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空軍將采購新型戰機爭奪海峽製空權

(2007-01-26 14:16:21) 下一個
台空軍將采購新型戰機爭奪海峽製空權


發布時間:2006-6-1 11:42:35

“戰場上有個不言而喻的道理:能夠奪取並維持空中戰場的優勢,對戰爭的勝負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麽台灣擁有先進戰鬥機群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台海爆發大規模衝突的情況下。”這是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的專家大衛·席拉帕克最近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采訪時所做的評論。人們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台灣和美國對“台海製空權”的關注在不斷升溫,美國《國防新聞》周刊把“台灣海峽的戰機競賽”作為封麵文章,大篇幅地渲染了所謂的“台海上空軍事力量失衡的危機”;最新一期《新台灣》周刊則稱中國大陸不斷增加先進戰機,“台海上空的製空權已經開始產生位移”。類似於“未來台海空中優勢的消長令人擔心”、“2010年前後台灣空軍出現戰力不濟”的評論更是頻繁見諸台灣媒體。與這些論調被大肆宣揚相比,可能會有實質內容的台美軍購會議倒變得悄無聲息了。按此前媒體的報道,這個一年一度的會議於5月25日至2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台灣有可能在會上提出近5年來最大的一筆軍購案。但現在,無論是台灣,還是美國媒體,都看不到這個會議的太多消息。兩個相關的事情遭到如此對比明顯的處理,其背後的玄機耐人尋味。



  台灣戰機將大換血



  台灣和美國最新一輪對“台海製空權”的關注是從台灣空軍的戰機采購計劃開始的。



  據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和台灣“中央社”等媒體報道,台灣現有146架F-16A/B,128架IDF“經國號”,58架幻影2000及約60架F-5E戰機。台軍正計劃在2010年前全部淘汰服役超過30年的美製F-5E戰機。台軍界人士指出,F-5E戰機目前正在陸續被淘汰,現在數量少於70架,預計至2010年所有該型戰機全部退出現役。而根據台軍的後勤維修力量,台空軍的先進戰機數量應保持在380架到400架之間,因此台軍考慮建議購買60架美國的F-16 C/D戰機作為補充。



  另據《自由時報》報道,除了要換掉陳舊的F-5戰鬥機,台灣還考慮把現有的主力戰機之一幻影2000也賣掉,因為幻影2000太費錢。台軍內部對幻影戰機有一個比喻:“養一架幻影可以養三到四架F-16”。甚至有軍官稱,台空軍每年維持費的一半都“喂給了幻影戰鬥機”。台灣的“中廣新聞網”報道說,早在一年前,國際軍火市場就有傳聞說,台灣可能隻保留58架幻影戰鬥機中的20架,其它38架則賣給阿聯酋,再向美國采購50架F-16C/D戰機。



  台灣有軍事分析人士稱,在F-16的擠壓下,IDF“經國號”戰機將是下一個淘汰對象,台軍已經證實,將用“經國號”戰機取代F-5E擔任假想敵中隊,未來五六年內,可能讓“經國號”逐步退役。如果這些戰機的更換計劃屬實,這將是台軍近些年來對戰機最大的一次換血。



  對於這些消息,台軍高層一直語焉不詳,台“國防部”參謀本部作戰計劃次長程士瑜中將前不久在“立法院”答複國民黨“立委”林鬱方質詢時稱,軍方評估顯示,在2010年後,台空軍的確會出現戰力不濟情形,因此有采購新戰機、填補過渡期間空軍戰力的計劃,但機型還在評估中、未做最後確定。



  台美嚷嚷“台海製空權”轉移



  有分析人士稱,台灣軍方承認他們的空軍可能出現“戰力不濟”的情形,“台海製空權”也成了問題,是罕見的事情。此前台軍一直認為他們牢牢掌握著“台海製空權”。即使最近幾年,中國大陸的先進飛機越來越多,台灣最常出現的說法仍然是:台灣方麵掌有“質”的優勢,可以抵消掉大陸方麵則在“量”上擁有的優勢。台灣“安保協會”的一個研究員曾說,即使到2010年大陸的先進戰機數量超過台灣,大陸也很難取得“台海製空權”,因為台灣戰機“戰鬥力較高”。台灣在“製空權”方麵自以為是的法寶還有“預警機”。台灣地區原有的4架E-2T預警機,1999年又向美國購買的兩架E-2C預警機的提升型“鷹眼圖片2000”,首架已於去年8月11日交貨。台灣軍方認為,擁有了6架預警機,能夠實現24小時的全天候監控,“台海製空權”不在話下。



