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領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王靖寰等記
虛雲老和尚序
劉洙源先生略曆
上編 四句要義
中編 發菩提心
下編 略解楞伽
虛雲老和尚
戊子春夏之交,金弘恕居士,將其師劉洙源居士《佛法要領》一書,並往來函劄數十通,匯而付諸梓,問序於衲。時方有事於雲門祖庭複興工作,不遑執筆為文字,未有以報。後二年,孫張清揚居士,複謀刊此書,重以序請。辭不獲命,乃為之詞曰:
劉居士此書,寥寥萬言,闡述一代聖教,揭其旨歸,示初學以從入之途,明白精當,求之近人著述中,得未曾有。學者得此以為津梁,進探大藏,庶幾不致擔麻棄金矣。書中所言觀心一法,原係古法;但用之今人,微嫌不契。古人根利,單假觀照,便可直造心源;今人根器不及古人,若用觀照,每易沉觀不進,諸祖觀機設教,遂易以看話頭起疑情方法,俾行人疑至極處,忽然打破疑團,即得親見本來麵目,不至沉滯修途。故近世宗門用功,每重疑情;觀照之法,遂鮮行用者矣。此就恒人而論;若果是過量大人,則直下承擔,便無餘事,說一觀字亦多矣,尚安用疑情為哉。此原書未及之處,學者不可不知也。至於修行之本末理體,劉居士書中言之極中肯要,當無俟衲之再贅矣。
聞居士後出家受具戒,法名昌宗,且已圓寂。法運衰歇,哲人長逝,其感傷為何如哉。
雲門老衲虛雲序
先生名複禮,字洙源,別號離明,年七十三,四川中江籍,前清拔貢,北京經科大學畢業,長文學通三禮,曆任四川高級師範、成都大學、四川大學文學教授。棲心竺典,澹泊自處,創辦成都佛學社,獨任講筵十餘載,歸向者甚多。尋退隱深山,時應鄰邑之請,講說不絕。
先生早歲精唯識,曾著《唯識學綱要》數萬言,《海潮音》社刊行之。晚耽禪悅,不喜著作,隻存講稿數篇,門第子展轉傳鈔,得之者如獲至寶,今徇弘恕請編次付印,名曰《佛法要領》,乃先刊於《覺有情》,以結法緣,然後製版流通,以垂久遠。
先生遁世不求知故,知之者甚少。茲從陳法香兄言,不得已違先生意,略敘其概,以作介紹。
弟子金弘恕謹述
又,先生晚年出家,法號上昌下宗,一九五零夏在白雲寺圓寂,是夜寺上白光衝天,遠近見者甚眾,雲詳載《覺有情》十一卷八期。上編 四句要義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王靖寰記
丙戍五月,中江劉洙源先生,道過廣漢,駐軍周參謀長朗清先生留請說法。先生以初未準備經論,說者聽者皆無依據,驟然印書,倉猝不能遽辦,乃曰:吾有四句要義,
一、為何事?
二、依何義?
三、修何行?
四、悟何法?
試為君等演說如何?僉曰:願樂欲聞,惟希說之。爰記先生所說於次,倘有錯謬,請教正之。
一、為何事?……明心見性
近來人心多好佛法,或家庭奉佛,或朝山燒香,或勤布施,或修供養,或受三皈,或守五戒,或誦經念佛,或持咒修法,或精研教理,或專修禪觀。種種不同,信佛則一。
吾今欲發一問,諸君如是勤修,究為何事?勞身苦體,費精神,耗時日,而不辭。誌願安在?
彼將雲:聞佛法奇特,吾故好之,世俗成風,吾從眾耳。
餘曰:此非答我所問。
彼又雲:欲脫苦耳。貧者欲求富饒,病者欲祈疾愈,困厄者希通達,沉淪者冀超升。
餘曰:此言近似,尚非真實。
彼又雲:欲除業障耳。今生之苦,皆由前生惡業所招,今將去惡行善,以期業障消除,免受苦報。
餘曰:此言似矣,猶未盡也。
彼又雲:欲斷煩惱耳。人生造業,由煩惱起,今將斷滅煩惱,庶幾苦果不生。
餘曰:此言似矣,猶未盡也。
彼瞿然曰:斷煩惱,除業障,離苦得樂,此乃佛法正宗,雲何而猶未盡?布施持戒,禮拜供養,誦經念佛,持咒修觀,此乃佛法正行,雲何而猶未盡?吾將以此自度度他,豈尚有遺憾耶?
