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島內經濟持續低迷 扁下台民眾方可安居樂業

(2007-02-03 20:47:16) 下一個
2006年08月30日09:44

 人民網8月30日電 台灣《經濟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壞消息好象一起來到。

  社論引述,台灣連續十幾個月綠燈的景氣對策信號,接連兩個月出現代表景氣趨於衰退的黃藍燈,而且7月份金融領域指針中的貨幣總計數、M1B變動率進一步從黃燈直落藍燈,是否顯示經濟景氣可能再向下滑,令人憂慮。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又創五年來的新低,不僅受訪民眾對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及“島內物價水準”的信心創下曆史新低,而且對未來半年台灣經濟景氣的信心下降幅度最大。“萬事達卡零售成長指數”前天公布,台灣零售銷售額成長幅度為亞太地區倒數第二,僅高於經濟從15年停滯中掙紮求出的日本。台灣“中央銀行”總裁指出,不僅雙卡風暴衝擊民間消費,島內投資需求也欲振乏力,今年全年固定資本形成可能走向衰退。台灣《經濟日報》與《遠見雜誌》合作的“台灣民心指數調查”,其中的經濟信心與政治信心卻連袂下滑了三個月猶未見好轉之勢。

  社論問,台灣人民何以如此不幸,必須同時麵對四麵八方一時並至的陰霾?這與全球經濟大環境無關,如萬事達卡指數所顯示,台灣排名倒數第二,所以亞太地區其它國家情況都優於台灣,甚至高出甚多。這與接踵而至的各種“倒扁”行動當有牽連;排山倒海而來的聲勢,已經醞釀出凝重的氣氛,不但發動時間已逼近,主其事者還宣稱“不是扁倒,就是我亡”,證諸數十年來其拋頭顱灑熱血的慷慨赴死勇氣,“倒扁”行動恐難善了。當風雲愈來愈險惡,民眾對台灣政治的信心自然愈趨低迷。

  不過,真正讓投資者意興闌珊,讓消費者遲疑不前,讓家庭經濟景況每下愈況的罪魁禍首,無疑正是主政者。一位知名企業家愴然指出,“台商最大的敵人就是台灣政府”;但對千千萬萬期望以台灣做為前進基地、運籌中心、營運中心的台灣企業而言,厲行鎖台政策的台當局又何嚐不是讓他們望洋興歎、貽誤無限商機、坐視競爭對手日益壯大的那隻黑手?即使不問兩岸政策,六年來當局施政無方,忽視經濟發展、疏於改善投資環境、削減經濟建設經費、顢頇無能坐令發卡銀行養卡債吃人,那一項不是今天讓全民吞食苦果的惡因?

  社論指出,然而在百業蕭條,許多安善百姓坐困愁城無以為計時,隻有一個人,可以隻手回天。他不是豪氣幹雲的施明德,而是困獸猶鬥,不惜以全民為芻狗的陳水扁。

  在這個山雨欲來的關頭,隻要阿扁順應大多數民意,爽快地請辭下台,依法由備位“元首”接任視事,則一切紛擾險巘均將化為烏有;“倒扁”行動再無必要,台灣人民的政治信心當大幅上揚,其力度之大,甚至可以抵消經濟信心之不足。

  呂秀蓮接任“元首”,以其消廉自守的風格,貪腐之風將再無滋長空間,人民對當局的信心可逐漸恢複,台當局的施政方才有回旋的餘地,各項攸關“國計民生”的政策措施可再走回正軌,人民才有望安居樂業。

  如果繼任者不再為苟且保位而向極端的基本教義派靠攏取暖,則必定會順應民意所向及大勢所趨,打開兩岸之間的僵局,推展兩岸經貿的互動往來,甚至順水推舟,讓目前鴨子劃水已小有所成的包機常態化、大陸觀光客來台都能早日奏功;則民眾的經濟信心也會立即向上躍升,島內外投資者重建對台灣經濟競爭力的信心。外熱內冷的台灣經濟內外一起加溫,景氣豈能不振?所有的壞消息都一變而為好消息,關鍵即在陳水扁一念之間。

  社論說,年初以來環繞陳水扁的種種弊案、爭議、對抗,讓全體台灣人民都紮實地上了一課,認真地思考民主的真義何在?學者專家早已剴切指出,民主政治隻是為了排除獨裁者殘民以逞而采取的一套次佳製度,在各個民主國家所選出的領袖,通常都是擅長做秀但才智平庸的中資之士,而一旦所選非人,即使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還是很難讓他提前下台。

  不過,盡管人人都百般無奈,唯獨一個人不然。當他想清楚“國家元首”代表什麽意義,背負多麽沉重的責任,其一言一動,會讓多少無辜人民付出無比高昂的代價;對他人而言製度的無奈,就他自己,一人之力即可優化製度、普濟眾生。所謂“丈夫一怒而安天下”,希望這個丈夫不是施明德,而是陳水扁。

來源:人民網-海峽兩岸頻道 (責任編輯:張海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