐,當時被媒體稱為“可憐的孤獨老人”。黃光國說,事實證明,隻要群眾上街頭,陳水扁就輸了。這些運動沒有藍綠問題、沒有暴力問題,在民意之前,陳水扁輸了。
根據島內最新一項民調顯示,49%的受訪者反對陳水扁“出訪”,認為此時離島有“落跑”避風頭之嫌,不如留在島內傾聽民意;隻有20%民眾讚成陳水扁此行。32%的人不置可否。統計分析發現,不但多數的泛藍與中立民眾認為陳水扁應該留在島內先解決問題,就連泛綠支持者當中,也有29%反對陳水扁此時離島。
倒扁陣營為避免陳水扁借“出訪”回避下台壓力,發動靜坐的時間延至9月9日,務必使陳水扁親自麵對。
再玩“過境”花招
根據原先的規劃,陳水扁此次“出訪”將出動“空軍一號”專機,並過境美國屬地關島。未料,卻傳出美方拒絕繪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的“空軍一號”在關島降落。
據報道,台灣當局與“外交”高層曾透過多個管道,企圖向美做“最後努力”,希望能讓“空軍一號”破天荒降落美國領土,以此“外交突破”提振低迷士氣。
陳水扁上任6年來,多次“出訪”都是搭乘長榮或華航這兩間民航公司的專機,而“空軍一號”隻在台灣境內使用。輿論指出,此次首度計劃出動“空軍一號”,明眼人都知道他的用意。
據報道,台當局與美國交涉之初,美方對陳水扁搭“空軍一號”爭取過境關島並沒有太負麵的態度。但美方基於不願卷入“挺扁”與“倒扁”的風暴,堅持要壓到陳水扁出發前夕的8月底或9月初才宣布,不肯及早給台當局明確答複。
由於民進黨當局近日一再聲稱自1949年蔣介石偕同妻子宋美齡搭乘“空軍一號”赴菲律賓訪問後,台灣的領導人未曾再搭“空軍一號”“出訪”,陳水扁此行極具曆史意義;台當局“行政院”與民進黨中央更決定動員“文武百官”到機場送機,表態對陳水扁支持等,這些做法令美方相當有意見。
報道說,美方因此認為,陳水扁上任後每次“出訪”,不論路途長短,從未使用過“空軍一號”,現在麵臨“倒扁”危機才要使用“空軍一號”,並爭取過境關島,目的顯然不單純,因此不能接受。
“空軍一號”有玄機
8月31日,台灣“總統府”副秘書長劉世芳正式對外宣布陳水扁“出訪”行程:陳水扁將在9月3日從台北空軍鬆山基地搭乘“空軍一號”飛往帕勞,一架華航專機也同時依同樣行程飛往帕勞,而另一架華航專機則稍後飛往帕勞待命,而“空軍一號”在飛抵帕勞適當整補之後,不過夜就返回台灣。
劉世芳說,陳水扁與隨行團員將在9月6日於瑙魯搭乘兩架華航專機飛往關島過境。不過,劉世芳並未說明陳水扁將在關島短暫停留多少時間。
陳水扁就任以來共“出訪”10次,前兩次搭乘長榮航空、後8次為“中華航空”。為何這次改搭“空軍一號”?
島內知名政論節目主持人陳文茜在節目中提出幾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性是陳水扁慮自身安全,“中華航空”機上空服員可能不像“空軍一號”機組員,有較嚴格的安全考核。第二個可能性是,屆時百萬人民倒扁活動已開始,若從桃園機場起飛可能得麵臨沿路人民的抗議與包圍,“這是很難堪的事”。第三個可能性就是從鬆山機場起飛的“空軍一號”上的行李,不像桃園機場須經航管人員檢查,所以推論陳水扁是否會把夫人吳淑珍的珠寶等財物一並帶走。第四個可能性就是是否帶女婿趙建銘一起上飛機。
隨後,台“總統府”發布新聞稿說,陳文茜在節目中指出,陳水扁9月“出訪”將從鬆山軍用機場起飛,不用經過海關,以便將家中細軟偷運出島,“這種說法是惡意誣指,嚴重侵害‘總統’名譽,將委請律師提出告訴”。
陳文茜則指出,“總統府”的新聞稿將節目中提到的各種可能性濃縮成一種,就是指陳水扁要把細軟偷運出島,“自己對號入座”。
動機啟人疑竇
盡管民進黨當局強調陳水扁這次“出訪”,早已於數月前預定,宣稱此行對於鞏固“邦誼”及拓展國際空間,頗有助益。然而,陳水扁此行的時機與動機,卻不乏諸多啟人疑竇之處。
島內輿論分析,陳水扁此次“出訪”至少有幾項企圖:
意圖遠離“倒扁靜坐”風暴之居心十分明顯:一個口口聲聲把“傾聽民意”掛在嘴邊的領導人,卻無視至少百萬人民的聲音而堅持三日的“出訪”行程;
有意切割“倒扁靜坐”的氣勢與連貫性:當局一拖再拖才宣布扁“出訪”日期,迫使“倒扁”陣營遲未確定靜坐動員時程,過早靜坐而應該回應群眾訴求的人不在島內,若等扁返台再動員又擔心倒扁氣勢由盛轉衰;
意圖借出訪模糊焦點化解下台危機:一方麵可宣稱拚“外交”、締造政績,再方麵也有意借過境關島,炮製美方支持陳水扁的假象,尤其扁更可重施“出口轉內銷”故伎,邀集隨團媒體運用其“隻能聽、不能問”的手法,集中火力單向地批判“倒扁靜坐”。
但是,不管陳水扁打什麽算盤,形勢始終比人強。台灣政局的形勢,隻能麵對,不可回避,更不可扭曲。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6-09-01 第03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史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