餘曰:且稍安毋躁,當為子說之。大凡談理必窮根源,作事必問根由。子所談者,在佛法中非無其義,但是枝葉末節,若向這裏做去,立誌雖佳,枉費精神。(華嚴)經雲:“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餘今例此,再作數語: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禮拜;未知真實法,不名為誦經;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念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修觀。君未說到真實處,所以我不認可。(首楞嚴)經曰:“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又曰:‘欲修大行,須知因地法行。’世人懵懵,不此之求,所以徒勞無益。今為君等發明真實,事半功倍,可乎?
僉曰:願聞。
曰:真實法者,吾人之心也。此心以有覺性,故謂之佛性;為萬法之本,故謂之法身;永不變易,謂之真如;性非虛妄,謂之實相;無所不知,謂之菩提(菩提是正智,故無所不知);寂靜不動,謂之涅槃;萬法之性,謂之法性。凡此種種名稱,皆是吾人真心之異名,人人本有,個個圓成,近在心內,無勞遠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門謂之明心見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華嚴經),所謂真實法者,即此心也。我輩人人有心,而不自知,長劫受苦,豈不可憐!
學佛無他,明心見性而已(明悟自心,徹見本性)。如果明心見性,煩惱不待斷而自斷,業障不待除而自除,諸苦不待滅而自滅,三寶不言供養而已供養自心三寶,布施不施一金而其所施勝過七寶,不持咒而自得印明,不誦經而十二部經無不通利。若從根本下手,果大功高如是,君等奈何不圖?先德雲:眾生依業有,業依惑有,惑依識有,識依心有。心是最終究竟處,不通此一著,意識長在,煩惱旋斷旋生,業障旋消旋萌,苦果永遠不除。譬如伐木,去其枝葉,來年又生,有何了期?若斷根蒂,永不再發。是故佛說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供養者,意在策勵世人,知真實處在吾自心(此義出華嚴經,及般若經,其文甚廣,可研閱之);不然,修因無果,何以故?果在真實處故。不然,(八大人覺)經雲:“心是惡源,形為罪藪。”(此心是識心,與上真心別),倘未明白真實所在,如何能斷煩惱、除業障、出苦海耶?為何事者,為求明心見性也。
二、依何義?……依二空義
吾人已知佛性即是自己真心,然則真心體相究竟如何?
曰:真心無性,其體是空,故曰真空;其相如虛空,如虛空有二義:一、如虛空不動搖,二、如虛空遍滿一切國土。永明禪師(宗鏡錄)雲:“真心自體,非言所詮,湛如無際之虛空,瑩若圓明之淨鏡,毀讚不及,義理難通。”世人不知真心廣大圓明,妄謂此心在我身內,所以長劫輪回,受苦無窮。今欲明白自己真心,第一、莫認四大假合之身為真;第二、莫認六塵緣影之心以及山河大地為實。
佛法入門,有二要義:一者、眾生空,二者、萬法空。眾生不空,謂之我執;萬法不空,謂之法執。
何謂我執?謂我能主宰是也。主宰即是意識,非真有我。如果我能主宰,誰人肯入地獄,甘做畜生餓鬼?故知身中無我,全是意識分別執著。意識是生死根本,急宜斷除,不可姑息。所以大乘菩薩先修無我觀,以得人空。
何謂法執?法者,內之五根(眼、耳、鼻、舌、身),外之五塵(色、聲、香、味、觸),皆是四大(地、水、火、風)造成,謂之色法。受、想、行、識,謂之心法。色、心二法,其性皆空;眾生不知,認為實有,起惑造業,生死不絕。佛法教人修法空,法空者,即空六根、六塵、六識諸法也,悟一切法,皆無自性,其體本空,名得法空。
