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彼之眾生,
幻身滅故,幻心亦滅。
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
垢相永滅,十方清淨。(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唐天竺沙門般刺蜜帝譯)
觀察於諸法,自性無所有,
如其生滅相,但是假名說。
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
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
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
斯人則不為,煩惱所染著。
凡夫見諸法,但隨於相轉,
不了法無相,以是不見佛。(大方廣佛華嚴經 唐於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百丈山懷海禪師上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五燈會元)
是爾四大色身不解說法聽法,脾胃肝膽不解說法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是什麽解說法聽法?是爾目前曆曆底勿一個形段孤明,是這個解說法聽法。若如是見得,便與祖佛不別。但一切時中更莫間斷,觸目皆是。(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曆曆。(禪宗永嘉集)
但識常寂滅底,莫認聲色。但識靈知,莫認妄想。(佛果圓悟禪師碧岩錄)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曰:“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不是一天兩天的時光就成功了的,同時他便公開的將他用功的方法講給我們聽。他是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的第一名,他的用功法子是“從聞、思、修”而得耳根圓通的“入三摩地”。三摩地者,華言正定。
故他繼著又說:“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這種方法,是以耳根反聞自性,不令六根流於六塵,是要將六根收攝流於法性。故繼著又說:“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又說:“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這意思即是要我們把這反聞的功夫不要滯疑,要漸次增進,要加功用行,才能得“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種境界,既自以“反聞聞自性”的功夫,把一切生滅悉皆滅已,真心方得現前。即是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觀世音菩薩到了這種境界,他說“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我們今天學佛修行,也要這樣先把自己的功夫做好,把自性的貪、嗔、癡、慢等一切眾生度盡,證到本來清淨的妙覺真心,然後上行下化,如觀世音菩薩這樣的三十二應,隨類化度,才能有力量。所以觀世音菩薩,或現童男童女身,化現世間,世人不知觀世音菩薩業已成佛,並無男女人我之相,他是隨眾生的機而應現的。但世間人一聞觀世音菩薩之名,都覺得有愛敬之心,這無非是過去生中持念過他的聖號,八識田中,有這種子,乃起現行,故經雲:“一入耳根,永為道種。”
你我今天來此熏修,當依諸佛菩薩所修所證之最上乘法。現在這種法,是要明本妙覺心,即是說見性成佛。假如不明心地,則佛不可成。要明心地,須行善道為始。我們一天到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福德自此增長。加以一句話頭,時刻提起。一念無生,當下成佛。諸位把握時間,莫雜用心,好好提起話頭參去。(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
什麽叫話頭?話就是說話,頭就是說話之前,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就是話頭。所謂話頭,即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成話尾。這一念未生之際,叫做不生;不掉舉,不昏沉,不著靜,不落空,叫做不滅。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回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
......
或問:“觀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怎見得是參禪?”我方說,照顧話頭,就是教你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回光返照這“不生不滅”(話頭)。“反聞聞自性”,也是教你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反聞聞自性”。“回”就是“反”。“不生不滅”就是“自性”。“聞”和“照”雖順流時循聲逐色,聽不越於聲,見不超於色,分別顯然,但逆流時反觀自性,不去循聲逐色,則原是一精明,“聞”和“照”沒有兩樣。我們要知道,所謂照顧話頭,所謂反聞自性,絕對不是用眼睛來看,也不是用耳朵來聽。若用眼睛來看,或耳朵來聽,便是循聲逐色,被物所轉,叫做順流。若單單的的,一念在“不生不滅”中,不去循聲逐色,就叫做逆流,叫做照顧話頭,也叫做反聞自性。(虛雲老和尚禪堂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