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以人為峰,人無德不立——意圖切割災後重建蛋糕的王石(轉)
(2008-05-20 17:45:00)
下一個
山以人為峰,人無德不立——意圖切割災後重建蛋糕的王石
文/周惜若
一、王石限製萬科員工捐款不超十元的背後意義
1、王石何許人也?萬科又是一個什麽樣的企業?
看著上麵的標題,不知情的首先會這麽想,假設看這篇文章的讀者並不知道王石和萬科,那麽就從頭說起吧。
萬科成立於1984年,公司以“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的名稱注冊,國營性質。在go-vern-ment批準股份化改組方案後,定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國大陸第一批上市公司。其以2800萬元購得第一塊土地,進入房地產行業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銷售額排名內地房地產企業第一,超過523億元,淨利超過48億元的恐龍級的房地產上市企業。
王石就是這家公司的老大,他是一個熱愛登山並享受登頂的極限山友,在其半生中,登過包括珠穆朗瑪峰和乞力馬紮羅雪山的十座山峰,每次登山花費的金額沒有少於二百萬的,下麵是網友們發揚深挖洞廣積糧精神,從網絡上挖出的王石登山花費。
1999年5月,玉珠峰,海拔6178米,等頂,合計花費256萬。
2000年4月,章子峰,海拔7143米,登頂,合計花費328萬。
2001年8月,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登頂,合計花費365萬。
2002年2月,非洲乞利馬紮羅山,海拔5895米,登頂,合計花費240萬。
2002年5月,北美洲麥金利峰,海拔6194米,登頂,合計花費235萬。
2003年5月,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登頂,合計花費360萬。
2003年12月,南極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40米,登頂,合計花費205萬。
2004年1月,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4米,登頂,合計花費226萬。
2004年7月,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海拔5642米,登頂,365萬
2004年7月,澳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峰,海拔2228米,登頂,合計花費234萬。
2005年4月,滑雪抵達北極點,合計花費282萬。
2005年12月,順利抵達南極點,合計花費355萬。
2005年12月24日,印度尼西亞查亞峰,海拔5,030米,登頂,合計花費233萬。
就是這樣的一個愛登山的企業家,在國家適逢大災難的時候,帶著企業捐出區區的二百萬(對王石和萬科來說,隻能是區區了),就大聲高呼足夠了,已經很多了。限於篇幅關係,如果對王石的資料有網友感興趣,可以進一步網絡搜索一下,小弟在此就不作贅述了。
2、捐款自願,何來十元的限製,為什麽
在王石的博客上,他這樣寫道:
"
對捐出的款項超過1000萬的企業,我當然表示敬佩。但做為董事長,我認為:萬科捐出的200萬是合適的。這不僅是董事會授權的最大單項捐款數額,即使授權大過這個金額,我仍認為200萬是個適當的數額。中國是個災害頻發的國家,賑災慈善活動是個常態,企業的捐贈活動應該可持續,而不成為負擔。萬科對集團內部慈善的募捐活動中,有條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員工的捐款以10元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為負擔。"
可以這樣理解,王石在這段話裏表達了這樣的幾層意思,
一是企業的捐款是董事會授權的,對於其他企業捐助超過一千萬的,王石有種酸葡萄心理,用了“當然表示敬佩”,顯得很勉強,話鋒一轉,“但作為董事長,我認為”……,這裏王為自己辨解,同時有隱性質疑捐一千萬元以上企業的意思;
二是王石認為萬科捐款二百萬元對於萬科這樣的企業是合適的,即使董事會授權超過這個數字,王石也堅持認為這個數字對於房地產市值第一的公司,福布斯排名中國企業前五十的萬科是再恰當不過了,再多會成為負擔,那麽,別的還不如萬科的,捐款甚至越千萬元,很明顯是做錯了,打腫臉充胖子,從王石的這段話看來,我很難認同王石真的會對捐款超過一千萬的企業表示敬佩;
三是王石的“中國是個災害頻發國家”的論斷,表示這場災場的級別是和其他的小災小難是相同級別的,跟煤老板的窖上死了幾個礦工這樣災難是一樣的,不需要他傾注更多的關注(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下文會映證),王石的歲數不知道多大,但看許多人叫他老王來看,他肯定還記得唐山大地震是在三十二年前,這樣的國殤三十二年後才再次發生,我不知道王石是用什麽計時的,是什麽樣的計時單位可以將三十二年濃縮到可以用“頻”來形容,他何以得出“頻發”的結論,思來想去,我隻能用“麻木”來解釋,為富不仁麻木至斯;
四是普通的職工捐款的承受能力在王石看來有一個上限,那就是不能超過10 元,萬科怎麽說也是一個上市公司,而且是一個市值龐大的上市公司(最好能有佐證),作為一個在上市公司工作的員工,如果十元以上捐款,就會淪為負擔的話,我相信,萬科的財務報表欺騙了全國股民。
對於這十元的限製,王石用自己的價值觀強 J了員工的價值觀,我甚至難以預想,捐款超過十元的員工,會不會遭至“王石價值觀”的群毆。為什麽要為愛心加上一個限製,為什麽要限製員工愛心的表達?是誰限製了愛心和表達?“王石價值觀”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個價值觀?現姑不論答案如何,王石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懷疑,
人們在懷疑中開始審視,曾經寫了一本叫《道路與夢想》的書的人,在書中鼓吹“做企業如同做人”的人,讓萬科在特大災難前,隻捐區區兩百萬,不禁令人深省:是企業不行還是人不行?十元為限是負擔問題,還是其他什麽問題?