世人皆為我執、法執所蔽,所以不知自己真心。大乘法門,若要悟心,先須信入人空、法空之理。千經萬論所說法義,不外二空。若能信入,則悟心有期,刹那成佛;若不信此二空,專求福報,是門外漢,決不能得佛法利益。
雲何知無我耶?如果我能主宰,則臨命終時,妻室財產皆可攜去,何故不能?天上樂土,作惡之人皆可往生,何故不能?二俱不能,主宰安在?且一人之身,六根均動,豈有六我耶?如以六根為我,死者六根尚存,何以不能行動?故知無我。(華嚴)經雲:“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
雲何知無法耶?根身器界,在人類共業同分中,見以為實,餘五道中,各有不同。可見六道之中,各各自變六塵境界,皆由業識所造,安有定法?故知一切人事營為,都是業風驅遣,識心所生,猶如夢幻泡影,空而不實。(華嚴)經雲:“不見諸法空,恒受生死苦。”
若能悟入二空,便證無生法忍,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是言之,學法,唯學二空之義。
三、修何行?……修般若行
佛法要領,不出教理、行、果。
教理,即蘊、處、界、諦、緣起,如上一心二空說。
果,則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
知教理而欲得果,非起行不能辦。今當論行,行有萬端,以六度為總,經中自在說法,或說一行:發菩提心是。或說二行:曰智慧,曰方便。或說三行:曰戒、定、慧。或說四行:曰四居處,四居處者,一慧、二戒、三施、四定。或說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或說六行:曰六度,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行門雖多,六度括盡。此六度義,有無量門,茲略說三門:一、六度義相,二、六度所對治,三、六度能入理。
雲何義相?萬行俱從菩提心流出,合之為菩提心,分之為六度。無顧戀心為布施,無持犯心為持戒,不忤一眾生為忍辱,念念不斷為精進,心不流動為禪定,知萬法空為般若。
雲何對治?對治六道,出三界輪回故。立施度,對治餓鬼道。立戒度,對治地獄道。立忍度,對治畜生道。立精進度,對治修羅道。立禪定度,對治人及六欲天。立般若度,對治色無色界天。
雲何入理?隨順法性故。法性體無慳貪,立施度。法性離五欲,立戒度。法性離嗔惱,立忍度。法性離懈怠,立精進度。法性常定,立禪定度。法性離無明,立般若度。
此六度法,要以般若為主。經雲:‘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布施無般若,惟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據瑜伽,菩薩行有四:一、六度行,二、道品行,三、四攝行,四、神通行。要之,俱以般若為主。佛法雖分大乘小乘、一乘三乘,四諦悉已括盡。世間因果,為苦、集二諦;出世因果,為滅、道二諦。滅為佛果,道為菩薩行。般若為道諦體,故般若為要行。
四、悟何法?……悟緣生法
學教參禪,俱圖大徹大悟。徹悟之境,即是無生法忍。學人一心求悟,究竟悟何種法耶?
曰:悟緣生法。
何謂緣生法?
曰:緣生法者,因緣所生之法也。一切諸法,緣會則生,緣散則滅;非有而有,幻相不實;有即非有,當體是空。
曰:緣生之相,既是虛妄,雲何悟相便為登峰造極耶?
曰:見性不真,不能了相;見性真實,便能了了見森羅萬象,都是自己本性上因緣所生,謂之妙有。故學法要著,須明緣生性空。若見緣性,則脫緣縛(緣性者,緣生之性,即是佛性。十二因緣是輪回相,佛性是輪回性,見佛性則輪回頓斷。緣縛者,即是十二因緣輪回之縛也)。故證性即了緣生,了緣生即證入真性,是一事也。大乘學人,入門便教觀緣生法,為將來悟入正因起見。
此義雲何?
佛法以空為主,說空以因緣為宗,因緣即是緣起義(緣起即緣生)。凡夫不信,外道不知,小乘權教雖知而不徹底,唯大菩薩學佛乘者最須於此著眼。
何也?
