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右翼:禁航公告顯現日中軍力仍差距明顯

(2007-01-26 14:16:19) 下一個
日本右翼:禁航公告顯現日中軍力仍差距明顯


日本產經新聞4月19日報道,中國為了在東海跨日中中間線的海底鋪設海底管道,向普通船舶發出了該區域禁航公告。日方隨即提出嚴正交涉,4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禁航公告是一個技術性差錯,中方實際操作範圍未涉及中日雙方的爭議海域,事件就此得以暫時平息。中國之所以承認犯了一個技術性差錯是因為看到了日本的嚴厲反應,更深層的原因是雙方海空軍事實力的較量,中方盡管發展較快,但與日本自衛隊的現有實力相比差距還是很明顯。


日右翼學者指出,由於大批J-6超齡退役或報廢,中國空軍近年戰鬥機數量急劇下降,數量已不足1600架,其中落後不堪的J-7、J-8又占了很大一部分。SU27SK及SU30MKK雖已列裝了300架,但性能並非太理想,特別是航電係統及操控性能,甚至還不如J-7M,更不用說與航空自衛對的F-15J相提並論。中國空軍唯一值得稱道的是 J-10戰機,但目前該機隻是在緩慢列裝,真正形成戰鬥力尚需時日。反觀航空自衛對幾乎是清一色的F-15J和F-2,性能優異,且飛行員同等時段的飛行時間和奔襲戰鬥演習次數都比中方飛行員要多,這對戰時的戰鬥力影響較大。先進預警機方麵,航空自衛對已大量裝備並已熟練使用,而中方仍處於試飛階段,性能尚待檢驗。未來,美方超現代化戰機F/A-22,也會優先裝配給以色列和日本,一旦航空自衛對列裝了F/A-22,中國大陸包括香港都將處於F/A-22 的遠程精確打擊之下,而中國雷達很難探測到其蹤跡,到時航空自衛隊將會對中國空軍形成壓倒性優勢,東海爭紛的主動權將完全落在日本方麵。


日本近幾年已將監聽和竊取情報的第一目標,從俄羅斯轉變為中國,內在原因不言而俞。日右翼學者指出,可靠情報顯示,中國海軍的造艦小高潮已接束,裝備了 168、169、170、171、115等幾艘驅逐艦和054級護衛艦幾艘,數量遠非宣稱的那麽多且短期內也未見再造。傳聞中的航母根本未見動向,看來中國海軍的決心很快又消失了。反觀自衛對海軍的九X十艦隊,幾乎全為艦齡較短的先進艦隻,且每個艦隊都將再增加一艘9000噸級宙斯盾驅逐艦,該係列艦已開工建造,很快就將服役。緊隨其後建造的將是兩艘不稱為航母的航母,實際上這幾年日本自衛對海軍增加的新性艦支比中國海軍還多,噸位更大,作戰係統也更先進。僅就防空武器而言,日本軍艦配裝的垂直發射係統防空導彈全為96枚,而中國海軍最先進的171隻是配備48枚垂直發射防空導彈。

潛艇方麵,日方宣稱他們的17艘各個潮級潛艇靜音效果遠比KILO級要好,且全部配備強大的魚雷和導彈,而中國常規潛艇由於老式的R級大量超齡報廢,所以總數量已急劇減少,從以前的80多艘減少到50艘而且還在繼續減少,如果去掉陳舊落後的R級和明級,實際上中國海軍先進潛艇數量已少的可憐。12艘KILO 和幾艘宋在日本自衛隊海軍世界第一的反潛力量麵前還是顯得太少,即使加上2至3艘093、094,在美日兩大海軍麵前也是無改大局。美軍已決定向關島基地增添6艘先進的落杉機級核潛艇,每艘都可攜帶數量驚人的巡航導彈,KILO級在落杉機級麵前隻能是小巫見大巫,而093、094級數量又太少,還不能有效形成戰鬥值班。


日右翼學者還稱,中國陸軍戰鬥力雖然較強,但根本無法跨海突破自衛對的封鎖而登陸日本本土。現今陸軍對海洋國家而言並無多大實際戰鬥意義,隻能固守本土,所以隻需保留適當規模即可。海軍和空軍才是現代戰爭的主要軍種,製海權和製空權的爭奪將空前激烈。日方的海空兩軍裝備精良且數量穩步增加,且自衛隊在戰戰術方麵也越來越強調主動攻擊;而中國海空軍大量超齡裝備正在退出戰鬥序列,先進裝備數量嚴重不足且列裝緩慢,總體數量不增反減,且中方高級將領戰略戰術保守被動,演習訓練次數較少。所以很多右翼人士斷言,海空兩軍總體戰力,日方明顯占優,如加上美台聯軍,一但開戰,中國根本沒有勝機。


不管實際情況如何,日本人這幾年空前囂張,對中國日趨強硬是無爭的事實,日本近幾年軍費一直不低於中國的1.5倍,強軍擴軍之意昭然若揭,甚至有意對我軍發動先發製人的打擊並有意插手台海局勢。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