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症結:日對華政策建立於"軟弱中國"
(2007-01-26 14:16:28)
下一個
中日症結:日對華政策建立於"軟弱中國"
小泉今年9月即將卸任,很多人翹首以待,把改善中日關係的希望寄托在其繼任者身上,而唯一的要求隻是希望他不要參拜靖國神社。
在如此重要的雙邊交往中,人們對政治領袖的期盼和要求,原本應該更多、更高、更嚴。可現在,“不參拜靖國神社”竟是唯一條件。要求是如此之低,如此之少,人們會禁不住為此心生寒意。這足以表明,當前中日關係是多麽不正常,多麽令人失望。
曆史問題上的摩擦隻不過是更深層問題的表象。中日之間的根本問題,在於日本一百多年來一直以征服和主宰的心態看待和對待中國。從1894年的甲午戰爭,到1937年開始的全麵侵華戰爭,直到冷戰時期和冷戰結束之後,日本的對華政策都建立於“軟弱和分裂的中國”思維之上。在這幾個曆史時期裏,雖然日本以各種不同名義和手段對付中國,但根本出發點一直沒有改變。
日本是美國的盟國,但其對華思維與美國的政策卻有天壤之別。至少從羅斯福時代開始,美國對華政策的基調就一直是支持一個“強大和統一的”中國。雖然二戰結束以來中美關係起伏不定,但無論民主黨上台,還是共和黨執政,即便是最初敵視中國的美國總統,幾乎都要無一例外地清楚表明這一立場,而且在行動上都沒有超越這個最基本的底線。
因此,無論小泉之後誰上台執政,在曆史問題上不再刺激中國,這隻是最起碼的行為規範。權宜性地淡化曆史糾紛,有助於維持雙邊正常交往,但不可能規劃中日關係的未來。除非主觀上滿足於這種摩擦和衝突不斷的現狀,否則,日本領導人必須作出曆史性選擇,對長期以來看待中國的態度以及對待中國的方式,進行一次順應時代潮流的改變。
當今的時代潮流是什麽?一是全球化與區域化,二是全球新勢力的崛起。這意味著日本再也不能繼續自外於亞洲,更不能以高人一等的心態蔑視亞洲鄰國。中國和印度的崛起,使亞洲地區同時出現三大力量。日本的外交思維,尤其是對中國的政策,再也不能畫地自限。相反,它必須承認勢力均衡規則,徹底擺脫冷戰時代的戰略框架。
可是從這些年的情況看,日本的對華交往依然承襲著冷戰模式,其中尤以小泉政府最為明顯。最近幾年,小泉政府加緊強化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安保同盟關係,包括製定“周邊有事”法案,甚至企圖與美國和澳大利亞一起,建立遏製中國的戰略防線,這些都是冷戰外交思維的典型例證。
日本長期以來一直依賴美國這個單一盟國,在很多時候與亞洲顯得格格不入,也許現在是檢討的時候了。隻有重新檢討這個政策的得失,日本與中國以及其他鄰國的關係才有可能向正常化的方向演變;它矢誌要成為全球政治大國的外交目標,也才有實現的可能。
(摘自7月7日《聯合早報》,原題:中日關係的前途究竟何在?作者杜平為《聯合早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