3、如果二百萬對於企業來是負擔,那麽王石自己保證捐款不超過十元,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其作為的導向意義何在?
王石在提出“不超十元”的倡議之後,自己則登高一呼“我保證不會捐超過這個上限”,---實在是太為難他了! 這麽大的歲數,老是喜歡站在風口浪尖上,在這兒我本著人文關懷的精神,對王石說一句:"您也老大不小的了,這麽急於衝鋒,當心閃了腰,壞了身子!"
不過關懷之後,我則會深思一下,為什麽王石身體力行的去導向這“不超十元”的倡議呢?如果他一元不捐,會被稱為喪失人性,如果萬科作為企業一元不捐,會被社會道義所指責,而且這也不是他能左右的,王石深諳此事,他選擇捐了“不超過這個上限(10元)”,我們隻能認為,這不僅僅是冷血的問題,王石的實際就是一個社會痞子,在他的骨子裏具有反社會,玩社會的心理,他以他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去號召一些對社會不滿的人,一些和他一樣具有反社會性質的人,劫持一些盲從精英、盲從公眾人物的人們的思想,加入王石們的反社會玩社會的行列中來。
二、王石派人緊急入川的真實用心
1、在地震後緊急入川的陳光標。
在這裏,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和王石一樣,是個商人,他又和王石不一樣,是個義人,他就是零八年四月評出來的首善,江蘇黃埔集團董事長陳光標。在地震發生後兩個小時內,陳光標從江蘇、安徽兩省的工地上,抽調出六十台挖掘機,率領著這支救援隊伍星夜馳援災區,在災難發生三十六小時後陳光標和軍隊的先頭救援部隊同時趕到了災區,寫到他,我被感動的鼻子酸酸的,再多的溢美之詞用在他身上都不為過,我實在找不出詞來去寫他,隻能引用網絡上的一段新聞和對他的一段采訪:
"
……四川汶川發生地震時,陳光標正在武漢開董事會,一聽到這個消息,董事會立刻變成了抗震救災部署會。當天下午4點40分,60台吊車、推土車、挖土機等大型機械組成的救援車隊就分頭從江蘇、安徽向四川進發。13日中午,他們到達都江堰。“60輛車 120名員工,一個小時能挖出100立方米的土。”陳光標的救援車隊為打通生命之路出了力。(新華日報沈崢嶸)
昨天下午4點多鍾,記者終於撥通了陳光標的手機,耳畔傳來的彩鈴讓記者心潮澎湃:那是雄壯的國歌聲。電話接通了,陳光標用略顯疲憊的聲音告訴記者,他現在正在北川中學的救援現場,有1000多個孩子被埋在廢墟下,目前已經搶救出了30多個幸存者。“我背出來的死人起碼有上百個了,活的有3個,我親手救出了3個!”記者問他,不怕嗎?他說:“怎麽會怕,那些是孩子啊!”(百度陳光標詞條)"
在看過的一篇文章中,裏麵有一個細節寫道:陳光標不時的從地上揀起一本課本,輕輕地,輕輕地蓋在死去的每個孩子的臉上……
請原諒,細節我真的不想多述了,我不是總理那樣的偉人,在巨大的悲痛下克製自己不被悲痛擊倒,如果我再寫陳光標的話,我可能會被活活的感動的倒下來,我的文章就不能再繼續了,那麽,就讓我們準備好怒火,再來看看王石吧。
2、王石也派人入川了,他在幹些什麽呢?
