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西文化之古今漫談 (上篇)

(2007-02-02 16:15:49) 下一個
文章作者:先天

前言

看了題目可能會產生疑問,為什麽不叫“古今中外之文化”呢?其實本篇並非就這一領域作什麽學術報告類的文章,古今是為了漫談作一個時間的跨度,由此文中難免有一些時間換位等手法的論述,既然是漫談嘛,就讓思想從亙古、現在以至未來的自然流露,當然,中西文化可不是要比出熟優、熟劣,隻是想展示出兩種不同體係文化之間的區別,基點還是以中國文化為主。

引子

不知大家是否了解日本學者江本勝博士的作品《水的信息》,書中描述了水結晶的奇妙結果,在作者的研究結果中證明人的好的意念、善念會使水變得清潔,純淨,結晶美好,在水結晶的實驗中,有中文的簡體與繁體字的結晶的比較,比較證明中文的繁體字信息非常好,比如“愛”,繁體“愛”是用心,簡體“愛”是用友,而友誼不用心,沒有了“愛”原來的內涵,當然還有很多組實驗,如:用重金屬音樂,水就無法正常結晶,顯出的是雜亂無章的,很難看的圖案,而用天真的小孩或古典音樂,水的結晶就很漂亮,而且不同的水,不同的環境結晶的圖形也不同,但都有一個基本特征,就是呈六角形,江本勝博士認為,水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感知的,書中封麵中寫到“……美的語言文字,創造美好的自然,醜陋的語言文字導致醜陋的自然,這是宇宙的法則”。

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

前麵所舉的例子,是嚴密的科學實驗,這些實驗足以改變人們對水的科學定義,足以使人重新認識精神與物質之間的關係,也足以使人反思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意義。不過當我們不斷用實證科學刷新著現代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時,回過頭再看看中國的傳統文化,會發覺科學的新發現,卻反而證實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注意到水的寫法了嗎?正好是水的結晶的六角形,老子曰:“上善若水”。

西方的文字則不同於中國的象形文字,是用字母的不同組合來表達對事物的認識,正因為如此,西文在對概念的解釋,對事物的描寫,對思想和理論的表達邏輯清晰、嚴密、準確,如果讓筆者來比喻的話,就稱其為數碼文化。正因為對事物認知是以“數碼化”的方式出現,才會產生幾何學、微積分、牛頓力學等學科,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則是完全不同的體係,有些人認為漢字的概念具有模糊性、簡略性的特點,以此得出其承載的信息貧乏有限,這說對了一半,但信息量的貧乏,就完全是錯誤的,正是失之毫厘,謬之千裏。其實漢字象形本身就包含著比擬的手法,對應於西方“數碼文化”,東方文化可比作“模擬化”的表達方式。

前麵所說的“上善若水”,在西方數碼文化的認知中無法理解,“善”和“水”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怎麽有可比性呢?而東方文化恰恰把兩者放在了一起,正是抓住了兩者之間的本質特征(數碼與模擬也是一種比擬)。因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 (萬事萬物是模糊概念),存在著各式各樣的聯係,人類的思想無法窮盡也。這裏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此龐大的信息量,用西方的數碼文化是難以描述的,比如 “水”,以筆者看得寫一本書來說清何為“水”,即便如此,也無法涵蓋“水”的全部內涵。而“模擬化”表達方式卻能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從某個角度上說,事物本身就是模擬化的存在,中國文字也正是對應了其要表達的萬事萬物,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善和水”之間兩者的內在聯係,而西文對事物準確的表達同時,由於信息的龐大不得不局限在事物的表麵存在。也許有人會問,被儒家稱為六經之首的《易經》,不就是數碼化的表達方式嗎?其實不然。周易中陰、陽爻之間的排列組合,所對應的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就是模擬化的描述,八八六十四六卦也是如此。

當然隨著人類的發展到近代至今,西方文化開始逐漸顯露出他的優勢來,這也是東方文化的不足,因為對事物的數碼化的描述,使其在傳播中不容易失真,同時對事物物質化、表麵化的描述,也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學校的教育製度就源於此。而東方的傳承對道德的要求就很高,古代的儒生要做學問,就必須從做人開始,要修身養性,否則傳統文化在傳承中就容易因幹擾而受到破壞。中華文明經曆了五千年的傳承,也創造出燦爛的文化,但到了近代,出現了嚴重的失真的局麵,中共當政後,更是把傳統文化破壞貽盡。(具體一可參見《九評》第六章)。

