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擁抱中國,全麵開放

(2008-01-16 13:20:38) 下一個
「擁抱中國,全麵開放」,似乎已經成為台灣現階段經濟發展的「政治正確」。如果成真,這將是一條不能回頭的不歸路!

要客觀評估其風險與機會,應當拿香港來驗證,因為,它是全力擁抱中國的活樣本;再者,回歸十年,也該是驗收的時候了。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一九九七與二○○六年比較,訪港旅客由一○四○萬人增為二六四○萬人,約成長一點五倍,這是拜大幅開放中國民眾赴港旅遊所賜,比起同期間台灣約五十%的成長,明顯亮麗許多。

股市方麵,市值由四一○八億美元,增為一六九四五億美元,成長約三倍,也高於台灣的一倍。這是中國大型國有銀行和企業優先赴港上市的加持。

貿易及轉口總額,由三六一○億美元增為六四九七億美元,成長近八十%,約與台灣貿易總值成長的幅度相當。香港能交出這樣的成績,與中國實行「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對港貨實施零關稅有關。

以上三者(觀光、股市、關稅或直航)是全開支持者的最愛,從統計數據來看,加上近年來經濟成長率的表現港優於台,誰還敢說「回歸十年,香港沉淪了?」但,往上提升了嗎?答案是:不!

香港家庭月收入(中位數)九七年是二二四六美元,去年降為二二一四美元,相對於台灣平均每戶年所得由一○五萬元略增為一○八萬元,略顯黯淡。

大學畢業平均起薪,由一八六五美元降為一四一八美元(統計至二○○五年),降幅高達二十四%,與同期間的台灣由二七二○九元(為大學與研究所平均,當時統計處未將兩者區分)降為二六七○○元(大學),降幅不到二%比較,要相形失色許多。

失業率方麵,九七年時,香港為二點二%,比台灣的二點七%低,十年後卻已高於台灣,預估為四點三%,台灣預估為三點八%(去年為三點九%)。

以上三個指標,為全開支持者用來指證開放不力(或鎖國)所造成的「民不聊生」,但顯然忘了擁中最力的香港,是抱得越深,傷得越重。

為何有這樣落差的一體兩麵?「M型社會」是文明或卸責的講法,說明白是「回歸十年,商業活躍,中下階層並未得利,甚至受害」,這些中下階層,包括計程車司機到專業人士、政府基層受僱人員。相信,這也是中國當局和香港政府兩造都不樂見的。

經濟自有其複雜性,絕非一幹政客嘴巴嚷嚷就可以拯救眾生。因此,當你想選擇「馬開放牌」時,請你先想好,你是站在M的哪一端?地產大亨、民意代表?還是另一邊的平凡百姓?「過度開放」是往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相信你已有了答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