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間正道是滄桑 --- 紀念蔣國兵zt

(2007-06-24 22:07:50) 下一個
人間正道是滄桑 --- 紀念蔣國兵

來源: 思告發可賣若堪 於 06-07-28 18:01:55 我的>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人間正道是滄桑 --- 紀念蔣國兵

一周以來, 陸陸續續地看了網上關於蔣國兵事件的報導, 特別是“有一千零一種理由活下去”和昨天看到的“一首理想主義者的葬歌”(覺得改成“獻給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挽歌”更好些), 一個鮮活的形象逐漸建立了起來。 通過他的所學、人生經曆、他的性格、為人處事、 他的家庭, 我想我們應該能夠解開他選擇自殺的謎團。

有人說憑什麽他的死能夠引起我們的震撼和強烈的關注, 就因為他是清華大學畢業、雙料博士從而比別人高人一等嗎? 對於我們身處其中的這個社會, 我想一定有這個因素; 但是, 蔣博士之死絕對揭示了一些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比如現代社會的專業與職業選澤、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幸福婚姻、如何麵對挫折和在逆境中生存等等; 在今天這個高度發達、人口過載、資源短缺、競爭激烈、道德與傳統缺失、信息令人眼花繚亂的後現代社會, 這些問題就變得尤為突出。本人作為一個至今仍不斷地為理想工作而奮鬥的電腦工程師,不想也沒有能力去解答這些問題, 但希望在此表達一己之見,給別人以啟發和思考。

表麵上這隻是另一起自殺事件, 它發生在我們身邊, 隻不過這一次是博士, 最高學曆, 實則不盡然。仔細想來,會覺察出這是一幕徹頭徹尾的悲劇,因為它太沉重。關於悲劇, 魯迅曾有過著名的論斷: “悲劇就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這就是說, 在曆史發展的一定階段上, 由於客觀社會原因或曆史的必然衝突, 真、善、美、生命、愛情、信仰、理想等等“人生的有價 值的東西”被損害或被毀滅, 這個過程或結果使人們陷入劇烈的悲痛。

我們每一個經曆過高考的人,永遠不會忘記那段緊張忘我的學習、考試、模擬訓練的經曆。記得當年我們那屆高三七個理科班,考上六個清華, 其中有一個的成績排進遼寧省前十; 雖然不是狀元, 但也幾乎就是了, 所以我了解他們。 首先他們無一例外的差不多在各門科目上都是高手, 不佩服不行。 在隻追求分數、看重學習成績的社會,這也不是他們的錯!不可否認的,他們也都無一例外地聰明。更何況,蔣國兵以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在當地引起轟動,而且二十幾年過去了,當地的學校仍然把他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從他的經曆中,我覺得能夠得出這樣一些判斷:

蔣博士純樸、正直、甚至有些書生氣, 這和中國官場上文憑作假、吃著、喝著、裝著、貪著、春風得意著的趙局長,楊局長們形成鮮明的對照。

他曾經有過閃光的過去, 他自己一定是主動淡忘了, 一定的。

能在加拿大的油漆廠工作半年之久, 以他的經曆, 包括當年高考成績全省第一、清華碩士,美國的博士、清華的副教授, 能過承受下來,很不簡單,說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沒問題, 這可能因為農村長大的孩子從小能吃苦吧。

如果做妻子的不膚淺、不慕虛榮、理解並支持丈夫,蔣博士決不會走到這一步。
由於做妻子的對現實不滿, 免不了經常吵架, 甚至出現諸如“書呆子”, “學習好有個屁用”, “有本事去掙錢呀”這些極傷自尊的刻薄。 你會說我在杜撰, 可如果有個賢惠的妻子, 蔣博士怎麽會僅僅因為事業受挫和懷才不遇就選擇絕路呢? 這是不大可能的。

蔣博士是個愛妻子和對家庭極有責任感的人。
他愛妻子可以從他們是同鄉、從小青梅竹馬、並以兄妹相稱推斷出來, 而且這麽多年不棄不離也是印證。 他們當初在來加拿大的問題上,一定大吵了一次, 蔣一氣之下將移民紙撕掉以示自己的決心。 盧堅持丈夫不去也要和孩子去,而且就真的去了。蔣後來還是來了加拿大,我想一是因為當時那是潮流,二是對本專業在加拿大的就業嚴峻認識不足, 可誰又看得清呢。來了總得堅持一段時間吧, 專業工作哪是說有就有的。 打工先維持吧。 想必這時候清華的職位就由別人替了。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無奈在多大又念了個博士(總不能回來念碩士和學士吧) 。本來已是棟梁之才,正是施展才能,為公服務於社會、為私持家立業的時候,又被回爐重塑,這種深深的痛苦想必隻有當事人自己體驗了。也許也想過分手,可是考慮到孩子,考慮到留下一個女人不能獨撐這個家,就委屈求全吧,好在生活本身就是平淡的,即便事業不順, 聊以告慰的還有這裏的藍天和白雲, 有個家,一個可以看著孩子長大的地方。 蔣博士內心深處想的是什麽,隻能在這裏猜測了。作為喜歡哲學的他, 定有一番深刻的領悟, 包括對學術、對人生、對自己。 但每每念及回國發展, 就被家庭的責任感平衡掉了, 以及因為家庭和自己的軟弱做出的一次次錯誤決擇。

出走之前的那天或者那個夜晚,猜測他們一定是大吵大罵了一通,作丈夫的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還被深深地誤解和傷害了,使得多年來藏在內心深處的失意、委屈,終於突破了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平時最理性的人此時就產生了一種最不理性的衝動,以結束自己生命的悲壯方式, 做一個了結, 從此以後再也不要有什麽責任了, 於是一個最有責任感的人也就最不負責任了。

哎,實在可惜呀!其實他們是到了守得雲開見日出的時候。

有人天真地希望這裏的主流媒體能像華人一樣關注此事, 這怎麽可能呢? 孰不知多元文化就是不可穿越文化。它可以連篇地報導賴昌星事件,因為在他們眼裏那更有價值。 去他媽的主流媒體,誰care啊? 老子關心的媒體,就是主流媒體;如果多倫多半數以上是華人的話,中文就是主流媒體。

蔣博士,你生前默默無聞,有才能沒處施展,不知你在最後的二十分鍾裏,究竟想了什麽,當你縱身躍下的時候,你知道嗎,有多少人在為你哭泣了-- 他們來自你的家鄉天門,來自清華的校友,來自多倫多,來自一切了解了你的有良知的人們!你若在天有靈,請接受我們的祝福吧!

徐永利
於多倫多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