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80年代的上海老照片,老風情,多圖

(2011-02-05 04:38:29) 下一個
80年代的上海老照片,老風情,多圖

















人民廣場


上海豫園



一大會址




上海體育館



1983年浦東其昌棧輪渡



共和新路旱橋



大世界



徐家匯



吳淞口



上海郵電管理局大樓



原上海市政府大樓



外灘



外白渡橋



外灘



80年代的出租車

上海牌車

  上個世紀80年代初,20出頭的付忠勇開著大貨車途經南方沿海城市時,發現發達城市出現了“出租車”行業,而且頗受歡迎,賺錢很快。付忠勇回到長春市立即把這一消息告訴哥哥,哥倆合計後開始萌發了要買車的念頭。

  但是買車談何容易,“那年代不是誰都可以買車,就算你再有錢也買不到車”付忠勇說,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隻有單位才可以買車,私人買車在政策上是不允許的。1985年,在等待中煎熬的哥倆偶然得知可以通過掛靠單位方式買車,“盡管家裏有些積蓄,但是一輛上海牌汽車要三萬多元,家裏親屬幾家籌錢才湊夠車款”。

  1985年秋天,一輛嶄新上海牌汽車開進了付忠勇家的大院。“那感覺非常氣派,很多人圍觀,看熱鬧的人圍了好幾圈,全家人樂得合不攏嘴……”付忠勇說,新車到家那天,也是全家人對全新期待的開始。此後,付忠勇每天早上把車擦得鋥亮的,然後在鄰居們羨慕的眼神中打著發動機。
“打車”奢侈

  那個年代,長春出租車還很少,人們收入普遍不高,“打車”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最奢侈消費,一般人除了結婚、出院等重要事情,基本就和“出租車”三個字不沾邊。打車的人多數是單位領導、外地來出差的業務員,還有就是個體戶。





27路第一次開線(1974年).




60年代的蘇州河延岸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南京路



80年代初的上海火車站(老北站)1



80年代初的上海火車站(老北站)2



80年代初的上海火車站(老北站)3




80年代初延安東路輪渡



80年代的閔行車渡



80年代末延安路大世界,那時候最流行“白相大世界”



1972年的南京路



1984年電車內場景





1984年的電車和站牌,那時候的電車都是藍色的,汽車都是橘黃色的



1987年淞滬鐵路,現在是輕軌三號線了,













華亭賓館



淞滬鐵路寶山路道口,也就是今天的輕軌寶山路站
沿鐵路向南走就是這個路口,向北走就是虹口足球場,



淞滬鐵路沿線照片



淞滬鐵路沿線照片



淞滬鐵路沿線照片



淞滬鐵路沿線照片





虹口區第二糧店,小時候我就去這樣的糧店買米,帶一個空蛇皮袋,交上糧票和錢,然後營業員會幫你稱好,把口袋套住下麵的那個出口,一拉閥門,米就流進袋子裏了,比現在買米有趣多了。



舊式裏弄,看到這張照片就會想起小時候走在石庫門的弄堂裏,耳朵裏聽到的都是滬劇、滑稽王小毛、刑警803等廣播,家家戶戶都會躺在躺椅上乘涼,吹牛皮,現在在虹口區某些地方還能看到這樣的弄堂



老西門



老西門 -2,應該是西藏南路那裏,走到這裏就快到我外婆家了,似乎快要看到我親愛的外婆在樓下灶片間裏做菜,似乎聽到閣樓上的鄰居在叫他的兒子“阿尼頭”




寶山友誼路


北京東路外灘42路,48路終點站侯車隊伍



曹家渡



廢物箱,過去在南京路、北京路上都是這樣的廢物箱




購買月餅,老早的廣式月餅都是紙盒裝的,蘇式月餅都是紙頭包的



廣告



虹橋機場



淮海路



黃浦江上的帆船,這張夠老的,我從來沒見過黃浦江上有帆船




擠車圖1,那時候擠公交車可是上海一大特色,現在市區範圍大了,人口密度也低了,不用再擠公交了



擠車圖1




南京路華聯商廈


南京路人流



南京西路王家沙1986



南京路夜景



南京西路王家沙2004



搶位子



蘇州河長壽路橋1976



蘇州河長壽路橋1976



四平路



曲陽路



彭浦新村,曾經以為遠的不能再遠得地方,沒想到會在這裏居住



張廟愛暉路,

過去概念中的郊區,從老家過來要換三輛車子,沒想到爺爺奶奶會住在這裏,外婆現在住的共康,那時候還是農田吧,92年的時候我去大柏樹,現在看來就在商務中心旁邊,那時候晚上一個人都沒有,感覺特別荒涼,95年的時候我去涼城新村的娘娘家,那條河邊還是大片的菜地,98年的時候我騎自行車去淞南8村,看望搬遷過去的鄰居,當時怎麽都不會想到9年後的今天,每周我都要過來4,5次。。。



黃浦江上的擺渡船,現在還有得乘,



清晨鍛煉的人們




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的汽車站



人山人海,人車混雜的南京東路




人山人海,人車混雜的南京東路




三角地菜場,似乎上海有很多叫三角地菜場的菜場



陝西路紅房子



上學學生,基本上都是我的同齡人



售票員,自動投幣車出來以後他們逐漸失去了工作崗位




延安東路外灘1983



延安東路外灘2004



延安東路隧道通車1988,當時還是很轟動的,可以不乘擺渡船去浦東了





擁擠的隧道車




隧道裏的上海牌轎車




外灘



萬體館




武寧路橋





徐家匯



新閘路西藏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