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主張承認中華民國zt

(2008-01-16 13:20:37) 下一個
來到這裏近兩個月,觀點修正很多,不吐不快,看到進來這裏火大的越來越多,一時衝動就寫出來了。我在這裏拋磚,引來美玉最好,引來瓦片也歡迎...引來砸我的磚頭? 咳,愛砸就砸。

1.中國與德國、朝鮮一樣,都是在美蘇爭霸的大背景下被分裂的國家,但和後兩者不同的是,中國被分裂的在人口與領土麵積上極端不成比例,大的一方容易產生我為主的心態。這種心態在許多大陸人身上確實存在,應當克服掉。如果當年真的是劃江而治,今天會怎麽樣沒法說(哈哈,T斑竹與天斑竹是一個陣營的,我也不可能在溫州上網),但誰都不會有這種心態。

2.關於兩岸人民之間的誤解與偏見
偏見是人類的本性之一,數十年來缺乏來往的兩群人,如果相互之間沒有偏見和誤解才叫奇怪。大陸人對共產黨的統治有切身感受,對台灣百姓對共產黨的評價知道那些是對的,那些有偏頗,對於讚同的,時間長了就沒感覺了,而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偏頗的部分,於是給好多台灣朋友扣了一個“逢共必反”的帽子。同樣道理,鄙人認為我們大陸人沒有資格去過多的評價台灣的民主進程,還是那句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雙方現在缺乏信任感,這是曆史原因造成的,因此就發表極端的言論是自認徹底失敗,如果我們真有曆史使命感就應當把這種交流持續下去。

3.現階段兩岸不可能統一,應該允許台灣以適當的身份,比如中華民國的名義出現在國際舞台中。

不談台灣方麵越來越多的獨派,就算雙方都想統一就很快有美好未來嗎?不見得!說到這裏我要談談也門,這個地處阿拉伯半島最南端許多人都沒聽說過的小國。它也被撕裂過,南也門蘇聯扶持,北也門美國支撐。蘇聯解體後,南北也門迅速統一,連政府都機械的融合在一起。但此後不久,1994年春內戰爆發,雙方又打起來了。當時在下正在讀高一,為此還專門買了那期世界知識。
再說德國,西德的領土麵積和人口都是東德的三倍,經濟實力遠遠過之,兩德的融合還是很艱苦。而大陸人口60倍於台灣,麵積百倍於台灣,各方麵有遠遠落後之,雙方很難融合。搞成一個極端特殊的特別行政區和搞成一個兄弟之邦有何區別?

還有我們應意識到,很多人對中國、中華民族非常認同,而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不認同。如果要舉例子的話,就談一下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他在察看山東大學物理實驗室期間接受了中央台“大家”欄目的專訪。他是諾獎頒獎儀式上第一個用漢語的人,盡管現場除了他的家人沒人懂,他也要用;美國駐瑞典的大使為此找他談話,他以一句“你管不著”給頂了回去。中央台的記者問“您的弟弟和妹妹分別叫‘丁肇華’、‘丁肇民’,如果下麵還有會不會叫‘丁肇族’?”他回答“不,叫‘丁肇國’,不錯,連起來是‘中華民國’”。在整個采訪過程中,他雖然沒明談,但很多地方流露出了對共產黨的不認同。

對於這些人,我們應當尊重,以前的政策已經站不住腳了,就要改。爭取對中國仍然認同的那部分人心。台灣現在的國號還沒有改,我們總說自己是善意的,做出這樣的政策調整有何難?

丁肇中還有一段話發人深醒,他在高中時物理總靠90多分,中國曆史從來都是100分,記者問其為何不選擇曆史,回答是“我覺得太難找到真理了,因為中國曆朝曆代在剛剛取得政權後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曆史,無論哪個勢力都一樣。”

目前,大陸的理想是和平統一,就現在的形式而言,實現這個理想比登月還難。台灣的理想是和平獨立,同時獨立後與我們的關係又不會太糟,想占全這兩樣也不太現實。維持現狀是雙方都不滿意,但又都能勉強接受的。但維持現狀就意味著繼續兩岸人民的隔閡狀態,而隔閡又是造成雙方巨大差異,使人民相互之間產生誤解、偏見乃至仇恨的根本原因。正如本壇朋友所言,大陸的民意正逐漸由仇獨變為仇台;台灣的民意逐漸由仇共變為仇中。繼續隔閡狀態,這種情況就會繼續,要不了太久,現狀也維持不下去了。

現在大陸方麵有很多說法,認為即使台灣不和我們溝通,台海繼續維持冷和平我們也有辦法。鄙人引用一段在下所轉的文章來對這些想法做評論吧。
“認為台灣經濟不景氣會更加依賴中國大陸進而聽信於中國大陸,隻能是自欺欺人的想法;還有人幻想國民黨來收拾殘局,再與它談統一也是十分幼稚的想法,因為國民黨真的垮了,它早已脫離民眾;而那種認為台灣會在孤立與封鎖中滅亡的想法則更加危險,隻會使台灣越漂越遠。”

所以現在承認兩岸是對等政治實體,承認雙方分治的現實,在此基礎上早日實現三通,才能解決問題之根本所在。很多朋友對美日十分不放心,認為在外來勢力的幹預下,放棄一個中國原則台灣就不可能回來了。

本人認為此問題一分為二。一、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外國勢力之所以能介入,根本原因是兄弟內鬥。如果兩岸能大規模交流,融合的速度是很快的,到時候美日有力使不上。二、產生這種顧慮的主要原因是我們自身實力不夠,如果我們自己的事情都做好了,這種擔心就會大大減輕。

最後想想我們為什麽要統一?還不是為了中華民族的複興,統一後兩岸優勢互補,使我們的民族成功,這樣個人成功的機會更大。如果雙方並不統一成一個國家,但資金、人員完全自由流動,不像現在這樣相互防著,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統一不統一都無所謂了。

整段文章都是有感而發,想到那說到那,難免前言不搭後語,在這裏給看完的人道個謙。
臺灣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