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50)
2008 (100)
2009 (57)
2011 (62)
2013 (61)
2014 (36)
2024 (85)
2025 (6)
晚上9點從庫爾勒出發,坐夜車去吐魯番,買的軟臥(¥180),第二天早上6點到。本次快車由庫爾勒始發,終點烏魯木齊。同車廂的下鋪是位80後庫爾勒漢族姑娘,在家過完8月十五,回烏魯木齊的中國電信上班。列車正點出發,哐當哐當搖晃著前行。我們將庫爾勒買的香梨,葡萄擺了一桌,吃飽喝足了,好好睡一覺,睜眼應該就到了吐魯番。
迷迷糊糊中,嘎吱一聲,車停了。一會兒,乘務員敲開我們的車廂門,宣布:吐魯番附近的山口有大風,線路上所有的火車都停開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繼續開。如果怕耽誤趕飛機,可以退票下車自己另行打算。姐和F同學還在那喋喋地與列車員理論:才走了2站,離山口遠著呢,為啥停這?到底要等多久?俺從上鋪探頭出來,喃喃道:“別價,停車正好睡覺,明天天亮後到站豈不是更好?” 嘿,老天還真算有眼,3小時後,風停了,火車啟動,於上午9點(晚點3小時)到達吐魯番,可不是比正點早上6點黑咕隆冬的更好?啥都沒耽誤,還賺了一夜好覺。:)
吐魯番火車站離市區50公裏,據說當年火車軌道進入盆地有技術難度,不知到底是真是假。反正今天這個距離給大量的出租車司機們很好的創收機會。我們一出站,就被一維族司機盯上,說他車裏已有一個乘客,加上我們正好一車,¥20/人去市區。就這麽上了艾克拜爾師傅的車。車裏已有的另一位乘客是穿便衣的女警察,據她自己說在戒毒中心工作,她下車時我瞅了一眼大門口的牌子,是“青少年勞教中心”,不知戒毒中心和青少年勞教所有什麽關係?
在火車上查書,老孤星推薦“交通賓館”(¥340/3人間),於是讓艾師傅將我們直接拉那兒去。車上1小時,閑著也是閑著,就與艾師傅聊天。說著說著,就將艾師傅說成了我們今天吐魯番一日遊的包車(¥330)。艾師傅是本地維族,原來在汽車站開客車,現在租了出租公司的這輛車,專跑火車站,一來收入高些,二來更自由。他家有6畝葡萄園,每年賣葡萄可收入3萬元,加上開出租車收入約10萬(減去5萬租車費用),日子應該是很不錯的。艾師傅也是一名虔誠的穆斯林,每天必須祈禱5次:天亮前、中午、太陽2胳膊長時、太陽下山前、和天黑後。如果祈禱的時間與拉我們去景點衝突咋辦?待你們去景點時,我在附近清真寺做禮拜。艾師傅雖然虔誠,胡子卻刮得幹幹淨淨。知道你們要去的吐峪溝麻紮村嗎?最近那裏有動亂,死了25人,其中19名維族,就是為了留胡子而起。
今天去的地方不少:吐峪溝、高昌故城、古墓、火焰山、葡萄溝、0海拔、坎兒井、交河故城。下麵就一一道來。
吐峪溝麻紮村,據國內旅遊書上介紹,較好的保存了本地維族的村落、建築、生活習俗特色。去吐峪溝前,艾師傅就給我們打招呼,因為最近的事件,據說不讓遊客參觀了。俺們一致回答,木事,不行就去下一個景點。結果到了目的地麻紮村,靜悄悄的一個人影也沒有。艾師傅將車停好,用維語大聲吆喝出一位景點管理人員,讓我們買門票。NND,進個村看看,還要交錢!木法,中國國情哈。看了一下村口的說明,麻紮村維語的意思是墓地。進村後,看到有100年前有名的考古學家Coq(或文物盜賊,就看你問誰了)曾經住過的房子,那麽麻紮村的人是不是祖上都是盜墓人?否則村子為什麽建在古墓旁?如此聯想翩翩,隻因最近剛看完Daniel Silva的小說《Fallen Angel》,知道了盜墓者和世界古董市場的緊密聯係。
麻紮村:
