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學通:台灣當局今年極可能“急獨”(1)
2007-01-25 10:46:24 人民網
鼓吹“憲改”的台灣當局近來顯得既急迫狂妄,又明顯有些心虛。陳水扁幕僚長陳唐山近日發出“豪言壯語”,宣稱為了“憲改”,台灣要不惜與美國翻臉,要準備跟美國“衝突一次”。但另一方麵,台灣軍方最近兩天不斷向媒體“爆料”,宣稱大陸“瞄準台灣導彈激增”、“大陸先進戰機進駐台海當麵”,試圖通過媒體“聚攏島內人心”,向大陸施壓。21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孫亞夫在美國舊金山重申,今年是製止“台獨”的關鍵時期。大陸學者也都認為今年“很關鍵”。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的彭光謙少將說,大陸珍惜台海的和平穩定,但對“台獨”勢力可能冒險,大陸不存任何僥幸心理。到目前為止,反對“台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大陸的手中,今後也一定會這樣。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預測,今年陳水扁搞“急獨”的概率“極高”,有可能在“台灣人口”和“領土麵積”界定等政治性問題上要求進行“全民公決”。一旦如此,台灣當局必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殲10高調亮相也在台灣島內造成了轟動。
台媒又炒“大陸軍事威脅”
盡管兩岸目前都開始進入春節前的忙碌,但近幾天台灣媒體關注大陸軍事動向的報道又一下子多了起來。其中比較突出的,是渲染大陸的“導彈威脅”。台灣《聯合報》22日以“900枚短程導彈瞄準台灣”為題報道說,美軍消息源稱,大陸瞄準台灣的短程導彈數目已增加到900枚,並強調“這一數字還在增加,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停止”,而且大陸可以攻擊台灣的導彈具有多樣性:從最簡單的炮兵火箭到洲際彈道導彈,還有低飛的巡航導彈,可以從陸地、空中和海上各種渠道發射,“使台灣以導彈反導彈的效果大打折扣,幾乎無效”。報道稱,台灣“國防部”官員說,在這種情況下,台灣買900枚“愛國者”導彈來攔截都不夠,而且台灣現在也沒有這個財力。台灣目前能提供的導彈防禦效果“不是實質,而是心理和政治層麵”。該報另一篇文章稱,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認為,台空軍不可能“耐得住”大陸第一波導彈攻擊和隨之而來的空中打擊。報道說,特別是大陸最新裝備的類似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的“東海”導彈已開始服役,據美方掌握的情況分析,“東海”巡航導彈的性能不錯,準確度可以打中台灣“特定建築物”。《聯合報》還稱,台方近日通過判讀美國衛星圖片發現,大陸已在北京、上海和福建沿海部署了大量高性能的防空導彈,“顯示大陸除強化攻勢導彈瞄準台灣外,也建設防禦性武器,防備外來攻擊”。
另外,大陸的戰機也再度引起台灣媒體的關注。台灣《中國時報》21日報道說,大陸計劃量產先進戰機,一些最先進戰機已部署在浙江,台軍稱這種部署著眼於大陸東南沿海軍力的提升,而且已在台空軍戰機的作戰半徑之外。
台海走入關鍵一年
事實上,台軍近來對大陸軍情的高度關切與台灣政局動向密切相關。台灣政治大學教授宋國誠說,陳水扁已是個被絕大多數民眾唾棄的“弱勢總統”,但他很懂得權術的運用,知道自己掌握了“行政權”和很多資源,民進黨裏想要繼續在政壇發展的人,就要聽他的。但隨著“國務機要費”弊案被審理,陳水扁的權位隨時都會遭到強有力的挑戰,為了保住權位,陳水扁需要“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支持來打擊黨內可能挑戰他的勢力。而後者會要求他在推動“台獨”方麵“有所作為”,當做交換條件。因此,陳水扁當局今年很可能采取激進的行為。如果陳水扁想推動“台獨”,那麽,強調“大陸軍事威脅”,並以此為借口買更多的軍備來“安心”也是必然選擇。

攻台導彈已經增至900枚
台灣《中央日報》日前發表社論說,有關今後一年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中國大陸與美國出現了不同評估。美方預估未來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減少,但大陸則認為兩岸關係今年麵臨嚴峻挑戰,是非常危險的一年。“出現這樣不同的評估,可能是因對陳水扁當局的認知不同”。社論說,以大陸和美國最關心的台灣“憲改”和“總統大選”為例,站在美方的立場,或許認為未來一年能像過去一樣,通過對陳水扁施壓來避免民進黨的“憲改”草案出台。但對大陸而言,則缺乏如此樂觀的氣氛。《聯合報》22日報道稱,大陸國台辦主任會議本周將在北京近郊舉行,會議討論的重點就是如何落實反“台獨”行動。報道說,對於今年底台灣“立委”選舉及明年3月“總統大選”,大陸評估民進黨仍會拿兩岸問題做文章;陳水扁更會加緊推動“製憲正名”,推動“法理台獨”,因此隻“防獨”還不夠,要大力“反獨”。《中央日報》說,陳水扁動向難測,很可能讓台灣麵臨多災多難的一年。文章說,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基本上有兩個盲點:“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前者指的是根深蒂固的“台獨”心態;後者表示不知審時度勢。另一方麵,也不能低估陳水扁“成事不足”但“敗事有餘”的能力。就算陳水扁釋出任何“善意”,以他一貫的變化無常,大陸也很難再對他抱有信任。