佛說心地,乃說二空。無緣生義,二空不成。人之識心,造善惡業,故有升沉;而其真心,本來不動,識心為累,枉受輪回。當知惑、業、苦三,皆由因緣所生,緣生性空,故曰人空。根塵亦是因緣所生,根塵無性,一切是空,故曰法空。若無緣生之義,人、法俱實,真心不顯;有緣生義,人、法俱空,真心顯現,得本法身,即為佛果。法身如虛空,故曰真空。真空體內,十方微塵刹海一切俱現。故涅槃經雲:“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又深密經雲:“若不了知無相法,雜染相法不能斷。不斷雜染相法故,壞證微妙淨相法。”若能悟入緣生,即證無生法忍,即是大徹大悟。大乘學人,當如是行,勉之勉之。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廖寂慧記
已說四句要義竟。由初句,知唯心。由次句,知心體空。由三句,知悟心不離般若。由四句,證真方能了俗。今當略說發菩提心。
一、名義
發菩提心,具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菩提心,或雲大乘心,或雲普賢心,再簡雲發心。義如常釋:
阿,無也。
耨多羅,上也,為無上心。
三,正也。
藐,等也,為正等心。
三菩提者,三,正也,菩提,覺也,為正覺心。
此無上心、正等心、正覺心,心字該通三項,各有所揀:初揀凡夫外道,凡夫不覺,外道邪覺故;次揀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三揀菩薩,菩薩因覺,未滿果位,非正覺故。
問:以上三心,如何融攝,以便下手?
答:菩提心者,統為自性清淨心。此自性清淨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減。發者,發起也,開發也(初心隻是發起,見性乃名開發)。非觀照不能發起,非觀照不能開悟。故發心者,即觀此自性清淨心也。
二、意義
問:雲何為自性清淨心?雲何觀自性清淨心?
答:自性清淨心,即吾人之真心,亦名佛法,亦名法身,亦名真如,亦名實相,亦名涅槃,亦名法性,亦名法界,妄念依之,而成三界,為世界成立之本、人生緣起之源。眾生不知,無始以來,從未觀照,枉造輪回,沉淪生死。佛法教人返觀內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入真如,入實相,入涅槃,入法性,入法界,頓斷輪回,速出生死。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涅槃經雲:‘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問:發心究竟為甚麽事?
答:為見自性。吾故雲: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學佛不求見性,即是外道;誌求見性,方是佛子。
問:何以觀心便得見性?
答:古德(永明延壽禪師)雲:“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蓋佛法都在清淨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門、一切神通門,一時俱得顯現。故知心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能引得出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故華嚴雲:‘初發心時,即成正覺。’謂自心是佛,見自己真佛,即成正覺也。發菩提心論雲:“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今人欲成佛,而馳心外求,哀哉!未曾發心,而修雜觀行,隻得生天果報,不得出離輪回。
問:發心既是觀心,且又重要如是,究應如何觀乎?
答:佛說觀心,有一句定義。文殊(師利)問(菩提)經雲:“無發,是發菩提。”雲何不發?謂不發一切求利益之心,及悲願有條件之心。蓋發心時,須要摒息一切外緣,離念清淨。生心動念,即乖法體,故雲不發。雲何又言發?謂念念俱寂,自性圓融,周遍無際,即是發心。智行於內,不行於外,故不發為發。華手經雲:“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龐居士雲:“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其熟味之。
又有要義三:一、發心時,當知無能發者,此破我執。二、無所發之境界;三、無所發之方便;此二破法執。總以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為歸趣。又發心時,如有妙境,及小小神通發現,急宜舍去,以此是無相法故,一切雜行、一切雜觀想,不得合入此中修。此指修三乘言,如圓頓教,即純乎合修。
三、修法
修此法時分二:一、趺坐,二、觀心。說明於下:
一、趺坐。擇清淨處,結跏趺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上。此為全跏,名吉祥坐。或但半跏,右押左上,亦可。又有降魔坐:先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押右。禪宗多傳此坐,任人自擇,年老者端坐亦可)。身體端正,不動不搖。手結定印(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頭相拄,安於臍下跏趺上。此名法界定印,能除一切狂亂妄想),合眼斷光,閉口合齒,舌抵上顎,鼻對肚臍,背脊筆直,兩肩齊平,不偏不倚,如是而坐。
二、觀心。觀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須將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直觀當下念頭,憧憧往來,起滅不停,勿執著他,勿隨逐他,勿斷除他,隻管細細靜看。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複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隻看著。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發菩提心論雲:“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應,是為妄念所遮,是無明心。無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觀無明心即是觀真如心,觀心性即是觀無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問:此種發心,有異名否?