王石也是在震後急急的就派人跑向災區了,他派人巴巴的跑去幹什麽去了呢?還是用王石自己的博客上的話來說吧,王石在博客中寫道:
"
……至於我本人,主要的關注點在地震波及嚴重的成都萬科小區的住宅耐震情況。
目前,萬科建築研究中心的工程專家會同清華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專家已抵達成都,在萬科開發的住宅小區開展勘查工作。預計兩個星期會出勘察結果。在完成萬科小區的勘察之後,將協助有關部門對成都的建築進行安全鑒定。對受地震波及的成都建築進行安全鑒定是必要做的。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汶川、都江堰等震區的救人搶險告一段落,萬科的專家組將進入這些地區對建築物進行勘察,總結抗震結構的損壞程度,改進今後住宅建築的抗震能力,保障小區業主的生命安全。
畢竟,生命是第一位的。"
王石關注的和幹的,都是同一件事:萬科在四川的萬科小區。在這樣的災難下,王石關注的是他的小區經不經得住震,如果說,王石派一群建築學者,冒著威險去調查房屋耐震情況並提供居民以防震指導,我會致以崇高的敬意,可惜,他不是,而且,他隻關注他的萬科小區,這就像如果有人派一群科學家,在人類災難的現場,隻想著利用災難來完成自己的實驗,而不是讓這些科學家用自己的知識力量去全力救人。
我們會想到什麽?我們首先會想到七三一細菌部隊,想到納粹科學家,而這些人的共通性是殘忍、反社會、反人類,那麽王石就是這樣的一個殘忍的,反人類、反社會的商人!虧他好意思在結尾加了一句“畢竟,生命是第一位的” 在觀眾的麵前裝的跟個哲學家似的,利用人們關愛生命的終級人文關懷尋求道德製高點,但在這製高點上,人們並沒有看到他,生命確實是第一位的,可在這兒,我們沒有看到王大哲學家哪怕是利用出一點點的時間,哪怕是當作休閑渡假,到災區去走一趟,哪怕救不到一個人,就充當個誌願者抬出一具屍體來,也算是對生命尊嚴的捍衛了。
3、王石的真實意圖是什麽
如果想了解王石的意圖,我們要從兩方麵看,一是看王石派去的人做了些什麽,二是看王石為什麽這麽關注建築質量卻自己沒去。
王石派人入川的真實意圖肯定不是為了去賑災和救人,因為他也說了,派人和專家一起進去是為了考察萬科小區的耐震情況,那麽,怎麽看待王石在博客裏所說的萬科賑災呢?從規模上看,萬科這支隊伍沒有多少,並且沒有帶救援裝備,所謂的賑災,也即是路遇小善,隨意施之,就是這種隨意施之的行為,也被王石在博客裏大書特書。
那王石的真實意圖又是什麽呢?首先,他派去的人,帶著的是清華大學的建築專家,王石無非是想獲得汶川大地震對於建築影響的第一手資料,這也是王石作為商人的精明之處。對於災後重建來說,地震對建築的影響,必要列入重建的重點考慮,王石在這點上先聲奪人,必然可以在以後的重建的方案上優於其他的投標商,而取得進入重建災區的重要砝碼,在這點上,王石將一個商人可以做到發揮到了極限。用王石自己表述的觀點“經商如做人”來看,王石的經商充滿了陰險的逐利性和對人民的冷血,此時,全國人民眼裏含著淚水,紛紛解囊相助,而王石從我們的淚水裏,從我們捐出的善款裏,看到了他事業的利益,聞到了資本的血腥味。
王石為什麽自己沒有親臨災區呢?是王石缺乏冒險精神麽?還是王石怕死?兩者都不是,通過前文的介紹,大家都知道王石是玩極限的山友,沒有理由比義人陳光標(請允許我用義人作為前綴這麽稱呼)更膽小,也不會是沒時間,他跑南北極都有時間,又怎麽會沒有時間飛到四川一趟呢?王石利用這段時間,大玩特玩他的商業拓展計劃,玩的是這麽努力,既然他看到了利益,聞到了資本的腥味,他又豈能坐視不理?
