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洛陽遊記:龍門石窟

(2007-08-21 17:10:12) 下一個
上個帖子我們以洛陽古墓群為載體重溫了洛陽曆史。洛陽,素稱“九朝古都”,但實際上先後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洛陽作為都城,前後曆時1500年,是中國七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曆史最長的古都。龍門石窟就是古都洛陽的驕傲,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龍門石窟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文化的一朵奇葩。如果大家有機會到洛陽,一定不要錯過到龍門看看。

1)洛陽八景之首的“龍門山色”


距市區13公裏的龍門是洛陽南麵的天然門戶,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照片左側為香山(東山),因古代的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就長眠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18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後就葬在這座山的山腳下。照片右側為龍門山(西山),大多石窟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傳兩山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於是就成了兩座山。伊水中流,兩岸香山、西山對立,遠望就象天然的門闕一樣。因此自春秋戰國以來,這裏就獲得了一個形象化的稱謂“伊闕”。隋煬帝都洛陽,因宮城城門正對伊闕,古代帝王又以真龍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龍門”,“龍門”之名即延用至今。龍門橋長虹臥波,飛架於伊水之上。

2)龍門橋為一座三孔石拱橋,橋西頭涵洞上方鐫刻“龍門”二字,為陳毅元帥手書。感覺上這座石橋古樸典雅,與龍門山色,眾多石窟和諧相伴,如果今日重修此橋,人們還會選擇石橋嗎?


3)穿過橋洞,就來到了龍門石窟。進石窟大門,南行數十步,就見山麓間有一方形水池,水情池碧,這就是著名的禹王池,一年四季,山泉懸流飛灑,泉水恒溫26度。這是傳說中的大禹治水的紀念。


4)站在伊水東岸遙望西山石窟


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就雕刻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南北長約1公裏。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時(公元494年)開始營造,經過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累計大規模開鑿約四百餘年,現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餘塊,佛塔70餘座,造像近11萬尊。其窟龕、造像和題記數量之多,居中國石窟之冠,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佛教藝術寶庫,但是這三者又各尤其特點。開鑿石窟的風尚是沿襲佛教發源地之一的古印度而來的。在中國北方,石窟得開鑿路線基本上是沿絲綢之路而來的,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的一條主要路線。 公元3世紀佛教造像藝術傳入中國,最初的敦煌莫高窟就有許多無佛的空窟。可敦煌的礫石太鬆散,所以壁畫出了名;公元5世紀雲岡石窟興建,砂岩還是顆粒鬆散,難以精雕細刻;龍門石窟的開鑿比雲岡石窟晚了大約半個世紀,但是龍門的山崖都屬於古生代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石灰岩層,其石質堅硬、結構緊密,不宜風化和大麵積脫裂,很適合於藝術造像。在龍門,中國石窟藝術進入鼎盛期,鬼斧神工既雕出了最大的盧舍那佛,高達17.14米,也鑿出了最小的佛像,連頭帶身,總共不過2厘米!

在這些眾多的洞窟中,我們隻介紹幾個有代表性的洞窟,希望大家看完這個帖子後能對龍門石窟的曆史,藝術特點以及如何識別不同曆史時期所雕刻的佛像有一個基本概念。

5) 進入龍門,過了禹王池,第一個著名的石窟群就是“賓陽三洞”,並排坐西向東三座石窟,分別為中洞、北洞、南洞。中洞和南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後“追福” 而營造的功德窟,北洞是宣武帝為自己增開的。以中洞為代表,中洞在北魏時稱靈岩寺,明清以後才改稱賓陽洞,傳說是根據道教八仙之一呂洞賓之字(洞賓)和號(純陽)的末兩字相加而命名的由賓陽中洞。但是他們的開鑿年代卻是從北魏一直延續到唐朝。