曰:有。觀上不念外境,故名無念行。一心不動,故名不動行。心無所緣,故名無相行。心不住境,故名無住行。用般若觀照(觀時不起分別心),故名般若行。總之,常修此行,則離分別,離能、所,即是離心意識。心意識離,真心自現。發心之能事,如是如是。
○事忙人,每日必須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若能坐二、三次,每次一、二小時者方妙。愈多愈久則愈妙。坐時,須要寬衣鬆帶,從容安詳,不宜當風,不宜飽腹。坐畢,緩動其身,徐開口眼,兩手搓熱,撫摩麵目腰腹腿足,休息片時,然後下坐。
○平時,須將唯心之理、自心是佛、二空之義、諸法無性,常常思維,以作預備。涵養省察,尤不可忽。當知世事如夢幻,人生若朝露,刹那無常,都是空忙。如能發起冷淡想、厭離想,最易合拍。以一念萬年修去,即是。勉之勉之。
四、種類
發菩提心有二種:一、世俗,二、勝義。發悲願心,是有為法,名為世俗。觀自性清淨心,是無為法,名為勝義。世俗不能攝勝義,勝義則能攝世俗。
問:大悲大願,是佛法要行,何以此中揀去?
曰:非揀去也。未見性人,悲願甚狹;見性時,乃能廣大,故見性為最急。所謂悲願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耳。今求見性,原為成佛利益眾生,即是大悲大願,何必更發。
五、不發之失
發心為總相,其他觀行為別相,別必依總,總能攝別。涅槃經雲:‘雖信別相,不信一體無差別相(即菩提心),名信不具。信不具故,所有禁戒亦不具足,故所有多聞亦不具足。’古德雲:‘無菩提心,三歸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其重要如此。今之人,學得一肚皮佛法,而於此茫然,何哉?
六、發心功德
發心功德,說不能盡,遍於群經,廣在華嚴、瑜伽、智度等論。茲舉數條於下:
一、受生利益。發此心已,得四種利益:一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波羅密為生母故。三胎髒勝,大禪定樂為胎髒故。四乳母勝,大悲長育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居士不能得出家功德。維摩經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居士發心,與出家等,亦能得此功德。
三、具足佛法。維摩經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毗婆沙論雲:‘此法門是諸佛之父,諸佛之母,諸佛之眼,無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無邊。’大般若經雲:‘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發心成佛,如箭射地,無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世人常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時期太遠。不知汝修雜觀行,尚在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也。今日發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諸佛授記,諸佛加被。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心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思益經,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大乘入)楞伽經雲:“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轉女身。藏中有轉女身經。佛說菩提心,八百居士婦,轉為男身。
七、往生上品。世人念佛,不知發心,縱得往生,隻得中品下品。如能念佛而又發心,則可希望上上品生。觀經雲:‘不知第一義,不得上品生。’第一義即菩提心。他經尚多,茲不具引。
八、遠離災橫。毗婆沙論雲:‘劫火官賊怨,毒龍獸眾病,侵是人者,無有是處。此人常為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讚故。’此論略舉九種災橫:一劫難,二火難,三官事,四賊難,五仇怨,六毒害,七龍難,八惡獸,九疾病。其實一切災難,無不消滅。廣如華嚴,及瑜伽師地論。
七、不揀門閥
賢劫經雲:‘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名稱如來,昔為織師,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明焰如來,昔為守城人,於無邊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難勝如來,昔為樵人,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功德幢如來,昔為汲水人,於妙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力軍如來,昔為醫生,於大譬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此段經有三種看法:(一)卑門:牧牛織師等人,皆非高門,故發心不拘身家。(二)得果:此六人皆得如來之果,可見發心不虛。(三)要道:彼等得佛果,不歸功於其他觀行,而歸功於發心,故發心為成佛要道。
問:發心固在速成佛,如一生不成,有果否?