  然而,這些說法最近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前不久,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披露說,解放軍已裝備了自行研製的KJ(空警)—2000預警機和運—8“平衡木”空中早期預警控製機,並成立了第一個空軍的預警機團。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美英等西方媒體和台灣媒體就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道,稱大陸空軍一旦擁有空中預警機後,空中戰場管製能力將向台海延伸。而且大陸在台海部署空中預警機後,將能進一步掌握整個台灣地區本島上空的飛行目標,其中包括所有升空戰機、民航機動態,如果解放軍預警機在東海巡航,對美、日的空中動態也將產生威脅。台灣“中央社”報道說,大陸空軍裝備的KJ-2000,可能成為解放軍最重要的空中指揮點,形成與殲十一、殲十、蘇-30MKK實施聯合作戰的態勢。



  還有一些媒體認為,預警機的出現,隻是中國大陸空軍整體戰鬥力提升的一個環節。《華盛頓觀察》周刊引述美國一位分析人士的話說:“台灣軍方近來在戰機飛行員的訓練上出現了很大的困難,缺乏合格的飛行員對台灣的空軍軍力是不小的障礙。此外,近年來台灣的空軍基地麵臨中國大陸軍方日益增加的空襲威脅,增加台灣的戰機數目自然對空軍的防禦能力有正麵幫助。”《新台灣》周刊更是渲染說:“相對於台灣空軍近10年沒有大規模的換裝戰機遠程規劃,大陸空軍不斷引進俄羅斯的蘇-30MKK型多功能戰鬥轟炸機,並且還會再進口一批,台海上空的空優環境已經開始產生位移。而大陸自製的殲十除了已經服役以外,還在批量生產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研發改良,即使構型不穩定,所濃縮的三代戰機戰力,也不容小覷。此外,大陸航空工業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第四代戰機的科研工作,幾種不同的風洞測試模型,已經透過中央電視台曝光,大陸研發自己的隱形戰機,已經起步。”



  與此同時,美國和台灣媒體對“台空軍戰力停滯不前”的分析明顯增多。美國蘭德公司的一位分析人士稱,軍購案引起的種種喧擾現在好像把台灣的“國防事業綁架了”,過去這四五年來,台海軍力平衡繼續向不利台灣的方向傾斜,台灣的“國防”卻好像是癱瘓了一樣。台東森新聞稱,近5年來,台海軍勢力急劇擴張,台軍半數以上的花銷用在了海軍上,而空軍卻停滯不前,不僅新一代戰機采購計劃遙遙無期,二代戰機服役近十年來也少有重大的性能提升,未來“台海製空權”問題令人擔憂。《新台灣》周刊更是稱,環顧全亞洲地區的空軍,目前隻有台灣是呈現停滯發展的狀態。



  台軍向來重視“製空權”



  製空權是指“作戰中在一定時間內對一定空域的控製權”。最早提出這個觀念的人有許多,但最著名的還是意大利人杜黑,他撰有《空權論》一書,這個觀念經由美國人米切爾等人的宣揚,為世人所熟知。現在,製空權的爭奪則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而愈發白熱化。而美國和台灣在此方麵也一直是不甘人後,近些年幾次大的戰爭中,製空權的重要性表現得淋漓盡致。1991年海灣戰爭,美軍就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製空權的爭奪上,美國空軍在42天作戰中唱了38天主角,最後100小時也是由空中力量支援地麵部隊打掃。而1995年北約空襲波黑塞族的“審慎力量”行動以來,則完全由空中力量發揮打擊威力,擔當戰場主角。



  製空權在台海至關重要,有分析人士稱,台灣是個四麵環海的島嶼,如果爆發衝突,最有可能是一場典型的“海島攻防戰”,在這種特殊的戰場環境下,沒有製空權就沒有製海權,沒有製空權就會喪失地麵部隊自由行動的能力,失掉了製空權應該說就失掉整個戰場的主動權。台軍最重要的年度“漢光”演習中,“製空權”的爭奪總是重要內容之一,在2004年的“漢光”軍演中,台軍模擬了失去“製空權”後,台灣門戶洞開,解放軍長驅直入,隻有5天半的時間,解放軍已經“兵臨城下”,“台灣淪陷”。所以,近年來台灣在爭奪台海製空權上是不遺餘力,此次瞄上了F-16,謀取2010年後台海製空權的圖謀相當明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