6)賓陽中洞


賓陽中洞窟內平麵呈馬蹄形,窟頂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頂部,地麵雕刻著大型蓮花,周邊是蓮花花瓣、水波紋和其它裝飾圖案,如同鮮豔美麗的地毯式樣子。這種形式使人很自然聯想起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讀了上個帖子大家知道北魏是北方的鮮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權。賓陽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三尊主像為過去世燃燈佛,現在世釋迦牟尼,未來世彌勒佛。洞內正壁(如圖片所顯示)為一坐佛(釋迦牟尼),釋迦左右侍立著二弟子、二菩薩(左文殊、右普賢)。二菩薩含睬若笑、溫雅敦厚,給人以親切感。南北兩壁各為一佛(分別為世燃燈佛和彌勒佛)、二菩薩,著褒衣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記得以前去的時候遊人可以進入洞內,現在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不再受到侵壞,所以在洞前加鐵欄杆,所以沒有拍出側麵的立佛和菩薩。該洞雕作完整,富麗堂皇,窟頂做瓊隆形,中央雕刻著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有八個伎樂和兩個供養天人。供養天人稱為飛天。飛天在佛教藝術中被稱為“香音神”,是能歌善舞、滿身香氣的美麗仙人。這些地麵和洞頂的蓮花圖案,以及四周天衣飛動的伎樂和飛天,十一尊大像華麗的被光和頭光,造成了全洞和諧,歡快的氣氛,給人以美的享受。

我們知道,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控製,緩和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把都城從平城(今大同)遷到洛陽。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了意義重大、比較徹底的漢化改革,曆史上稱為“孝文改製”。孝文帝下令改革製度,移風易俗,改用漢字單姓,改穿漢族服飾。由最高統治者實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對當時皇家貴族開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響。

7)近觀賓陽中洞的主佛釋迦牟尼雕像


主佛釋迦牟尼,造像手法已和早期大同雲岡石窟所表現的北魏鮮卑族拓拔部固有的粗獷敦厚之風有所不同,而是吸收了中原地區漢民族文化的成分和當時南朝所流行的“清瘦俊逸”的風尚,形成了遷都洛陽後佛教造像“秀骨清風”的藝術形式。主佛舉掌向外,表示無所畏懼。他體態修長,麵容清瘦,眼似纖月,眉作半弧,鼻翼豐滿,嘴角上翹,表情溫和,神采飄逸。這不同於雲岡石窟佛像那種直眉高鼻,威嚴肅穆的形象。服飾已脫去了雲岡石窟中雙領下垂式袈裟和偏袒右肩式袈裟,改為中原地區褒衣博帶的形式,衣裙下部雕作羊腸紋拖在基座前部,一層一層折疊著。這種造像手法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了許多,正是孝文帝改製在龍門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龍門石窟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淩駕於佛教之上的宗教藝術,由於魏、唐兩代皇室的參與而形成了龍門石窟皇家風範的重要特色,許多窟龕或造象的興廢變遷都與當時的政治形勢變化有著密切關係。

賓陽三洞從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00年開始雕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曆時達24年之久,用工802366個。雖賓陽洞耗費工時金錢如此之多,但三洞的全部工程並未結束。延昌四年,就是公元515年宣武帝崩。年僅5歲的孝明帝(元詡)即位,其政權實握在他母親胡太後手中,胡太後荒淫殘虐(“水性楊花”的典故就出自胡太後),由於宮廷發生內亂,故賓陽的雕刻工作實際停止。所以北魏皇室經營的大型洞窟—賓陽三洞,實際上隻完成了一個賓陽中洞。而南北兩洞則由以後的隋唐兩朝完成的。賓陽三洞是由三個朝代雕刻成的,所以所雕的佛像在造型和表情上各有不同。

8)賓陽南洞。賓陽南洞窟型與中洞基本相同,但略小於中洞。南洞是在北魏未完工的基礎上,在隋唐時代又繼續開鑿的洞窟。主佛麵部飽滿,五官細膩,頭部有仰視的感覺,兩肩寬厚,胸部隆起,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袒胸,曲膝盤坐在方座上。整體形象顯得上身碩大,下身短小。根據有關史料表明,這些都是由北魏向唐代轉化的過渡型特點,與隋代造像大體上一致。因此,這組造像很可能就是隋代的作品。這一期間的寶座都是呈方形直角,到了盛唐才趨向於蓮花束腰須彌座的形式。


