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戚繼光與明朝軍事

(2007-01-26 14:16:20) 下一個
戚繼光與明朝軍事

作者:漂流瓶



明朝是一個有獨特魅力的朝代。

這種魅力不是它的文治武功,因為明朝非常奇怪,它總是處在一種起伏的,激烈的變化之中,這種變化讓它在後世的評價毀譽參半。洪武和永樂兩朝是武功極盛的時代,對蒙古采取果斷的攻勢,主動出擊。但是到了英宗時的土木堡之變,50萬豆腐軍全軍覆沒連皇帝自己也作了俘虜。嘉靖時期倭寇在東南沿海各省肆虐,創造了一個世界軍事上罕見的奇跡,一股50人至70人的海盜登陸後一路深入到腹地,殺人越貨,從杭州進入安徽,迫近蕪湖,又轉到宜興,繞著南京兜了一個圈子,如入無人之境。而南京是明朝的陪都,駐軍就有12萬,竟然沒有出動。這股倭寇最後被殲滅時,據說已殺傷了4000多人。可見當時的軍備已經差到了什麽地步。但是這種局麵很快得到了扭轉,明朝在軍事上出現了一次複興,戚繼光被起用,肅清了倭寇。進入萬曆年代,北方的邊防和軍隊的素質都得到了加強,蒙古的一支鐵騎在進行了一次無功的試探之後,沒有敢接觸就退了回去,然後首領俺答汗就正式放棄了軍事進攻,改為和明朝互開邊市貿易,北患從此基本上解除。這種軍事複興的另一個有力的實證就是隨後在朝鮮擊敗了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的遠征軍。這支遠征軍的武將是: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黑田長政,九鬼嘉隆率領的15萬先遣隊,還有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衫景勝、蒲生氏鄉、伊達正宗統帥的十萬人馬駐在名護屋做為預備隊。玩過光榮公司的著名遊戲太閣立誌傳的都知道這是多麽朝豪華的陣容!集中了日本戰國時代的精銳!明軍在朝鮮慘烈的勝利背後應該歸功於戚繼光的軍事改革和訓練整飾軍備的成果。但是這種的複興並沒有維持多久,從建州興起到明最後忘於流寇,衰落之式是持續而一貫的。

如果探究原因的話,還是出在重文輕武的文官製度上。冷兵器時代軍事的一個規律就是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一定是軍閥部隊或者說私家軍而不是中央軍或者政府軍。農耕民族要組織和訓練一隻形成戰鬥力的部隊,需要花較長的時間。統帥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沒有紀律和訓練的部隊,在戰場上麵對敵軍騎兵的第一輪衝擊,可能僅僅是因為恐懼,就會潰亂,而且很容易引發全軍的大崩潰。而軍令紀律的服從需要樹立統帥權威,戰鬥精神和士氣需要對將領的個人崇拜,戰鬥素養需要成係統的重複演練和作戰積累,這些都需要一個具有權力的長期固定的軍事將領統領一支軍隊。宋明兩朝因為吸取唐朝武人跋扈,藩鎮割據的教訓,都很嚴格的抑製武將,過於中央集權的後果是“將不知兵,並不知將”。明太祖立國之初,就製定了本朝的軍製規定:常備軍由200萬軍戶提供,代代相因不變,設立軍戶的目的,既在於保證官兵的來源,又在於保障民戶不會因戰爭動員而受征兵騷擾。這製度開創伊始,流弊即隨之而來。民戶被編入軍戶,大部出於強迫;既或出於自願,也常常是基於權宜之計,所以各個駐兵的衛所剛剛成立,士兵逃往和換籍事件即已層出不窮。衛所的實際兵員往往比規定編製少得多,而且這些士兵還經常被用作運輸和營造的仆役,極少進行有效的軍事訓練。和這種每下愈況的情形相始終的是明朝的補給製度,軍隊的糧餉補給竟然不是由戶部統籌全局,而是由衛所附近的地方政府補給,這種後勤管理上的混亂使軍隊很難得到充分足額的補給。

明朝的武官隻是技術官員,最高隻能做到一個省的總兵,高級軍事統帥都是文官,象戚繼光這樣綽約的將領也隻能做到薊州總官兵。不懂軍事的文官統兵的惡果在遼東與建州作戰當中暴露無遺,同時明軍許多武將素質也是極差,輕敵冒進,隻知道逞匹夫之勇。當然文官當中也不乏懂軍事,能將兵作戰的統帥,比如譚綸以及後來的熊延弼,袁崇煥。但是在明朝文官製度之下,隻能寄希望於進士出身又碰巧是懂軍事,肯實踐的官員又碰巧出任了尚書,總督。明朝最有戰鬥力的幾支部隊(不算太祖和成祖時期)都是軍閥部隊,比如戚繼光的戚家軍,袁崇煥的遼東軍,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袁崇煥被殺之後,遼東軍基本瓦解,出現整部整部的投降清軍,最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也投靠清軍之後,大明再也沒有有戰鬥力的精銳部隊,八旗軍橫掃中原已經是不可阻擋的了。

