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世界最長跨海35公裏大橋今開建,全長50公裏,又是世界第一,嗬嗬,圖

(2010-08-04 12:32:26) 下一個
世界最長跨海35公裏大橋今開建,全長50公裏,又是世界第一,嗬嗬,圖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今開建 海中主體部分逾35公裏

2009年12月15日 06:59:16 來源:華龍網-重慶晨報
















  將建的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0公裏,其中海中主體部分逾35公裏,珠澳口岸人工島率先動工





港珠澳大橋部分區段效果圖。據廣州日報

  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即將開建,今日珠澳口岸人工島將率先動工。將建的跨境跨海大橋工程規模宏大,全長近50公裏,其中海中主體部分逾35公裏,將超越現有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

  建橋先建人工島

  作為港珠澳大橋開工點,位於珠海拱北灣南側的珠澳口岸人工島,是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與珠海、澳門兩地的銜接中心,大橋通往珠海、澳門兩地的口岸同設在該島上,既分離設置又連接互通。該人工島填海造地工程包括南標段與北標段的護岸工程、陸域形成工程、地基處理工程,以及交通船碼頭工程等。

  據承建方中國交通建設股份公司披露,珠澳口岸人工島東西寬930至960米,南北長1930米,護岸總長8000多米,填海造地總麵積217.56萬平方米。其填海工程主要包括護岸、陸域形成、地基處理及交通船碼頭等工程。

  主體工程全球最長

  根據近期批複的大橋可行性報告,將要建設的港珠澳大橋全長為49.968公裏,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達35.578公裏,相當於9座深圳灣公路大橋,其規模更將超越現時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據大橋可行性報告推薦建設方案為“香港石灣─珠海拱北╱澳門明珠”橋隧組合方案,整座大橋的外貌將以離岸人工島、主跨斜拉橋為最突出標誌。

  其中,在大橋主橋淨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區段,推薦采用主跨“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將成為大橋主橋型最突出外貌。據透露,該斜拉橋的整體造型及斷麵形式除了滿足抗風、抗震等高要求外,還將充分考慮景觀效果,經對鑽石型塔、A型塔等塔型比較,暫推薦采用鑽石型索塔,總高170.69米。

  最難:海底隧道工程

  大橋設計從結構、安全、造價、抗風抗震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等方麵進行對比篩選,最終確定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為橋隧結合加人工島方案。根據剛剛批複的工可報告,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包括建設6648米海底隧道。據了解,“海中橋隧”將是大橋施工的最關鍵控製性工程。

  海底隧道位於伶仃西航道和銅鼓航道;隧道與橋梁相接處各修兩個橫截麵長1公裏的人工島。在距離大橋香港登陸點大嶼山石灣6公裏處的海麵上將建一個人工島,建成後行駛在大橋上的車輛從此處進入海底,穿過海底隧道,又從另一個人工島鑽出重新駛上大橋,而海底隧道最深處離海平麵40米左右。

  大橋初步設計單位“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喜剛表示,大橋主體工程中的海底隧道和人工島部分,其施工技術難度在目前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最堅:設計壽命120年

  港珠澳大橋建設標準將堅持就高不就低原則,即包括景觀設計、生態保護、環保等各類要求按內地、香港、澳門三地中的最高標準采用,謀求把海內外最新的理念與最好技術納入工程。

  內地大橋一般使用壽命都是五六十年,杭州灣大橋主體工程提高到100年,而根據香港的標準,港珠澳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是120年,也就是在120年之內能夠完全滿足使用功能,可以放心使用,沒有計劃之外的大修。另外抗16級台風、8級地震及30萬噸巨輪撞擊等要求,均較杭州灣跨海大橋要高,成為中國內地之最。

  最靚:五千萬景觀費建地標

  據透露,據國務院批複,港珠澳大橋為世界矚目的宏偉工程,應將之建成為世界上傑出工程之一,有必要對項目景觀定位、關鍵技術等進行係統研究,因此景觀設計成為大橋前期工作及建設期間的重頭戲。為此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已將大橋景觀研究單列,作為大橋工可研究報告中重點專題之一。據悉,繼前期可行性研究階段已投入大筆專款用於景觀研究後,大橋在動工建設階段仍將安排5000萬元計入總建築安裝工程費,專門作為景觀的設計和工程費用。

  人工島將成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和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除了島上構築物的造型美觀外,還應重視島區範圍內的綠化工程,在海景較美的地方設置觀景平台;有消息人士稱,大橋將穿越中華白海豚保護區,因此工程建設對環境和生態保護要求特別高,而為提高遊客對白海豚的保護意識,大橋離岸人工島或沿線適當的地方,有望麵向白海豚繁殖區域擬設白海豚雕塑,或者把白海豚在大橋工程部分造型中得以體現,並設白海豚觀賞景區。

  據廣州日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