9)賓陽北洞。此洞完工於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高近10米,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袒胸,曲膝盤坐在方座上。身體渾圓壯實,大腹便便,麵向剛愎自負,手勢別致,似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稱作“施無畏印”即天地之間唯我獨尊。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後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值得一提的是原來中洞窟門內前壁兩側下層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為孝文帝及侍從禮佛圖,南為文昭皇太後及嬪妃禮佛圖。這兩幅作品,精美絕倫,是龍門石窟中很特別的作品。20世紀30年代被盜鑿而去,現分別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這幅皇帝禮佛圖就藏在大都會博物館東方部的入口處,大家有機會可以看看。

10)


中國三大石窟,被盜毀者恐龍門最慘。《中國大百科全書》載:1906年起,日、法學者來龍門拍了大量照片結集出版。“這便成了西方侵略者掠奪的說明書和介紹信,他們按圖索驥,蜂擁而至……“尤民國以來,毀佛鑿字無虛日。”

更令人發指的是,這種盜鑿居然還明目張膽堂而皇之訂下合同!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東方部主任普愛倫,1925年去敦煌剝壁畫未遂,轉而找到北京文物奸商嶽彬,“定價洋一萬四千元”,要下手的正是龍門最大最精致皇家禮佛圖。嶽彬找到當地鄰村一偽保長王夢林,尋了3名石匠,洞外土匪持槍放哨,洞內微弱煤油燈照著,一點一點鑿去,一鑿就是5年。為方便偷運,美輪美奐的巨幅佛圖,支離破碎成殘片。

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發現了嶽彬與美國盜賊簽訂的偷盜合同,嶽彬被抓,3名石匠認罪時說,鑿得心驚膽戰,“一聽到異響,扔下斧頭鑿子就跑,很多碎片隨手便扔進洞前伊水河……” 隻是這一份心驚膽戰,不為別的,隻以為“佛爺發怒了”。

雖然嶽彬被判死緩,後來死在獄中,但是講“民主,有道德”的文明洋人卻還在對別人指手畫腳!

11)離開賓陽三洞,南行數十米就到了敬善寺。這是敬善寺洞窟兩側的兩力士。


12)摩崖三佛龕。 繼續南行會看到一窟因臨山摩崖造像且題材為三佛而稱為摩崖三佛龕。崖壁上為三坐佛,以彌勒佛為主尊居中,左、右二結迦坐佛。以彌勒為主尊的三佛題材為中國石窟所罕見。據介紹,該窟應為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製造佛教神學輿論所開鑿,武則天授意別人宣揚武氏為彌勒下凡。武則天把象征自己的彌勒佛抬到主佛的地位,旨在樹立她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以利於穩固政權。它開鑿於武周政權時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發生了張柬之策動的政變,武周政權結束,該窟隨即中輟,因此,窟中造像僅為毛坯,比較粗糙。但該龕卻是研究我國古代大型石雕開崖,鑿方,打坯,成型,磨光全過程格道工序的實物資料,十分珍貴和難得。


12)萬佛洞。 萬佛洞因洞內窟壁上雕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而得名。


13)窟頂蓮花周圍刻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千尊像龕”的題記,表明這個洞窟完工於公元680年的十一月三十日。據史書記載,唐鹹亨五年(674年),唐高宗,武則天以天皇天後自居。他們命比丘尼智運河宮中女官姚神表營造了這個規模宏大,造像精美的“功德”窟。這個洞窟也很好體現了女性建造者細膩,柔美的特點。


主佛端坐於仰覆蓮束腰須彌寶座上,在寶座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托重力士,他們的肌肉突出,富於動態,與主佛的靜態,一動一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主佛阿彌陀佛的造像手法體現了唐代盛行的以豐腴為美的審美時尚,表現出一種雍容大度、儀態軒昂的造像風格。人物波狀的發紋、豐滿圓潤的臉部輪廓、垂肩的雙耳、寬厚的雙肩、簡潔流暢的衣紋都表明盛唐的雕刻技藝在這一時期已經達到了成熟的階段。

14)


