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台《經濟日報》發表社論認為台商“登陸”為台帶來四大經濟利益

(2007-02-03 20:47:14) 下一個
2006年08月23日04:50

 本報訊 台灣《經濟日報》近日發表社論指出,台商西進“登陸”為台灣經濟帶來四大經濟利益。

  首先是提高台灣的出口增加率。台灣因內銷市場狹小,主要靠出口來帶動台灣的快速成長,由於台商到大陸投資,其所需的機電生產設備,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零組件及半成品等,絕大部分是由台灣出口供應,帶動了台灣對大陸出口的大幅增加。“政黨輪替”6年來,台灣對大陸以外地區的出口,平均每年僅增加4.9%,而對大陸(包括香港)出口每年則增加16.6%,使總出口每年增加率提高到8.2%。

  其次,兩岸經貿往來讓台灣對外貿易由入超轉變為出超。近6年來,台灣對外貿易出超1036億美元,但對大陸出超則高達2124億美元,較總出超高出1倍以上。易言之,若不是台商到大陸投資,所創造的對大陸巨額出超,台灣早已成為入超地區;而目前“央行”所擁有的2600多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可能隻剩下不到500億美元了。 

  第三,台商“登陸”還擴大了外需,提高台灣經濟成長。6年來,島內投資及生活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影響民間投資與消費的提升。因而內需的增加,自過去每年增加6%以上,近6年來降為每年僅增加1.7%。而近6年來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尚能有3.6%,主要靠外需即出超迅速擴大的貢獻,而近6年出超迅速擴大,又全賴對大陸出超的擴張。近6年來,若沒有對大陸巨額出超,變為入超地區,外需將大為萎縮,則近6年來台灣的每年經濟成長率,就降到2%以下。

  最後,為台灣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出口的大幅擴張,不僅刺激投資的增加,加速經濟成長,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人民獲益。根據“主計處”編製的2001年台灣產業關聯表資料,推估去年對大陸出口716億美元,可創造135萬個就業機會,減去1999年已創造的54萬個就業機會,6年來對大陸出口的增加,增加了81萬個就業機會,遠超過產業外移所裁減的人數,使總就業人數還能增加55.7萬人;即使產業外移裁減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其就業也增加12.3萬人。若沒有對大陸出口的快速增加,所創造的大量就業人口,台灣的失業率早就超過10%了。

  這篇社論進一步指出,有很多人認為台商將大量資金持往大陸投資,使資金大量外流;其實兩岸經貿交流,其資金往來,不能單看投資這一麵,還應將兩地貿易往來及匯出入款計入,算兩地資金往來的總賬,才能確定資金是外流或是內流。

  而根據台灣經濟主管部門核準台商到大陸投資的金額,至今年6月底止累計508億美元,加台商透過第三地轉到大陸投資,以及台商在大陸投資賺的錢,因當地投資機會多,沒有將賺的錢匯回台灣,留在當地再投資,估計台商在大陸投資總額約有1500億美元。另外,個人曆年來匯往大陸的匯出款120億美元,兩項合計1620億美元。可是根據海關統計,近10年來,台灣對大陸包括香港的出超高達3014億美元,減去台商對大陸投資及個人對大陸匯出款,台灣淨賺1400億美元。因此兩岸經貿交流,算資金往來總賬的淨結果,不僅台灣資金並未淨外流大陸,反而有大陸資金向台灣流的現象。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最後總結指出,就算大陸台商用部分所賺的錢在當地再投資,但其所創造出口的大幅增加,加速經濟成長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對島內的稅收與老百姓就業的增加,以及整體經濟都有好處,是無庸置疑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