曰:有。從發心起,至成佛止,中間受生,瑜伽論中謂之增上生,言生生倍倍增加好處也。出生菩提心經說:欲求富饒豪貴,或作天王,隨意能得。何言無果?且能真實發心,十信以往,作十三種法師,即作十三種人天諸王。此義見仁王經、瓔珞經(上文受生利益,即是概括其果,論中謂之得四聖輪)。
八、儀軌
顯揚聖教論雲:於“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我弟子某甲,“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六度),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詞薩”同行,“願尊證知。”
如是三說,即合儀軌。
九、結論
餘觀菩薩藏中,說發心義,約十之三。諸大師章疏中,分條詳釋,義門尤多。今略說如此。最後有三要義:
一要信自心是佛,
二要有善知識教授,
三要肯精進觀心,
具此三要,無不成佛。即刹那一修,亦種佛種。其功德之殊勝,非平常誦經、念佛、持咒、以及其他觀行所可比擬。諸修學者,有緣聞此,其各珍重勉勵之。
以上為劉先生常常演說之義,大略如此。能生一念信心,刹那修行,功德已無限量,何況精進專修,果報不可思議。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廖寂慧記
佛言:大慧,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
此段經文,佛答“自證聖智行相”,為頓教根本,今逐句釋之。
依諸聖教(宋譯(劉宋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作:前聖所知,轉相傳授。)依諸聖教者,先佛相傳之教,為聖教。所傳何法?廣則本經所明。其下手處,即達磨“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三句之義(此偈共四句,第四句“可以入道”是果,用功隻在上三句),可知此言,是先佛所傳,非達磨杜撰,故應深信受持。
依者,言謹守此法,不得一絲出入,以期徹悟。
無有分別(宋譯作:妄想無性。)此句是修行正軌,最要最要。何為分別心?即第六識。根塵相對,或憶念過去、未來,枉造輪回,經中呼為六賊。今欲入法,應先停止此心,莫起分別。今作三段解:一初,二中,三後。
初入觀時,先將根塵、過(去)、未(來)事,一齊放下,始為“外息諸緣”。教門謂之修止,宗門謂之休心息慮。妄念一息,心便寂靜,心若寂靜,般若乃生。先德喻之‘如珠吐光,還照珠體。’珠喻涅槃心(涅槃即寂靜),光喻智慧(智慧即般若)。光從珠生,喻般若從涅槃生。還照珠體,喻般若光明,還照法身。顯宗記雲:“涅槃無生,能生般若。”故息緣為入手最要。
中時,外緣已息,般若漸生。此刻應一心不動,故雲“內心無喘”(喘者,動也)。此不動時,即是無念、無住、無相。相雖有四(不動、無念、無住、無相),其行則一。
後時,“心如牆壁”。此句狀無分別不動之相,最為吃緊,即是離識功夫。禪宗所謂“如大死人,永絕餘想”(永明延壽禪師宗鏡錄),又謂“絕後再蘇,欺君不得”(蘇州永光院真禪師),即是此境。珍重珍重,枯木生花,於是乎在。
獨處閑靜(宋譯作:獨一靜處。)此句有兩義:
一、獨處,謂一人專修,不約伴侶,華嚴經雲:“獨一發心,不求伴侶”是也。可知近世成群打七之非。
二、閑靜者,謂擇清淨處所,遠離憒鬧也。
獨處對人而言,閑靜對地而言。
觀察自覺(宋譯作:自覺觀察。)此句若如字麵解,有觀察心,有警覺心,心緒紛然,成何事體?今謂不然,作三段釋:初釋觀,次釋察,後釋自覺。
初釋觀。觀,謂觀心。觀何等心?曰觀無明心。何以不觀真心?曰:真心自無始以來,為無明所熏所蔽,不能顯現。此無明,依何處住?依真心上住,如膠著漆,不得解脫,故曰住地無明。此無明,為生死根本,一分不盡,生死永在,故曰根本無明。學法欲求真,當從此住地無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斷根,灸病不得穴,絲毫無益。故二乘人與權教菩薩,斷得四住無明,不知住地無明,能免分段生死,終受變易生死(輪回有二重:一、界內十二因緣,受分段生死。二、界外十二因緣,受變易生死)。
一乘人從觀心下手,為破住地無明,生死永斷,所謂從咽喉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訣,最真最實。李長者曰:‘根本無明,即是根本不動智。’永嘉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台宗雲:‘無明體即是明,即是實相,即是法性。’經中不勝繁引,皆指此著而言。初時觀生滅心,不執不著,不隨不斷;或一味休心息慮。兩法是一。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一超直入如來地”(永嘉大師證道歌),“不曆僧祇獲法身”(首楞嚴經),故稱之為圓頓法門。
次釋察。察,謂監察,謂觀心時,有兩種監察:一者正念,二者正知。
正念者,一心守護觀境,不準起第二念。遺教經雲:“製之一處,無事不辦。”金剛三昧經雲:“製之一處,眾緣斷滅。”製之一處,即是正念。先德(五祖弘忍大師最上乘論)雲:“(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
