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冥王星化
(2008-01-16 13:20:37)
下一個
教育部新編審的歷史課本,由於許多用語與過去大不同,例如「武昌起義」改為「武昌起事」、「日據時代」改為「日治時代」、不再沿用國父孫中山,大陸改成中國的用語等,引起許多政治人物和學者的抗議。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又成為攻擊的標靶。
成王敗寇,不僅是政治權力的硬道理,在歷史的詮釋權上,這也是一個通用的原則。為了避免政治權力過分影響前代史,隔代修史通常是比較公允客觀。但是變動快速頻繁的台灣沒有擁有時間緩衝的幸運,當代的事當代評,當然爭議大。
老實說,過去教科書的內容在國民黨強力的文化控製下,是撲天蓋地的以中國國民黨觀點解釋近代史的各個事件,偏頗地隱惡揚善,褒貶臧否。許多事蹟如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白色恐怖、孫立人事件等,已經獲得平反,這是轉型正義的實踐必要過程。
校正黨化的歷史教科書內容,必定會引起反彈,這也是民主轉型的必要陣痛,教育部無須為此震怒或氣餒。歷史教科書中意識形態和用語中立化是對的方向,教育部不能一味地挨打,應該站起來辯護昨非今是的理由,如果說不過人家的,那就改回來。
去年冥王星被天文學會表決降級,不再列名九大行星,許多人表示不滿和惋惜,但是行星的定義明確,大家也就放棄熟知一輩子的九大行星的科學事實。歷史的論述空間遠比科學大,許多歷史表述用語會因時因地而變,重要的不是比誰的權勢大,不是主政者要學生們背誦什麼內容,而是讓學生有一個明理溝通的態度,大家能用道理說服人。如果經過辯論溝通,大家都能認同過去如同浮雲蔽日的台灣主體史觀,能撥雲見日,而過去被國民黨無限擴大的中國,也有可能被「冥王星化」。
(作者政,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