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說●無聞

卍卍卍卍《華嚴經》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卍卍卍卍
正文

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 (03)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2007-02-10 05:58:48) 下一個

  《首楞嚴經》正文: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複立無同無異。

  《首楞嚴義疏注經》: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起信》名為“業相”,故《論》雲:“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此經名為“異相”者,異有二義:
  一、相望論異,謂不覺則動,覺則不動,“動”異“不動”故。
  二、當體論異,謂此業相具能、所故,有生滅故。
  今此文雲: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者,即當體論異也。真覺妙明,本非能、所相;無明不覺,妄認為所。妄所成故,妄能隨生。能、所二心,不相離也。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即相望論異也。一真之體,離言說相,離心緣相,故無同異。能、所妄分,二相俄起,顯然成立相異無相也,亦名“動相”,異“靜心”故。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
  《起信》名為“轉相”。故《論》雲:“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轉者,起也,轉前動心起成能見故。
  今言“異彼所異”者,能異即同相,所異即異相。欲異異相,須立同名。前異於真,今異於異。
  待異立同,又粗顯故,亦名靜相,靜異動故。此靜待動,非絕待靜,故雲“因異立同”。
  【同異發明,因此複立無同無異。】
  《起信》名為“現相”。故《論》雲:“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此則梨耶三境現也。
  今雲“同異發明”者,由前同異二相相形顯發故,遂令心相轉粗,能成外境,形對前二而立此名。
  非前靜相,故名“無同”;非前動相,名為“無異”。此則待同異之無同異,非絕待之無同異也,故雲“同異發明”也。
  此之三相本識分齊,流注生滅念念不息,非凡夫二乘之所能覺,由彼一念無明所起。《起信》名為“不相應染”,唯佛究盡,故文雲:“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

  《首楞嚴經》正脈疏: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複立無同無異。】
  此即“現相”相分也。《論》標為“境界相”,又自釋為能現相。
  首句是能成之本。“無同異中”,即“業相”之中也。《唯識》曰“相見俱依自證起”是也。同者,無差別境也;異者,有差別境也。業相之中,就實論之,既一體一相,能、所不分,故迥然無此二種境界也。
  次句以下俱是所成之境。熾然者,火光盛貌,雖表顯著,然火光但明於夜,亦表暗中顯著,以此境界雖顯,尚在本識中,未大顯著,故如火光明於暗夜之中也。又雖在本識,亦已熾然,如火夜發,豈同前二相。一則無境界,一則不可知哉。昔人見說熾然,度其顯著,不敢定為細境,而釋為六粗。不察《論》文自釋“生滅因緣”,釋至“現識”,則曰:“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又曰:“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何乖今經熾然之說。故知此科決是境界無疑。“熾然成異”者,言從此“無同異中”忽然見種種差別形器,即結暗為色之始相。此句是現有差別之境也。
  “異彼”二句是現無差別之境,即空生大覺始相。上一異字是不同之意,下二異字,仍是前差別之境。夫既異異而又因異,可見全是傍顯之意,蓋言非先異後同,但是見異時,傍顯無差別處,便是同境,立字取意即顯也。常途約生起次第空漚,先發界相,後隨此約轉相見境,先見界相,傍顯虛空,故作如是說也。隨宜無不可耳。
  末三句即仿佛有眾生相也。然必“同異發明”者,以上異之與同相形,而顯此眾生之境不同上之二境。良以仿佛有形貌差別,殊於同境,即不同虛空,故曰無同;仿佛有運動靈覺,殊於異境,即不同器界,故曰無異。
  問:既即世界、虛空、眾生,與下粗境,何所差別?答:尚在本識中,結暗忽現愰忽未定之相,與彼粗境中三法作胚胎耳。
  問:《論》惟渾標境界,而經乃三相具陳。多少不類,恐不相當。答:《論》之前標雖渾,而後之自釋尤詳。如前所引能現一切境界,疏取《瑜伽》釋之,謂具根身、器界、種子。又五塵對現,疏釋乃謂且舉五塵而實通現一切境界。由此觀之,論疏皆言一切境界,何所不該,奚以三相為多。況器界之釋,何非同異二境。根身之語,何非知覺眾生。而種子不出情器,且五塵尚不為多,三相何嫌太廣。是知此節科當現相,則經論如出一轍矣。複有人以此配屬三細,其意誠迂(
  問:通上順釋三相,甚生次第。但釋“因明立所”,則曰因妄為能明,引起所明,以立業相。此雖經無能字,推意補之,亦通。次經明言,因所生能。子即釋為業生轉相,似亦自然之序。但妄明既以業相為所明,轉相亦以業相為所見,此何別乎。又轉相何不以境界為所見乎。
  答:汝言妄明以業相為所明,此言非是。蓋妄明最初依本覺起,妄以本覺為所明,本不期於業相。其奈本覺元非可明之境,由是本覺卒不可明,而徒以帶出業相為所明耳。故佛言:“覺非所明,因明立所。”其旨顯然。
  汝次言轉相妄以業相為所見,斯言不差。蓋轉相依業相起,妄以業相為所見,本不期於境界。其奈業相元無可見之相,由是業相卒不可見,而徒以帶出境界為所見耳。故佛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等,其意更顯。是故經文“所”之一字,上下連帶二“能”,而上隱下顯。且上為生所之能,下是所生之能,如祖與孫,何言無別。“能”之一字,上下連帶二“所”,而上顯下隱。且上為生能之所,下為能生之所,亦如祖孫,那得混同。
  至於攝論謂轉相所緣境不可知者,正約其緣業相之初心為言,而記主便指境界非也。此二皆以心取心,真隱似現,所謂非幻成幻法也。如人瞪目欲自見眼,本不期於空華,其奈眼非可見,而徒以帶出空華耳。以喻詳法,居然可了。
  問:論無能所,經何廣陳。答:文法不同耳。論是次第,下依上生,故不彰能所。經是鉤鎖,上引下起,故能所多陳。觀經無明位中已即累言所明,何疑業相不為所耶。會文取義,經論無不合矣)。最初微細已竟。

