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自欺欺人的蘇“內閣”總預算
(2007-02-03 20:47:16)
下一個
2006年08月30日09:35
人民網8月30日電 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台“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周提出了任內第一個總預算案,有兩大特色:一是2007年度台灣歲出將出現八年來最大增幅,但宣稱財政赤字卻是六年來最低;二是“經濟發展”列“行政院”四大施政主軸之首,但預算增加最多的卻是“國防”支出。在當前島內經濟成長率“保四”都有點困難的情況下,蘇“內閣”這個預算案不僅脫離現實,而且是言行不一,立法審議過程必是命途多舛。
社論引述,依台“行政院”公布的內容,明年歲出總額為一兆六千六百三十八億元,比今年增加九百二十一億元,增幅達百分之五點八,是八年來當局支出增加最多的一年。在歲入麵,目前編列一兆五千一百十七億元,增幅更大,近百分之十二。由於收入增加的幅度比支出快了一倍多,使財政赤字大幅縮減三百五十億元,而為一千五百二十一億元,僅次於民進黨執政第一年所提的總預算案。
社論指出,總預算可呈現台當局的“施政企圖”、方向及能力,而上述數字則顯示的是明年當局施政積極、經濟情勢大好、財政改善等;但是,這樣的預期合理嗎?隻要稍加審視,就會發現這個預算華而不實,可行性很低。
首先,明年總預算成為擴張型預算的主因,是今年未通過的三項軍購特別預算,分拆編入年度“國防”預算,以致明年“國防”支出大增近三成,占島內生產毛額(GDP)比率也拉高到百分之二點八,接近美國提出的百分之三期待。軍事采購在本質上就是“國防”支出,本應列入年度預算,方可使各項政事支出的結構透明清楚,以利民意機關進行政策辯論與資源競逐,如此才是符合民主程序的作法,亦可減少當局因特別預算浮濫而出現的財政黑洞。故而不論是否迫於政治形勢的不得不為,仍可給予肯定。
隻不過,扣除“國防”支出增加的七百零九億元,明年新增的С鮒揮卸?偈??讜??茉に閽齜?煲步抵漣俜種?壞閎??鱸加胛锛壅欠?嗟保??礱髂甑本炙瓿鍪抵噬鮮橇慍沙ぃ磺乙虻本中略齙鬧С鮒饕?畢子詮?示?虜曬海?緣耗詰木?沒疃?⑽拗苯擁霓謐ⅲ?┱判馱に閌切橛釁潯懟?br>
除此之外,由於台當局預算大餅被“國防”預算所擴占,使得其它政事支出所占比重全麵下降,“國防”更取代社會福利,成為“中央財政”第二大支出,在在凸顯了“國防”預算的排擠效應。依當前台灣情勢,自主防衛、經濟成長、社會福利、教育文化發展間的急迫性孰高孰低,是個具高度政治性與爭議性的課題,在今年軍購特別預算已遭否決下,蘇“內閣”的預算安排恐難獲民意認同。
更重要的是,台“行政院”的預算結構悖離了其所宣示的施政主軸。依“行政院”提出的“施政”方針,經濟發展、強化治安、照顧弱勢及清廉執政是四大“施政主軸”;但明年總預算的四大支出卻是教科文、“國防”、社會福利及經濟發展;經濟發展雖列“施政主軸”之首,蘇貞昌更堂堂提出“大投資”及“大溫暖”計劃,但經濟發展及社會福利的預算比重卻都縮減,如此言行不一,如何讓民眾相信當局拚經濟、照顧弱勢的決心?
社論進一步指出,更值得注意的趨勢是,經濟發展在預算的優先級近年節節倒退,從2001年度的第一大支出逐年倒退,今年已是四大支出之末,占總預算的比重更從2000年度的百分之十八點七連連下滑,明年將降到百分之十二,可能是曆年最低,其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已不容輕忽。
歲入,是明年總預算另一個不切實際的項目。按照預算內容,由於舉債空間有限、“國營事業”繳庫盈餘難以期待,明年財政收入成長的希望全押在稅收,因為台當局看好最低稅負對稅收的貢獻,故而要求明年所得稅須增加二成,整整比今年多收一千億元。但是,稅收的豐枯取決於經濟成長及稽征效率,在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徘徊於百分之四邊緣,並有免稅額提高等多項減稅措施下,這個歲入目標顯然過於樂觀,相對也凸顯了當局支出的虛增。
社論總結,蘇“內閣”應該善用總預算的有限資源,做真正想做、能做的事,而不是編一個自欺欺人的總預算。
來源:人民網-海峽兩岸頻道 (責任編輯: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