南北兩壁雕刻的一萬五千多尊高約4厘米的小佛,把整個萬佛洞裝點成西方佛國中佛祖弘揚佛法、眾生虔誠聆聽的場麵。在窟頂碑刻題記的外側是淩空飄舞的飛天,這飛些天手捧供果,翩翩起舞,與它對應的是窟內南北兩壁壁基下部的伎樂人。每側牆壁下部各有6位伎樂人,手持空篌、法鑼、羯鼓,一方麵為研究唐代音樂提供了史料,另一方麵,它們與窟頂飛天上下呼應,營造了一種西天極樂世界裏,歌舞升平,萬人成佛的場景。

對比萬佛洞和賓陽中洞,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佛或菩薩的雕塑是跟當時的世俗相結合的。唐代呢,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代的武則天,楊貴妃楊玉環,她們都是除了漂亮以為,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豐滿。所以我想如果芙蓉JJ生在唐代,說不定也能當個什麽妃呢:)唐代的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的特點是:瘦骨清風。

15)萬佛洞窟門外南壁上部刻有一觀音菩薩,麵部豐滿圓潤,體態豐腴健美,左臂自然下垂,手提淨瓶,右臂向上彎曲偎胸,持佛塵搭於右肩之後。她那稍稍扭動的身軀,微微鼓起的腹部和微斜的頭頸,形成了優美而富有節奏的曲線,顯得既含蓄又端莊,既有變化又不外露,儼然一副溫順,文靜的少婦形象。據說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就是參照它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洛神這個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藝術形象。可見其影響之大,藝術價值之高。


16)蓮花洞 。蓮花洞因洞頂有一朵保存完好、直徑達3米多的高浮雕的大蓮花而得名。窟頂蓮花周圍環繞著飛天,她們手捧供果和其它器皿,顯得飄逸灑脫,在《妙法蓮花經》裏曾有這樣的記載:飛天是佛教中的香因神,說是諸天伎樂,百千萬神於虛空中一時俱作,雨眾天華,表現了佛教中飛天和伎樂人營造出歡樂和諧的場麵。


西山的洞窟我們已經遊覽過半,龍門石窟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奉先寺 到了,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這個寺內,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17)讓我們拾級而上


奉先寺東西深約40米,南北寬約36米,盧舍那佛左側的《大盧舍那像龕記》記載:奉先寺為唐高宗所創,皇後武則天曾於高宗鹹亨三年(672年)捐助脂粉錢兩萬貫,工程完工於上元二年(675年)。據有關資料和專家推測,約始建於武則天被立為皇後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後。完工於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費時約21年左右。

18)


請看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左右對稱,下同)、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另外還有兩個供養人。主佛梵名“盧舍那”,按佛教說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來之身;報身即佛經過長期修行而獲得的“佛果”之身;應身即佛為“超度眾生”而顯現之身。盧舍那是佛的報身像,代表佛的智慧無邊。在梵語裏,盧舍那譯作光明普照,表現佛的智慧。盧舍那佛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頭部高4米,兩耳為1.9米高,為龍門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麵容豐腴典雅、眉若新月、雙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雙眼,稍向下俯視,目光恰好和禮佛朝拜者的仰視目光交匯,可引起人們感情上的震顫。由此可見設計者的匠心和藝術魅力所在。

19)


20)


21)


一般說來,在佛學的教義裏,佛、菩薩均為男性,而在龍門奉先寺的主佛卻女性化,這是唐武則天出於政治的需要,而別出心裁,破天荒將盧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婦女特有的形象。傳說武則天是集上述美德與盧舍納大佛的形象幾乎完全吻合。可見盧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則天形象的真實寫照。

奉先寺的整個布局,使人感覺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場麵。工匠藝師們為了塑造盧舍那這一完美的典型,調動了一切造型藝術手法,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對比,誇張的藝術手法,進行烘托渲染。充分表現了這一形象的莊嚴,雄偉而又睿智,慈祥的性格。

兩側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葉(盧舍那佛左手邊)形象嚴謹持重,少者阿難(盧舍那右手邊)形象豐滿圓潤、眉清目秀。文殊,普賢二菩薩雖然都盛裝豔服,滿身瓔珞珠寶,下衣長裙有出水之勢,但是工匠藝師們為了不使他們喧賓奪主,便有意使其麵部顯得呆滯,較少動態變化。