果不其然,在他的努力下,綿竹的一個鎮的重建權被他拿到了手。現在還在救援階段,還沒到重建階段,重建的蛋糕不會這麽快開始切割,況且,這個錢有國家給的,有全國人民給的,有四川人民自己的血汗錢,有納稅人的血汗錢,不是普通的一個鎮長說給他重建他就可以做到的,不是那種不通過招標就可以進去重建的,最重要的,即使這樣的一個鎮重建是一分錢不收的免費蛋糕,那也要經過規劃之後,才可以再進行的。那麽王石為什麽不惜血本的繞過重建前的規劃,要拿到這個鎮重建權?特別是在重建方案沒有出來之前?那就是,王石需要在重建方案出來前,造出一個“萬科”樣板,哪怕這個是全免費的也值,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事實標準,在重建方案規劃的時候,就會考慮萬科的這種事實標準,有了這樣的一個事實標準,那麽王石的企業將在今後發展上的棋盤上,投下的一顆精妙的棋子。
所以,王石絕不能去四川,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為他要為他的企業尋找可以拓疆的路,他要在那兒運籌盤算,要在那兒打開萬科麵臨的房地產不景氣的局麵,在房價下跌中奇招製勝,用他玩社會的本領將某些握有權柄的壞官玩弄於掌股之間。在這背後,我仿佛看到了在機場迎接主席時那個綿竹某官臉上弱智般的諂媚笑容。
三、為什麽我們這麽介意王石這種作為,其背後的中國人文背景是什麽
王石是富人,平時也許會有一些人仇富,但在這同胞受難的日子裏,人們還來不及仇富。可是為什麽我們會恨王石?如果我們仇富,大可以去仇比爾蓋茨,那樣也算仇富的極品,至少也可以一步到位了。我們不仇富,相反,我們對許多富人投去敬佩的目光,向邵逸夫先生,向李嘉誠父子這些富人。
在我們怨王石們的背後,有著我們特定的曆史人文內涵。
1、在中國來講,捐款的真實內涵是什麽
捐款在國外是一個什麽形式,我無從得知,據有知識的人說,這是愛心的體現,是善意的體現,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融,捐款今天的意義包含了西方愛心善款的說法。
在古漢語中,捐通常和徭役同時出現,一般是指一項社會責任,在這項社會責任中,有錢的出錢,就叫捐,有力的出力,就叫徭役。從這方麵看來,捐是對一項責任工作支援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表現,它首先體現的是一種責任,可能有些人不喜歡我這麽說,但它是確實存在的,有些人就希望在內心裏免除這些責任,以追求所謂的效率,會有捐款自願的說法來向國人宣傳,我承認捐款自願,但我也承認我們是中國人,有著自己的傳統,雖然有沒有記載在文字上,但卻記在了我們的心裏。
所以,當這次四川遭遇裏氏8.0級地震特大自然災害的時候,大家見麵了,都會相互問一下,你捐了麽?這就是紮根在中國人心中的傳統,對於國家負有責任的傳統,這就是我下麵要說的為什麽中國人會覺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時,無論捐多少的人都會很謙虛的說“捐的少,捐個心意”,可但凡是自願捐的,總是會捐在情份上和自己的心意、自己所願負有的責任是一樣的數額。
2、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觀因何而起
中國是一個尊儒尚儒的國家,即使是三歲小孩子,也可以隨可說出一兩句論語,無人不知孔孟,作為一個中國人,從小就明白修齊治平的道理,並按照修齊治平的順序,去努力。所以,儒家的最終極目標就是平天下。
在幾千年儒家思想的引領下,中國的人民向來以可以為平天下盡力為榮,所以,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誕生出“位卑不敢忘憂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先天下這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的人與國家的緊密關係,在這種關係隱含著先有國後有家和每個人對國家都有責任的樸素思想,就是後來顧炎武所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根基。理解了這種根基,就能夠明白為什麽這麽多的企業和個人,近乎忘我的捐款了,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的論語古訓則是這思想根基的根基了。
