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個栽樹一個乘涼 施明德與扁的恩怨情仇

(2007-02-03 20:47:16) 下一個
2006年08月26日 08:09:49  來源:環球時報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民倒扁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施明德表示,民眾比他預期中反響更強烈,照這個速度,原定9月9日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靜坐示威,現在可能要提前。施明德表示,如果“倒扁”訴求成功,他將功成身退。

島內今年9月將推出的新版《台灣史》高中課本稱施明德為“威權體製”期間“反對運動”的靈魂人物。一時間,這個島內的“過氣”人物又“流行”起來。施明德過去的經曆,以及他與陳水扁的恩怨情仇,再度被人們提起。

靠坐牢起家

現年65歲的施明德出生於高雄的一個醫生家庭,其父在“二·二八”事件後受到牽連,出獄後隔年病逝,施明德因此從小就對國民黨懷恨在心。高中一年級時,他參與組建“亞細亞同盟”,表示要推翻國民黨。該組織後來與“台灣民主同盟”合並為“台灣獨立聯盟”,以施明德為首。1962年初,“台灣獨立聯盟”部分成員討論發動軍事政變。在密謀過程中,一名與會者向國民黨自首,導致該聯盟被國民黨一網打盡,施明德被判無期徒刑。1975年,由於蔣介石去世,全台犯人減刑。施明德刑期減為15年,於1977年出獄。之後他投身於“黨外”運動,曾任《美麗島》雜誌社總經理。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後,他被軍法審判為無期徒刑,直到1990年李登輝就任“總統”後才獲特赦。施明德出獄後逐漸成為台灣政壇的活躍人物,先後任民進黨顧問、中常委、民進黨籍“立委”,並於1994年5月正式出任民進黨第六任黨主席。

為扁“栽樹搭橋”

施明德和陳水扁輩分不同,年齡相差近10歲。在“美麗島事件”審判中,施明德是主要當事人,而陳水扁隻不過是一名辯護律師。出獄後,施明德受到民進黨“台獨基本教義派”的青睞;此時陳水扁也已成為民進黨內風頭強勁的政治新星,依附在“美麗島係”之下,後來又另起爐灶成立了“正義連線”。盡管兩人在1994年之前在黨內的交情一般,人們卻不得不承認,陳水扁從律師轉投黨外運動,與施明德等人的“感召”有很大的關係。正因為當年有施明德“栽樹搭橋”,陳水扁才能“乘盡蔭涼”。

施明德對陳水扁最大的幫助是199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當時陳水扁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但由於民進黨在台北沒有優勢,他獲勝的可能性不大,加上媒體在關鍵時刻爆料陳水扁曾到澳門旅遊嫖妓,更是讓選情雪上加霜。然而,因為有施明德充當陳水扁的超級助選員,陳水扁得以轉危為安,當選台北市長。

因權力之爭遭排擠

陳水扁雖然對施明德心存“感激”,卻禁不住權力的誘惑,兩人之間的矛盾逐漸公開化。1996年,代表民進黨的施明德以一票之差與“立法院長”一職失之交臂,原因是陳水扁在背後搗鬼,讓自己的嫡係張晉城不顧眾怒投下廢票,以免施明德當選“立法院長”後在民進黨內贏得更大的聲望。為了給自己的權力之路掃清障礙,陳水扁不惜以犧牲民進黨的利益為代價。

1999年4月,“台灣公民投票行動委員會”發起絕食抗議,要求通過“公投法”。施明德認為此舉“已經失去正當性”,陳水扁則公開表示對絕食活動感到由衷的敬佩,兩人觀點完全不同。後來當許信良和陳水扁為競爭民進黨“總統”提名鬥得不可開交時,施明德選擇站在老友許信良一邊,與陳水扁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施明德一度想幫他穩住政局,提議組建“多數執政聯盟”,但陳水扁時刻提防著大權旁落,寧肯承受在野聯盟的壓力,也不願與同黨人士分享實權。於是,施明德不再向陳水扁建議,而是批評台灣已變成“超級總統製”,再發展下去將出現“超級大獨裁”。他還指出,台灣在陳水扁治理下出現了“政府”無能、經濟下滑、資金外流,政治不穩等問題。2000年,施明德宣布退出民進黨。台灣問題研究專家張黎宏認為,施明德之所以離開民進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與陳水扁之間的矛盾,這裏麵既有政治主張和路線認知上的不同,也有政治道德上的差異。

自稱是理想主義者

將政治作為畢生事業的施明德,離開民進黨後仍時刻關注政治,並身體力行著自己的政治主張。他重新思考了台灣的前途和兩岸關係,認為泛綠沒有權利動輒給人扣“賣台”的帽子,並指出陳水扁推動“公投、製憲、正名”、煽動民粹,目的就是為了選舉。施明德表示,“我沒有反中共情結,更沒有反中國情結”,因此建議台灣當局盡快促成兩岸開通直航,放開對大陸投資和兩岸文化交流的限製,以這種形式避免台灣被邊緣化。

施明德強調自己是理想主義者,更是強悍的實踐者,主張未落實前誓不罷休;而陳水扁則是個典型的“政治人”,視權力為命根子,遇到權力問題就把個人利益淩駕於民進黨的利益之上。然而,一個專權的人終歸是要碰壁的。如今,施明德發動聲勢浩大的“倒扁”運動,不知四麵楚歌的陳水扁作何感想。(特約記者 孟甲 陳開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