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超美隻需九年?“大忽悠”+“責任論”

(2010-08-02 05:38:05) 下一個
中國超美隻需九年?
專家提醒,既要防“大忽悠”捧殺,也要防“責任論”棒殺

本報見習記者 黃燁 發自上海

2010年07月30日00:00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字號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中國的“超越”時刻又來臨了。7月29日,有媒體報道稱,英國智囊組織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NIESR)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可能隻需要9年時間就可以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這比之前類似的最樂觀預測報告又提早了一年。

  NIESR的報告同時指出,如果計入貨幣購買力差異,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該報告預測,中國今年GDP增速將超過11%,這比我國相關部門和多數機構的預測還要樂觀。該報告還指出,未來10年,中國經濟將以平均每年8%的幅度增長,而美國則僅為3%。

  對於這一大唱讚歌的報告,有專家認為,這是發達國家的陰謀,先是從經濟層麵把中國“捧”上去,然後再用“責任論”棒殺中國。

  頻頻“超越”

  近幾年,國人頻頻聽到中國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上將超過美國的報告,且超越時間一次比一次短:早前幾年,為國人所熟知的報告是,中國將花費40年時間,即2050年超越美國;隨後,相關報告又將超越時間縮短至2025年到2030年的某個時間段。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就曾表示,中國會在202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今年1月,全球著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發布報告稱,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在2020年,即10年時間內,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而現在,僅隔半年時間,NIESR又將超越時間縮短一年,變為9年。

  “超越”背後

  “客觀地從總量規模上說,中國超越美國的相關報告是有其所謂的依據的。”昨日,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首先,中國人口基數很大。比如,每個人都從事相關工作的話,肯定比其他國家要占有一定優勢。其次,主要指在金融危機形勢下,中國相對保守且缺乏諸如金融創新等的經濟增長模式,保證了中國所受的損失相對較小。與此同時,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受挫較深,這或許是相關報告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但這沒多大意思。”孫立堅一針見血,不能忽視的現狀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人均GDP上仍遠遠落後於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比如,中國現在人均GDP是3000美元,美國卻是逾4萬美元,這又該怎麽比?”

  “但這也能顯示出外國相關機構或經濟學家對中國的一貫態度:忽略甚至回避現實問題,即僅僅是從增量或總量的角度衡量問題,而不是從乘量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孫立堅分析稱,“這同時顯現出他們的意圖:將中國列入大國行列,並讓中國不顧自己的實際國情,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承擔更多更大的責任。”

  正如孫立堅所言,發達國家最近幾年從宏觀到微觀層麵,頻頻在向中國發難,要求中國負起債權國的責任、能源消費大國責任、碳排放大國責任及最近的儲蓄國責任等。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說,在自己不能解決自身問題的時候,其需要通過相關報告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至‘手裏有錢’的國家,如中國,以緩解其在國內乃至世界範圍遇到的尷尬。”孫立堅指出,中國現在仍處於“原始財富”積累階段,而發達國家在相關方麵的增長能力已然有限,“但顯然,發達國家沒有進行過換位思考,隻顧著自己的利益”。

  中國節奏

  然而,與此同時,還是有部分國人乃至官員沾沾自喜於中國不斷增長的GDP,以及將在未來超越美國的言論看成既成事實。

  對此,孫立堅認為,中國千萬不能被相關報告“忽悠”,應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有序穩健地發展,而不能在全球經濟中做“自己本不需要及根本沒有能力去完成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整個國家,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從根本上摒棄單純GDP至上的觀點。”孫立堅進一步指出,具體而言,不能再為相關報告所蠱惑,去投資“好大喜功”的項目,而要切實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加強服務型功能的投資與建設,並盡量保證居民實際收入的增長和消費者整體購買力的提高,“這才是真正的目標所在”。

  此外,在專家看來,盡管美國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且即使將來在總量上被中國超越,但其仍然保持著一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還有美國跨國企業利潤的保持能力等,這顯然也可以為中國所學習。

《國際金融報》 (2010-07-30 第01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