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多注意 中國交通事故多得嚇人 原因很複雜
(2007-02-02 16:15:49)
下一個
回國多注意 中國交通事故多得嚇人 原因很複雜
文章來源:德國之聲
【看/中/國/報/道】中國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急劇上升,原因很複雜,但概括起來不外行車駕駛技術和汽車本身的安全指標不合格綜合而成。為了克服這一困境,中國開始引入德國交通安全技術。
據“上海日報”的報道,中國全國參與交通的車輛加起來大約是全世界交通車輛的3%,但全球交通事故的15%發生在中國。中國國內改善交通安全的各類想法不是沒有,從對事故起因的研究到加強對駕駛人員的培訓以及直接購置安全技術手段,應有盡有。換言之,在供求關係中,供的環節已經存在,要做的是,在加強交通安全的宣傳和培養責任感的同時,促成“求”這一環節的生成。
中國公安部為2005年交通事故做的統計顯示,該年一共在全國發生了10萬起交通事故。但各方,其中包括中國有關方麵,都認為這個數字過低,真正的交通事故要遠遠超出這個數字。不過即便是一年10萬起交通事故,鑒於中國人均擁有汽車的比例較低,仍然是高得令人吃驚。以德國為例,德國每年每千輛小轎車發生0.15起死亡事故,同類數據在中國則高達8.1。這是大眾汽車公司與同濟大學創立的交通安全科研項目出具的數字。除大眾外,其他有在華業務的汽車廠商如法國的標誌等也開始了安全行車項目。在標誌的努力下,中國漸漸引入汽車兒童座椅。
行車意識和車輛本身的安全
在中國,目前還普遍缺乏那種“行車社會意識”,大眾汽車公司的事故問題專家騰策爾認為,這是說中國從騎自行車到開汽車的過渡轉變得太快,“在中國街道上,險境不是通過降低車速,而是靠摁喇叭來緩解。”這樣做經常發生惡性後果,因為中國司機往往連最基本的“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都不屑一顧,不遵守。交通路上基本上因循了“誰車大,誰先行”的“叢林原則”:載重卡車通行無阻,小轎車隻需注意大卡車,行人的地位排在最後。
風險因素的第二點是技術方麵的。中國雖然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但對車輛安全的監督卻沒有開始。沒有對車輛狀況的監督。中國載重汽車的一半都存有很大的技術缺陷。
大環境下,個人怎麽辦?
在國家還沒有利用現有法律法規對對行車安全進行監督的情況下,隻能指望個人發揮協積極作用了。一般人買車時會把安全因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出錢時,喜歡知道錢都用到了什麽地方,比方把錢換成了皮座墊就很好,至於有沒有ESP電動穩定係統( Elektronische Stabilisierungsprogramme)或者是不是安裝保險氣囊卻是次要的。還有人花錢購買安裝了安全設施,但在行車時卻不係安全帶,理由是:都有氣囊了,還要安全帶幹什麽?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轎車的3%安裝了安全氣囊,據德國一個生產氣囊廠家的預計,2009年將會有9%的汽車裝有氣囊。
就安全氣囊而言,即便到了2009年,中國也還是落後於西方平均水平。德國氣囊的覆蓋率占72%。中國有朝一日也會趕上這一水平。在這個過程中,經濟上給予的優惠以及國家下達的規定就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美國已明文規定,從2009年起4.5噸以下的新車必須安裝ESP。而中國汽車要進入西方市場,就必須達到當地的安全標準。
http://www.kanzhongguo.com/news/gb/kanshehui/baitai/2006/1203/17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