有關專家介紹說,從“憲改”步驟來看,民進黨計劃最晚在今年2月提出黨版“憲改”草案,最快在今年12月“立委”選舉時一並“公投”。由於此次“憲改”將對“憲法”文本進行直接修改,且修改後將交由台灣民眾以“公民投票”的方式進行複決,因此台灣當局肯定將大肆渲染這是一部完全代表“台灣意識”的“台灣憲法”,加之有島內消息指出,民進黨極有可能在“憲改”中涉及部分極具爭議的議題,因此“憲改”加劇兩岸對立情勢已很難避免。從時間考慮來看,民進黨當局及“台獨”分子均認為,2008年對台灣而言是個謀求“獨立”的最佳機會,因為大陸將舉辦奧運會,“不可能對台動武”,而且大陸對台軍事鬥爭準備“尚不完備”,台軍屆時“握有兩岸軍事優勢”。李登輝曾表示,2008年是謀求“台獨”的最後機會,“一旦錯過將不可能再有”。
台海軍退役中將蘭寧利認為,台灣當局的“台獨”傾向是造成大陸必須做好軍事準備的主要原因。這種狀況台灣民眾也知道得十分清楚,所以每當陳水扁的“台獨”意識有所上揚時,台灣社會就會擔心,並對大陸的做法十分關注,這也是大陸軍事動向常被台灣媒體大幅報道的原因之一。
對“台獨”不能抱任何僥幸心理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的彭光謙少將指出,“台獨”的危險性確實在增加,這是有跡可尋的。今年初以來,陳水扁等人叫嚷“台獨”的分貝再度升高,發出了要搞“憲改”等實質性“台獨”信號。陳水扁現在急於擺脫島內政治的被動局麵,為民進黨在島內選舉中製造優勢,以他上台以來幾乎在所有方麵都一無所成的表現,他隻能拿“台獨”來冒險。陳水扁還想在下台之前留下一筆“台獨”遺產,2007年再不搞大動作,基本上就沒有機會了。陳唐山拋出的“不惜當一個麻煩製造者”的言論,明顯帶有試探美國對進一步的“台獨”行動會作何反應的意圖,他們鋌而走險的可能性在增大,大陸必須充分提高警惕。

“東海10”巡航導彈已經批量裝備部隊
彭光謙認為,在反“台獨”的戰略上,大陸有壓倒性優勢。國際上對一個中國原則普遍認可,大陸在反“台獨”上處在道義和法理的高處。大陸的綜合實力,包括政治、外交影響力和國防能力的大大提高,對“台獨”力量產生著巨大的威懾作用。但他也提醒說,“台獨”分裂勢力不是理性的勢力,為了達到目的屢屢使出卑劣的招數,在他們走投無路時,什麽極端手段都可能用,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不能抱有任何僥幸心理。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表示,民進黨為在2008年“大選”中保住“政權”,必將加快“去中國化”運動,在“修憲”道路上大步向前走。這雖然不意味著“立法院”將通過“修憲”決議,但民進黨會不斷提出有關“修憲”的政治建議,並很可能會在“台灣人口”和“領土麵積”界定等政治性問題上要求進行“全民公決”。這些問題究其本質都是“法理台獨”行為。閻學通預測,一旦陳水扁當局真這樣幹,大陸方麵肯定會有強烈的措施出台,令台灣當局付出巨大代價。大陸正在為此發出越來越明確的信息。他預測,如果民進黨當局越過紅線,將會因台海的劇烈動蕩失去“政權”。對此台灣當局必須清楚,美國對“台獨”製造的風險尤其要清楚。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殷存毅教授表示,台灣當局想做什麽和能做到什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大陸經濟高速增長、政治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台獨”勢力的發展明顯受到大陸和國際環境的製約,而且島內“藍綠各半”的政治形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其發揮了抑製作用。因此,“台獨”勢力很可能會采取打“擦邊球”的方式,對台灣現有的“法律”框架做出變動。對此,大陸要有充分的自信,不按台灣當局的節奏起舞;大陸要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做好充分的準備,預先明白無誤地向美國、日本等說明大陸的決心和“台獨”的危害。與此同時,也要繼續推動與島內的各種交流,采取有利於兩岸人民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