  《首楞嚴經》通議: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明全真起妄)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複立無同無異。(上總出妄相,下正明六粗)】
  此原倒妄之由以顯六粗相也。“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謂一真法界常住真心本“無同異”之相,以一念妄動則真如隨緣而有生滅,遂為不覺,成阿賴耶識。由此即有微細三相,而六粗已兆,則世界、眾生種種差別之相炳然現於藏識之中。是則本無同異而今有之,法爾齊現,故曰“熾然”。
  “異彼所異”下四句從一“所”字以揀迷中之同異,將顯六粗之相也。“所異”,即“熾然成異”,謂“無明”為能異,“世界”等為所異。今就異中揀有一法不同“所異之世界”,乃“虛空”也。所謂“迷妄有虛空”,因“世界”種種差別之“異”而立“虛空”為“同”,以恒一故。以“虛空”靜而“世界”動,動靜“發明”,則又立一法為“無同無異”,乃“眾生”也,以眾生有色相,不同虛空,有知覺,不同世界。此則迷中從三細現相而有虛空、世界、眾生之異相,所謂“依空立世界”,“知覺乃眾生”,此一念圓具故。下文佛自釋之也。

  《首楞嚴經》要解: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所謂“無同異中”,是說在念未生之前,我們這個真如佛性,既沒有同,也沒有異,當體就是一真法界,所以根本無所謂同異。但是,因為在無同異中,生出同異之見,於是“熾然成異”。什麽是同異之見呢?就是覺外有明,明外有覺。有個覺體為你所明,那麽在無同異中,就分出來個異。“熾然”就是動得更加厲害,更加猛烈,就象火燒起來以後,燒得越來越旺,在生出同異之後,再異上加異,這就是“熾然成異”。
  因為動得越來越厲害,在異上又加異,這時候地、水、火、風等幾大種性依次現形、現相。我們剛才說三細是業相、轉相、現相,現在這個虛幻的相要轉為現相了。種性一起,就會生出分別,我們開始分別這是什麽,那是什麽,這就是現相,現相之後就要分別。懂得了這個道理,就知道山河大地都是由妄動動出來的,如果不妄動,就沒有這些事情,這個叫做“覺明空昧”。在你有了覺之後,蹲在裏麵往前看,這個時候雖然沒有眼睛,沒有根塵,但是有一個要看的念頭。比如我們做夢的時候,雖然感覺不到這個身體,但還是感覺到自己在看,這個能看、想看的知覺性並沒有消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