正知者,如起信論雲:“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若不攝還,增長無明。
監察機關,有此二種權力。禪門有喻雲:‘坐禪者如官吏,門外有二衛兵站崗,此二衛兵,一名正念,一名正知。’可謂善喻。
三釋自覺。自覺者,言此監察機關,時常令正念守心,正知攝心,不令放逸。
不由他悟(宋譯作:不由於他。)不由他悟者,到大徹大悟時,萬法自然從心顯現,不是他人授予。所謂無師智、自然智是也,即是無生法忍。
離分別見(宋譯作:離見妄想。)此句作兩句釋:一離分別心,二離諸見。
先釋初句(離分別)。此分別心,與上文不同,上是凡夫攀緣外境,此是行者攀緣觀境;不然,便是重複。雲何攀緣觀境?此是無相法,不許有相。若現殊勝境界,或現佛菩薩像,或聞說法聲,皆是魔境,應嚴加拒絕。若有取著,即是分別心起,便入魔網,故曰離分別。
次釋第二句(離見)。見者,諸見,障人不能見道。諸見者,或雲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或雲六十二見。起見者,謂於觀中,現出境界,以為或劣或勝,或與某經相合,或與某三昧相應,認為聖境,此即是見,必入魔網。佛藏經雲:‘發菩提心,隻是離耳。離何等?一離欲,二離見。’‘欲即是無明,見即是憶念。’華嚴論雲:“見在即凡,情亡即佛。”四祖雲:“不用求真,惟須息見。”見之過患,可謂至重,故須離之。
上上升進(宋譯同上。)上上升進者,觀心到此地位,應加精進,不間修行,暗中長進,不可限量。上上者,如在信位,升進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步步增高,謂之上上升進。
入如來地(宋譯同。)如來地者,為大徹大悟之果。觀行純熟,不覺趣入。故此法門,謂之如來禪。
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宋譯作:是名自覺聖智相。)自證聖智行相者,自身內證聖智修行之相也。自證聖智,宋譯為自覺聖智。證者,見也。覺即是證,證即是見,二名無異。此即根本智,經論多名,華嚴謂之普光明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華嚴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說此義。此智成就,即為成佛。楞伽雲:“如來以智為體,智為身故。”又雲:“佛非人非蘊,但是無漏智。”此智即是行者報身佛。
雲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雲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惟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此段經文,佛答一乘人入觀行相。大慧以與上章修法或異,佛以離分別為答,仍與上章義同。今略釋之。
何謂一乘行相?行相者,謂心念不住而住之相。一乘行相者,謂修一乘法安心之相也。
離能取、所取分別者,能取是見分,所取是相分,能、所宛然,即是分別,應當離之。
如實而住者,“如”作靜詞解,如即真如,實即實相,言住真如實相也。“如”作動詞解,如即如是之如,如實相而住。如實相而住者,不住根、塵、識,住於如如之理。此義最大,當引經證成:
金剛三昧經雲:“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即“如實而住”),過三苦海(即三界之苦)。”又雲:“若住大海(譬佛果),則括眾流(譬三乘),住於一味(譬守心一法),則攝諸味(譬信、住、行、向、地)。”
大涅槃經雲:“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複如是,修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其餘一切三昧。”觀心入理,即是修習金剛三昧。此三昧成,一切三昧無不具足,故為圓頓。
又金剛三昧經雲:“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淨如。入如是心地,即入實際。’”實際,即真如法身。存三解脫者,言不證三解脫也。守一心如,即如來禪。經語分明如是,而世人不知,悲夫。
華嚴經雲:‘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是此境。
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即是此經之“如實而住”。而生其心,即自證聖智現前也。
本經偈雲:“舍離此一切(上文列各種禪,皆應舍去),住於無所緣,是則能隨入,如如真實相。”住於無所緣,即是“如實而住。”入真實相,即是如來禪。
涅槃經雲:‘一切眾生,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依如是修,無不得證。奈何不信,而甘沉淪三界乎。
先德(永明延壽禪師宗鏡錄)雲:“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於多生。”思之。思之。
華嚴經偈: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