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壟斷下的真實一麵

(2009-08-01 21:31:01) 下一個
通鋼事件能夠避免嗎?

通鋼事件是一起非常沉重的事件。此事件以職工“聚集”為發端,以老總被打死和廢除“重組”方案為結果,整個事態的發展令人震驚。此起事件是可避免的嗎?它的序幕是怎樣的?解開了這個結便能看到,此事件是完全可避免的。若善於舉一反三,可避免更多惡性事件的發生。通鋼事件是完全可避免的。理由有三點:一是企業相關工作做到家可以避免。二是相關部門管理到位可以避免。三是正確對待群眾的心聲和訴求可以避免。而這一切都可做到於“事前”,遺憾的是恰恰失去了“事前”的機會,這機會被一些人主動丟失了。

據媒體消息,企業職工與通鋼管理層的矛盾早就較突出,這矛盾並沒得到很好解決。“早就聽說通鋼職工對管理層不滿意,今年3月份還有多名通鋼職工向協會反映改製後的日子很不好過。”這類反映走過那些廟門,結果如何可想而知道。反映的過程也是上訪的過程,此間的行動應該是無功而返。通鋼目前擁有近3萬員工。記者了解到,通鋼管理層與職工之間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薪水過低、頻繁加班、職工福利”等方麵。一位通鋼中層員工表示,自從2005年通鋼改製後,通鋼職工的工資“就沒有上漲過,反而一降再降”,退休工人每月工資按工齡分布在200元至600元不等,一線普通工人每月工資隻有1000元,金融危機時,“平均不到500元”。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有的人的收入卻奇高。這些矛盾認真過問過嗎?采取過有力措施切實解決過嗎?這一點十分重要。作不作為、是否認真作為非常關鍵。當這些矛盾不是被積極消化,而是不斷壘積時,其實通鋼事件的序幕已經拉開了。在這種背景下繼續草草對待,不出問題是不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舉步唯艱的國企該改,問題多多的臃腫低效企業該改,可“引以為傲的老牌國企”也在改,而不是慎重改,不是往廣大職工滿意這一方向改,這當引起好好深思了。有通鋼員工說:“這三四年裏,曾作為吉林省引以為傲的老牌國企,但現在通鋼屬性已經模糊不清了。”這“屬性”竟連與職工的心都沒統到一塊,發展還能不令人憂慮嗎?通鋼的這種“模糊”也曾是其它一些企業職工的困惑:怎麽好好的企業非得賤賣給私人,企業管理和運經營有問題當不說,效益那麽好急著轉什麽製?這一“急”,國有資產往往就流失了。不管是賣也好,轉製也好,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群眾決策。問題正出在這裏,與群眾充分商量了嗎?是群眾說了算嗎?群眾通常連情況都不清楚,或遇對方支支吾吾隻之皮毛,有的皮毛都不想讓你知道,這樣做能不埋下隱患?

吉林省國資委辦公室人員稱,事件是“由於職工不滿建龍集團與通鋼剛剛達成的重組方案”。針對“建龍重組通鋼未充分聽取職工意見”的說法,吉林省國資委方麵表示,建龍集團對通鋼增資擴股方案,是在通鋼集團已經改製,員工身份全部轉換,並在股東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的,履行了相關審核、審批手續,方案的實施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如果各方麵的工作做得很好,“近3000名在職員工及員工家屬在通鋼辦公大樓前集會,並高舉‘建龍滾出通鋼’等標語,高喊口號”,則難以置信。事實是,職工們對建龍又突然老“吃” 通鋼確實反響強烈(據反映,先前曾甩掉,見有油水又來“重組”)。 據悉,建龍集團與吉林省國資委7月份達成新意向:建龍集團以10億元現金和其持有的通鋼礦業公司股權,向通鋼集團增資控股,持股66%,吉林省國資委等其他原有股東直接持有通鋼集團的股權降至34%。無論怎麽辯護,與眾多職工嚴重對立的“方案”肯定是怪胎。這種無視職工群眾心聲和訴求並引發不良後果的的行為,是應該承擔責任的。

出現目前的慘劇是肯定不願看到的,從總結教訓的角度說,應從管理上去思考,從是否真正讓群眾當家作主方麵去思考。管理到位,能讓群眾有效地參與管理,並充分發揮主人翁作用,自然有利於企業的和諧發展。講求科發展,決不同於單純地追求經濟效益,追求少數人致富,必須兼顧企業、國家和職工各方麵的利益,務必讓發展體現科性,讓分配體現公正性。種種信息顯示,某些方麵的路已走得不大對勁。有專家指出,“在近年來鋼企重組浪潮中,政府態度、企業利益分配等層麵的因素,多為人關注,而員工情緒等則被淡化處理。”企業究竟是誰的企業?專家指出的“淡化處理”實際上是極為反常的現象,如果企業的主人都被“淡化”掉,試問企業發展來幹什麽?不客氣地說,在這個重要問題上,一些企業和部門已走歪了。某些“老板”、官員忽略了社會責任,走得遠的已喪失社會責任!這是當前尤應引起重視的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