22)南側的天王,力士,風化崩毀得較為嚴重,已經麵目全非。


23)北側的天王身披鎧甲,手托寶塔,足踏夜叉,那全副武裝的強健身軀和嚴肅鎮定的神態以及金剛力士赤膊袒胸,剛強暴躁的性格,咄咄逼人的氣勢,儼然是勇敢善戰的將士形象。


南北兩側的兩個夜叉的形象都顯得體魄健壯,渾身肌肉突起,充滿反抗精神。尤其是南壁增長天王足下的夜叉,掙紮爬起,上顎門牙緊緊咬住下嘴唇,雙目向外突出,鼻孔似乎向外噴氣,那抑製不住向外迸發的力量,大有掙脫重壓之勢,它的形貌怪而不醜。

24)


工匠藝師們的另一高明之處,就是采取新穎別致的誇張手法,來解決天王,力士與盧舍那大佛在形態高度上的矛盾。護法神作為大佛的護持者,即使站著也不能高出坐著的盧舍那佛,否則,就造成了喧賓奪主或者等量齊觀的效果。因此,工匠藝師們便利用人們的錯覺,使天王力士的上身高大而適度,即所謂膀大腰圓,不失護法的氣勢,下身則有意縮短變小。因為下身在觀者的仰視點之下,當人們仰視時,護法者上身所表現出的那種雄強的氣勢,早就緊緊吸引了觀者的注意力,自然也就不會感到上下比例失調。從而使護法神形體高大,雄健有力,以其威懾的氣魄,來顯示盧舍那的佛法無邊,同時又主次分明,保持了藝術形象的完整性。

奉先寺的群像,遠望如峰巒參差,氣勢磅礴;近看卻雕工精巧,豐富多彩。特別是盧舍那佛像,那種略帶神秘的微笑,柔和,寧靜而含蓄,不能不征服每一位遊客。

這次回國有機會走了三個古都(北京,西安,洛陽),看了很多古跡。隻有當站在奉先寺的那一刻,內心深深感動於龍門石窟的美感。龍門之美,美在瀟灑——從此起,佛像的裝束脫下以前的印度僧服,開始“改梵為夏”,換上華夏寬大的漢裝,“褒衣博帶”,瀟灑飄逸;龍門之美,美在生動——從此起,佛頭的表情褪去以前的單調輪廓,開始生機盎然。無論從哪個角度仰視盧舍那大佛,這尊“華夏第一美佛”都在對你垂眼含笑;龍門之美,美在親切——從此起,佛身的姿態摒棄以前的肅穆呆板,開始“變佛為人”。

25)看這位mm多投入:)這是用30毫米鏡頭抓拍的,距離很近。佩服自己的勇氣:)


26)還有許許多多的洞窟,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如古陽洞,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其中有十九品就在這一洞窟中;藥方洞 洞口過道兩側石壁上刻有藥方近140個,治療40種疾病。如果大家有機會去龍門石窟,可以細細觀賞。


27)遠觀奉先寺群像


東山上還有許多景點值得一看,如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園。香山寺始建於北魏(516年),武則天當政時經常帶領群臣在香山寺中遊宴。賦詩。白居易晚年也常住在香山寺裏,自稱“香山居士”。香山寺還有1932年所建蔣階石別墅一座,那是1932年民國政府遷都洛陽,為蔣階石,宋美齡避暑所建的。

28)香山寺一角


因為大部分石窟都在西山上,所以以上午遊覽西山為宜,這時候洞窟裏的光線會好一些。旺季的時候,龍門石窟晚上也開放,夜裏的龍門山色當是別有一番意境。龍門石窟的門票是80元。我們這次回國辦的是洛陽公園年票,60塊錢一張,可以進很多公園,省了不少門票錢。但是這個門票不能用來觀龍門夜景,所以也就沒有夜裏遊龍門。如果大家時間緊,也可以考慮晚上去龍門石窟遊覽。

下個帖子將簡單介紹白馬寺。謝謝觀讀。

洛陽遊記:洛陽古墓群及其背後的悲歡故事

浮光掠影遊西安(下):兵馬俑,鍾樓和西安城牆

浮光掠影遊西安(上):黃帝陵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