16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天才將領就是戚繼光。倭寇入侵的初期幾乎戰無不勝,主要的原因在於戰術的優勢和武器的精良,倭寇主要是戰國時代的武士和浪人組成,戰鬥素養極高,他們能及其嫻熟使用武士刀,弓箭和標槍,在戰鬥中和身邊的夥伴互為呼應,協同作戰,小股部隊的進止必在嚴密的互相照顧之下,用令人戰栗的海螺聲指揮協同,而且熟練派遣尖兵和斥候(忍者?),有層次的展開兵力。從戚繼光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倭寇善於製造恐怖氣氛,盔甲上飾以金銀牛角,五色長絲,類如神鬼,估計就是類似武田信玄戴的那種頭盔。日本的武士刀被譽為僅次於大馬士革彎刀的精良兵器。日光之下,光亮奪目怯人。而當時江浙福建一帶衛所的軍戶其實和農民沒有太大的區別,和倭寇的戰鬥就是民兵和職業軍人的戰鬥。這種情況直到戚繼光出現才有所改觀,他招募的新軍是誌願兵而不是從軍戶中抽調,募兵的原則是隻招農民而不招城市市民,戚繼光認為來自市井的人都是狡猾無賴之徒,不過是把兵營當作解決食宿的救濟所,一旦交鋒,不僅自己會臨陣脫逃,還會唆使周圍的人一起逃跑,以便一旦受到審判時可以嫁禍那些言辭鈍拙的同伴。所以他訂立了一條甄別應募者的標準:凡臉色白皙,眼神輕靈,動作輕快的人一概摒諸門外。按照這種標準,戚家軍招收的兵員都是淳樸可靠的農民。在戚繼光以前,軍隊中最受到重視的是個人武藝,能把兵器揮舞如飛的是英雄好漢,很多各地拳師,打手,鹽梟,苗人都被招聘入伍。等到他們被有組織的倭寇擊潰以後,當局者才明白,戰鬥的成敗不取決於個人武藝,而取決於組織紀律。戚繼光訓練新軍的時候,就非常注意士兵之間的配合和協同作戰以及各種兵器的配合。他發明的鴛鴦陣就是這種思想的產物。一個鴛鴦陣就是一個步兵班,一共十二個人,其中四個人手持長槍,是攻擊主力;前方左邊兩個人手持大長方盾牌,主要是防守和保持住陣腳;右方兩個人持小園盾,憑配有標槍和刀斧,他們的作用主要是誘敵,匍匐前進,並在盾牌後擲出標槍,引誘敵人離開防禦位置;他們後麵還有兩名士兵拿著大長毛竹,叫做“狼筅”,專門負責等的人失位之後掃到敵人,然後長槍手一躍而上把敵人刺死,四名長槍手後麵還有兩名弓箭手,可以放火箭攻擊和掩護。這種戰術可以看出是一種小團隊配合作戰,需要嚴格的紀律和協作精神,正由於如此,戚繼光才不厭其煩地再三申明全隊人員密切配合的重要性,並以一體賞罰來做紀律上的保證。戚家軍從開始剿寇,攻堅,解圍,應戰,追擊,屢戰屢勝,未嚐一敗。除了戰術方麵,還有一條原因是建立殘酷的軍紀,戚繼光會很果斷的手刃後退的哨長,臨陣脫逃一隊的士兵都要“連坐”,離陣小解也會受到割去耳朵的處罰,他的第二個兒子因為違反軍紀被他毫不猶豫的處死。

戚繼光不光運籌帷幄,同時也敢與身先士卒,他首次參加對倭寇作戰,在前麵的官兵馬上要敗退時候,跳上一塊高石,三箭射殺了倭寇三個頭目,一舉扭轉了局麵。他是一個不知疲倦的人,任薊州總兵長達15年,喜愛操練,閱兵。這些活動使他有機會在全軍將士麵前顯示他體格強壯,動作敏捷。在對部下講解各種近戰武器的利弊時,他有一次當場命令一個下級軍官用軍刀對他做攻擊,而他則持長槍防禦。他經常巡視各部,一次馳馬長城以外20裏,周圍沒有一個侍衛。他還親自攀著懸繩登上設在絕壁上的觀察所,身為高級將領還具備這樣的體力與作風足以自豪。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