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誰說美國醫生不能拿紅包?誰說美國醫生不拿紅包?zt

(2011-02-04 13:40:57) 下一個
誰說美國醫生不能拿紅包?

作者:陳晚 網易博客 2010-5-5 13:07:41


  不久前,我讀到一篇文章說,一位在美國做護理工作的中國女孩,拒收美國富翁十萬美金的紅包。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和美國醫院紅包有關的話題。

  眾所周知,國內的醫生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收紅包,這依然是各大醫院醫生們心照不宣的秘密吧。按理說,醫生和白衣天使對患者救死扶傷,病人家屬有所表示,本是件可以理解的事情。可老百姓怕就怕送紅包這事越走越邪。換句話說,假如不送紅包,醫療質量就要打折扣,這樣可就不好了。記得當年,我在國內就醫時,不僅主刀醫生咱要孝敬,麻醉師要打理,就連護士也不能忘了。但願這樣的狀況現在已經有所改變。

  在美國,醫生的頭上壓著保險公司,律師和力保飯碗這幾座大山。要是哪位醫生稍不留神出了嚴重的醫療事故,那麻煩可就大了。所以,即使沒有患者的紅包,美國醫生也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為病人服務。當然,美國醫生們的道德素質及其每月的進賬額,大概也是讓他們視紅包為身外之物的理由之一。

  雖然美國醫生沒指望把紅包當作自己的灰色收入來源,但這不意味著他們不能拿紅包。而且,美國醫生拿紅包就和餐館裏的服務員拿小費一樣,完全是個人的事情,組織上沒必要和理由幹涉。


  話說有一位住院醫段譽,他不僅心眼好,人長得也賊帥。最難得可貴的是,這位段醫生不僅隻愛美女,他對年老體弱的病人也是照顧有加。有一天,段醫生收治了一位白發蒼蒼的名為童姥姥的美國老太太。這位童姥姥年過八旬,膝下無兒無女,她瘦瘦小小的身材和那副隨時都可能被風吹倒的病態,讓段醫生大動惻隱之心。

  在童姥姥隨後就醫的日子裏,段醫生無微不至的人道主義關懷和精湛的專業治療,讓這位美國老人深受感動。有一天,前來複查的童姥姥悄悄地把一個粉紅色的信封遞到段醫生的手中說,這裏麵裝著她的由衷謝意。

  段醫生先是楞了一下,再轉念一想,這信封裏麵會裝著什麽呢?也許,隻是個感謝卡片而已吧。在美國,人與人之間因為某種因緣互送感謝卡挺常見的,患者給醫生寫感謝卡也不稀奇。雖然感謝信裏寫的都是些常規的那幾句話,但讀著那些溫暖人心的字句,收卡人的心裏還是挺燙貼的。於是,段醫生高高興興地收下了這個信封,並和童姥姥揮手話別,期待下一次老太太複診時再見。

  段醫生下班回家後,向妻子語嫣無意中提及此事。語嫣道,何不拿出來看看那封感謝信呢。段醫生這才恍然大悟,對呀,誰說不是呢,忙碌一天,還沒來得及看看裏麵寫的是什麽呢。於是,段醫生隨手把那個信封交給了語嫣,讓太太先過目看看,來滿足一下女人的好奇心再說。不出幾秒鍾,段醫生便聽到了語嫣的驚叫:“這裏有張支票啊,三萬多的支票哪。”段醫生聽了之後,先喜,再驚,後怕:“我怎麽把這麽大的糖衣炮彈帶回了家。這要是讓醫院領導知道了,我還不得被抓典型?”

  段醫生來自中國大陸,他這樣的思維絕對和咱中國的習俗和國情密切保持一致。所以,第二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段醫生便找到了他的上級醫生,向領導嚴肅認真地匯報了他這次無意中受“腐蝕”的經過。

  哪料到,美國上級醫生聽了他的匯報後,輕鬆一笑:“這是你和病人之間的私事,隻要你們之間沒問題,你拿多少紅包,醫院是不管的” 。

  即便如此,聽了領導的話,段醫生的心裏還是七上八下的。他當住院醫快三年了,還從來沒收過病人的紅包呢。沒想到,這第一個紅包就數額不小.這事一定得謹慎處理才好。假如以後童姥姥的律師和他較勁,他可不願意惹上民事糾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