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牛角琴:失傳50年後重現江湖

(2010-10-03 18:25:42) 下一個
http://blog.nownews.com/taiwan_native/textview.php?file=1241524

牛角琴是藏族特有的樂器,以短牛角鑿空後製作而成,角長約15公分,琴皮的材料是蛇皮,弦竿和琴耳的材料是木頭,琴弦則由馬尾製作而成。牛角琴的聲音清脆悅耳,悠揚動聽,是在唱歌和跳舞時作為伴奏之樂器。

據說牛角琴發明於1500年代,曾經在藏族社區流行了400多年,卻在50年前失傳了。然而經過樂器老師十年不斷的研究,終於製作了世上僅有的三把琴。如今這三把琴由天弦組合的三位美麗的姑娘帶著重現樂壇。希望牛角琴能在老師和天弦組合的努力下,將它發揚光大。



關於牛角琴,中國發展門戶網的一篇文章這樣描述:

(1)淵源:牛角琴是藏族本土樂器。因其最初是由青藏高原特色動物野生犛牛角製成,故稱牛角琴。目前尚未發現有關牛角琴的歷史資料,但是有跡象表明,它是在藏傳佛教「後弘期」時期開始産生並流行於藏區的。

(2)結構:由琴桐、琴杆、琴軸、琴碼、琴弦、琴弓、千斤等組成。

(3)質地:琴桐是由野生犛牛角製成,形為一麵大(寬),一麵小(窄),大的一麵蒙羊皮或小牛皮、魚皮,並以銀、鐵裝飾而成;琴杆是由樺木製成。琴頭(琴杆尖)通過雕刻裝飾而製成各種動物之精美頭像;琴碼是由竹或硬木製成,形如馬鞍;琴弦是由馬尾或細牛皮製成(現有的地方使用鋼絲弦),兩個弦所用馬尾根的比例為二分之一,內弦為20根左右,外弦為10根左右;千斤是由絲線等較結實之線製成;琴弓由弓杆、弓毛兩部分組成,弓杆是由藤子或細木等彎曲而製成,弓毛是由馬尾或野牛之尾製成。

(4)定弦:由於牛角琴至今仍主要流行於民間,在專業樂隊中尚未使用。所以,其定弦還沒有像藏族其他拉弦樂器那樣形成固定音高,而是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有的人喜歡調高一點,有的人喜歡調低一點,但總的來講,是徘徊在一般的人聲音域之內,因為牛角琴常常與歌聲連在一起。兩個弦之間的音高關係為5度,常按簡譜5—2音定弦演奏。

(5)音域:牛角琴的演奏不用換把,因此其音域為9度。

(6)演奏特點:分坐式和站式兩種形式。坐式演奏一般與二胡相同;站式演奏是牛角琴區別於其他拉弦樂器之演奏的主要特征之一。此時,藝人將琴插在腰部,一邊拉奏,一邊跳舞,一邊演唱,呈現出琴聲、歌聲與舞步三位一體的藝術表演形式。左手承擔持琴和按弦之任務,指法隻用第一把位。與二胡相反,牛角琴的按弦常使用指中部肚兒按弦,間或采用打音技巧。由於按弦力度較大,發出的聲音時常顯現出偏高之特點(出現微分音)。右手承擔吖?蝿眨??ㄒ苑止瓰櫓鰨瑏K多為一拍一弓奏,連弓少用或不用。

(7)流行分布及演奏領域:牛角琴主要流傳在康區,包括西藏的丁青、察雅、芒康、八宿、類烏齊、比如、林芝、波密和青海的玉樹州、四川的甘孜州、雲南的德慶藏族自治州等地區,擔任康諧的演奏(伴奏)。

(8)表現性能:粗獷與堅實、深沈與熱烈、渾厚與凝重是牛角琴特有的性能所在。這是由其特殊的材料構造及其産生的地理環境所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