100年前Coq曾在村裏住過:
在村裏亂逛時,被一個2、3歲的娃兒擋住去路,問姐要錢。姐不給,娃就纏著不讓姐走,木法,給了錢,感覺卻不好。
維族大爺邀請我們進去參觀他家,俺們沒敢:
村裏賴以生存的泉水:
村旁的墓地:
不曾想在“墓地村”看墓地,倒看出麻煩來了。2名維族青年,氣勢洶洶地將從墓地出來的我們攔截住,說我們侮辱了他們的祖先,要帶我們去警察局見官,討個說法。俺說,我們順著村裏的遊覽路線走過來,一路走到“入口”處,然後從“出口”出來的。如果有所冒犯,也是誤會,對不起。說罷,我就轉身快步朝村口走去,希望能盡快找到艾師傅和管理處的人來解釋。不料,F同學卻如中魔法似的乖乖隨他們進了路邊的棚子,邊走還邊再三解釋。青年A卻根本不理會F,脫去外衣,露出裏麵的警服,說自己就是警察,你們交罰款吧。F同學說,錢在其他人身上,有事要一起決定。於是A騎著摩托車到村口來追我,正碰上我和艾師傅,管理員走出來。他們3人用維語哇啦哇啦說了一陣,艾師傅轉身對我說,沒事了,我們走吧。噓,嚇俺一身冷汗。
高昌故城:
火焰山:
想必到過吐魯番的,葡萄溝是必遊之地。艾師傅帶我們直接去了後麵的“老葡萄溝”而不是前麵的“民族文化村”。通過他的朋友,讓我們花¥40拿到原本¥60的門票,當然朋友也賺了份子錢,雙贏哈。
葡萄溝裏的葡萄:
紫葡萄,綠葡萄:
葡萄幹是這麽晾成的:
據艾師傅透露,以前的葡萄幹,要晾1個多月才能幹。如今為了多快好省,晾葡萄幹,一般都用化學藥劑,15天就幹了。外麵賣的葡萄幹,自然風幹的要貴很多。不過,用沒用藥,你們內地人反正看不出,所以大部分都是買的用過藥的。
葡萄溝裏擺小攤:
看過葡萄溝出來,在門外小攤上買了若幹斤葡萄幹,就在艾師傅朋友路邊的小飯店裏吃中飯。店家免費送剛摘下來的葡萄,很甜,甜得發膩。吃完飯,艾師傅說要順路送他朋友的雙胞胎龍鳳娃去學校,木問題,俺們大夥兒擠一擠好啦。擠在一塊時,娃們告訴咱他倆都上7年級(初中),學校教學用雙語。哦?怎麽個雙語法?俺要來娃們的課本翻了翻:語文課本是維文,數學、物理、化學等科學都是漢字。跟咱美國的雙語(language immersion)教育很不一樣嘛。美國的雙語教育所有課目(語文數理化等等)都是用第二語教(中文/法文/德文/西班牙語……),英文另外作為一門外語課教。說話間,學校到了,娃們很有禮貌的用漢語與俺們再見,維語口音很重哦,比俺們美國中文雙語學校出來的美國娃說漢語的口音重多了。:)
葡萄架下的小餐館:
坎兒井是今天的另一大景點。抄一段維基百科:吐魯番的坎兒井多為清代興建的[2]。坎兒井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麵渠道和澇壩四部份組成。首先在地麵由高至底打下井口,將地下水匯聚。然後,在井底修通暗渠,將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才把水引到地麵。這樣保證了地下水不會因炎熱及狂風而被蒸發或汙染。澇壩將水蓄起以供人使用。鼎盛時期曾多達1700多條,現在大約100來條仍有水,其他的都幹枯了。
坎兒井:
以前光聽說過的坎兒井,這次眼見為實了。不過也更為新疆的水資源擔心,連地下水都逐漸幹枯了,新疆人民怎麽生存?不知政府會不會像修西氣東運的油氣管道一樣,修一條並行的東水西運的管道?
今天最後一站是交河故城。新疆很多故城,貌似都是曆代被放棄的居住地。為什麽住得好好的要放棄呢?河水改道?氣候變化?故城說明上都沒有提及。
交河故城規模很大,當年一定是個很繁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