3、底層的樸素同情心和願意犧牲的精神,一直存在
在這次捐款中,發生了許多震撼心靈的事情:一位乞討的老大爺在前兩次捐出了105元之後又將乞討來的339.02元捐出,一位拾荒婦女將賣 20000個廢瓶的錢共200捐了,一位嚴重殘疾的乞討者爬過來捐了善捐……,沒有記者采訪他們,沒有人問他們為什麽要捐,因為那一刻,接受捐贈心裏都明白: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人類最高的價值叫犧牲。他們可以為了援助災民,而犧牲自己的所得,而犧牲自己的享受,這種高尚讓募捐者無法拒絕,這已經不再是錢的問題,而是一種精神的問題了。
菜市場的販夫走卒,一天收入四五十塊錢,而那些錢有可能就是全家一天的收入,還成百成百的往捐款箱裏放錢,說到這兒,我覺得中國的草根是最愛自己的國家的,崇高往往在草根中誕生,古人常說仗義每多屠狗輩,也是因此了。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我們為什麽會恨王石,大義上說,王石的身份和財富和他對主動為國家承擔了的責任不相符;廣義上說,他的冷漠觸怒了中國的草根階層,在草根階層看來,王石限製員工捐款十元為限自己並身體力行,是侮辱了人類最美好的情愫表達;深義上來說,王石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不是想著共赴國難,而是處心積慮,機關算盡,想在國難中大發國難財。那麽,王石,既然你選擇了這樣做,就別怨人恨你。
四、王石現象隻是個別現象,還是一部分利益者的代言人
為什麽王石不介意我們恨?因為他們的價值觀已經是扭曲的純粹的金元價值,以高效賺錢為己任,在網上這麽多人痛罵王石,而王石似乎並不介意,沒有因為網友們的漫罵而追加一分錢的捐款,我覺得王石下次為平安代言的時候可以說這樣的一句廣告詞:王石精神,絕不變損,矢誌不渝!
可以說中國絕對不止一個王石,有王石的想法的也不止一個人,在這裏我們不要忘了在重大災難前和王石同樣冷漠的地產商潘屹還有至今仍一毛未拔的所謂"地產思想家"馮侖,他們到底是一群什麽樣的人?
一言以蔽之,逐利的冷血商人。 不過,他們自己並不這樣認為,帶著一點小資情結的這群逐利商人,把自己定位於中國資本界的精英,而王石的價值觀,正是這種精英價值觀的終極體現:要效率不要人性。在這場大災難中,王石衝鋒在前,無形中成為了這個特有的冷漠階層的代言人。試想,如果這不是一個全國性的義舉,而隻是在一地一事的情況下,王石會不會隻捐二百萬?
就像鳳凰博主郎遙遠寫的那樣:
" 在災難麵前,那些所謂“地產思想家”,一語不發,一事無為;那些平時出手大方的地產大亨,變得異常吝嗇。究其根源,那些地產商平時的慈善行為,隻是一種高超的企業形象公關和個人作秀宣傳罷了。因為平時捐一千萬元是大新聞;而在震災之中,一千萬僅僅是一個普通數字。與其普通,不如更普通,正好省點錢,換另一個場合風風光光地再捐。那些地產商們做慈善,要的不是人間大愛,而隻是這種風風光光。他們的慈善本身就是一種自私的愉悅,不是善行,他們捐出所攫取財富的一點點,目的都是一個,就是體驗那種高高在上的恩賜感,而不是真正的大悲大愛。"
其實我想補充說,如果在鎂光燈的聚集下,並隻有王石一個人的舞台的時候,王石的捐款絕不會就這些,因為從他們所崇尚的效率來看,那樣可以為他們的事業帶來極大的效率,並且省下級大一筆公關費和廣告費,那是他願意看到的,也願意去做的。
喜歡攀登高峰的王石曾經在自己的博客裏誇道“眾山我為峰”,我相信山高人為峰,但我更相信有德者方可立之,王石們,你什麽都有了,就是缺德。在中國人民聯手抗災的這座山峰上,立著的是為災民們夜以繼日的奮鬥著的阿兵哥,是在救災第一線指揮的主席和總理,是民族企業的脊梁陳光標、陳清祥和李書福等等許多以報國為已任的企業家,是那些捐出一張張皺巴巴的塊票的乞丐和拾荒者,是數以萬計的共抗災難的難民和誌願者。
山峰很大,站得下千萬人,王石們,唯獨你們倒下了,被踩在底下,人心,其實也是一樣的。
TA這樣的所謂“精英”再怎麽裝都沒用。。。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