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錦濤此番話標誌中國走出「不結盟」的框框

(2007-01-26 14:16:21) 下一個
胡錦濤此番話標誌中國走出「不結盟」的框框

作者: 章大鄖

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日接受上合組織各國傳媒聯合采訪時強調,五年前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是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推動國際關民主化、促進建設和諧地區和世界的重要力量。此番話凸顯北京強化這個多國聯盟,並以此作為舞台,發揮區域大國作用的企圖心。

五年來,上合組織由一個鬆散論壇,變成一個政經、軍事聯盟,最近又舉行成員國議長會議,把合作擴展到立法機構層麵,而且吸收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蒙古作為觀察員,總人口占全球人口近一半。

上合組織的成立,是中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大轉折。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交惡後,麵對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和華沙條約及北大西洋公約兩大軍事聯盟,從毛澤東、周恩來到鄧小平,都強調不與任何國家結盟,而且積極與不結盟國家集團發展關。

這種態度在上世紀末起了變化,在蘇聯解體、東歐變色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以維護民主人權的名義頻頻涉別國內政。當時發生的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對南斯拉夫狂轟濫炸,令北京領導人增強危機意識,開始檢討「不與外國結盟」政策。俄羅斯此時也飽受北約東擴之苦。兩個昔日對頭成為同病相憐的難兄弟,一拍即合,共同發起上海合作論壇。

上合組織中,俄羅斯是軍事老大,經濟老大則是中國。其他成員國對中國的依賴日益加大,胡錦濤前年承諾向其他成員國提供九億美元優惠出口買方信貸,促進成員國經貿合作,凸顯中國在上合組織的領導地位。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這種領導地位將進一步加強。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