神傳文化、詩歌與書畫

前麵用 “模擬”和“數碼”來比擬隻是讓大家更直觀的的了解兩大文化的不同,兩者還不能因此劃出界線,因為東方文化中也不是完全的模擬化,同樣包含著數碼的表達方式,而西方文化中,也非真正意義上的數碼,也存在著模擬的表達方式,但是中國的文字確實與宇宙萬物相通、對應的,水的結晶也說明了,繁體字的信息比簡體字豐富。同時實驗還讓我們看到了“水”也是有生命的,這恰恰證明傳統文化中“萬物有靈”的說法,生命之玄奧非人所能探知。

講到文字就不得不提到“倉頡造字”,相傳黃帝身邊的一個叫倉頡的史官造了字。據說,倉頡的頭上有四隻眼睛,可以看見神明。他抬頭可以看到奎星圜曲的形狀,低頭可以觀察龜殼的紋理及飛禽走獸的足跡。倉頡廣泛的收集世間眾多美麗的圖像,綜合而成文字,被後人稱作“上古文字”。據說倉頡造字後,“天雨粟,鬼夜哭”。天下粟,是因為倉頡造了文字,值得慶賀。那麽鬼哭,則是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會由此而生,天下從此無太平日子,連鬼都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這就是中華文字的由來,漢字中蘊含著很多的天機,倉頡造字說白了就是把天上的文字傳給了人,從而在中土奠定了半神文化。這也是中共建政後極力要破壞的原由。比如“異”,變異的異,異類的異,繁體字中是上麵一個“田”下麵一個“共”,指的就是共產的意思,被簡化後,字的原有內涵也被破壞了。人們也就無從感悟到中共其實是一個非我華夏民族的異類。

在中國文化中詩歌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中國的第一本詩集《詩經》是經過對古代詩歌的刪編而成,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說: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可見,古人對詩歌的重視源於道德的規範,孔子曰:“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歌在恬靜之中,提升著人們的精神境界。“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到了大唐盛世,也是中華文明最鼎盛時期,出現了一批傑出的詩聖文豪,唐詩,其獨有的格律,也使其成為高雅的象征。而西方的詩,由於文字隻記錄聲音,沒有任何內涵,嚴謹的格律難以表達詩的意境。但西方的詩歌,仍然講究著承上啟下的音律的轉換,詩歌內容多以比擬的手法來表達詩中的內涵,具有深刻內涵的漢字正可以在規範的格律中得心應手。有人還因此認為唐詩的格律隻能限製思想情感的自由表達,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唐詩中,大多采運比擬手法,加上“漢字“的本身內涵,要表達的信息量之大,內涵之深邃,使西方詩詞難以望其項背,詩人對物、景等事物與心靈內在聯係的敏銳,也使得詩的意境更深遠。而結晶不成形的,則與邪惡同在。同樣工整的格律也使心靈得到自我規範,放縱的心靈隻會使魔性大發,而在道德的下滑今天,人們已難以領會得古人的境界了。還有包括宋詞、元曲等也是不同時期的神傳文化。

在漢文化中,書法可謂是獨辟稀徑,西方可沒有這些,這是獨特的象形文字所決定的,倉頡造字時,將古文變為“篆書”,後來曆史又演變出“隸書”,“楷書”,“行書”等,道德是文化的載體,人類社會道德整體的下滑,在文化上也表現十分明顯,書法,也從工整規範走向自由發揮,草書就是放縱自我的表現。

在繪畫上也是如此,東方的繪畫重於寫意,因此對物體透視上表現不足;西方強調寫實,對人、物的繪畫上非常準確、逼真,但東西方在道德普遍較高時期,其繪畫的作品大多是對神的讚美或表現天堂的殊勝。而後,又表現人、山水等,到了近代西方繪畫出現了印象派、抽象派,不再表現光明與美好,而是陰暗和醜陋。東方的繪畫也隻注重技法,已無更深的內涵。由此可見,道德對文化影響之深,而道德的源泉是對神的正信。東、西方文化不隻表現在這幾個方麵。但彼此之間都是相通的。這裏就不作一一例舉了。

(待續)

http://www.kanzhongguo.com/news/gb/kanwenhua/shigehuihua/2006/1102/172275.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