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99.99%的人沒看懂《蝸居》畫龍點睛的一筆 zt

(2009-12-22 11:48:48) 下一個
99.99%的人沒看懂《蝸居》畫龍點睛的一筆(轉載)


作者:zyl_sh 提交日期:2009-12-22 13:43:00 訪問:7688 回複:52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蝸居》中那個老外馬克是幹什麽職業的?為什麽和宋思明關係那麽好,又為什麽最後照顧海藻?有人說那是洋雷鋒,——隻能說明他們根本沒有看懂《蝸居》中畫龍點睛的一筆。
    其實馬克的職業應該是財產信用托管(信托)人,這在歐洲是一個極其古老的行業,甚至是銀行業的始祖和前身。就是有錢人把財產托付給一個專門的信得過的人,以備不時之需。當然在某些時候,還可以受委托去經營這些資產,稱為信托投資。前一陣被炒的很熱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央視的訪談節目中就宣稱已經退出傳統的銀行業了,現在就在做一行。
    看過《黑皮書》這部電影的人一定還記得瑞秋.斯坦恩在遇到困難準備逃亡的時候去找律師威姆.思馬爾,得到一筆其父親存放的資產。這個律師還為其他許多猶太人保存了財產。後來瑞秋懷疑其出賣了猶太人客戶,這個律師認為受到了極大侮辱,並拿出黑皮書(實際上是個筆記本)。他為了他的信譽也一直要追查真凶,並因此被殺。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其實宋思明還有大把的海外財產,而馬克這個財產信托人(其背後應該還有一個公司或機構)應該也不止宋思明一個客戶。馬克開始對海萍不滿意但仍然聽從宋思明的意見,讓海萍教漢語,隻是他尊重客戶;後來又對海藻那麽照顧,隻是他在忠實地執行客戶的信托。當然馬克的其他中國客戶看到、知道了此事以後,隻會對其更加信任。這就是信譽的本質。
    更精彩是後麵,海萍後來在馬克投資的支持下開辦了一個漢語培訓機構,按照馬克的說法,還要到納斯達克上市呢。這在中國真的很具有代表性事情呀。可以設想,海萍在開辦了這個培訓機構後,不僅不會受到各個部門的刁難、罰款,還一定會受到各個方麵的大力支持,非常順風順水,可能連海萍自己都會覺得奇怪。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馬克的投資,實際上就是他的那些中國客戶的投資,這些和宋思明同樣重量級的中國‘匿名股東’一定會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她。
    大家甚至還可以猜測,給海萍投資的公司的注冊地點不外乎在百慕大、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這三個地方。
    如果你有精力去查查中國掛著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牌子的公司,很多的投資方都是在上述三個地方注冊的,有的企業本身就是在上述地方注冊的。曾經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麽這些外資公司從來見不到一個老外管理人員,甚至財務監督都不管?你可別跟我說是洋雷鋒來幫助中國發展經濟來了。要知道在大陸現在的經營環境、法製環境下,老板、股東如果不像盯賊一樣盯著經營管理人員,財務上的跑冒滴漏都是小事情,恐怕一轉眼整個公司的資產都變成別人的了,甚至還要給老板留下一堆債務。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些股東根本就是大陸人,而且不便直接出麵監督,但手上有比財務監督更加有力的權力和監督方式。
    現在大家明白了吧,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麽周到、貼心的金融服務。像阿扁那樣,用親友開設賬戶,把錢轉來轉去,最後還被人查出來,隻能有一個評價,——農民暴發戶,S/B一頭。
    《蝸居》把這些在大陸非常普遍,但常人還不明白的黑暗點了出來,但也僅僅是點到為止。如果明明白白的說出來,肯定會被禁播了。
    看完上麵的內容,可能有許多人會罵馬克,認為他幫助貪官掏空了中國人民的財富。但人家並不是憑著自己的善惡觀做事,他隻是忠實履行自己的承諾,其實這樣的財產托管人的組織一般都是家族式的,而且有幾百年的傳承,馬克身上承擔的不僅是自己和這些財產,更多的是整個家族延續了幾百年的承諾和信譽。看到這裏,讀者大概就會理解《黑皮書》裏麵的威姆.思馬爾為什麽冒生命危險也要查清真凶了吧。要給中國人講明白契約和信譽的分量,還真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其實作者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隱藏的比較深,觀眾如果是斷斷續續的分集觀看,不拉到一個整體的視角進行對比,是很難看出來的。大家還記得那個紀委書記說的那句話嗎?“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其實西方民主製思想的根源就是——權力的信托。我們的憲法也明確記載“權力屬於人民”,而所有政府機構包括軍隊,都是受人民的信任、委托來執行權力的。但是大家無論是從電視劇,還是身邊的現實,都能看到,這些受人民委托執行權力的人似乎把這些權力當成自己的私有權力和私有財產了,根本就不打算歸還了,要自己世世代代占有和享用。
    《蝸居》中一邊是馬克默默地、認真地執行著自己的信托責任,另一邊是高官在獲得了人民權力的信托後,肆意妄為,將公權力據為己有、以權謀私。這個對比夠強烈的吧。
    更妙的是,馬克認真履行信托責任的這些客戶的財產,恰恰是另一種信托人背叛信托責任和信譽,貪汙竊取的他們的信托客戶(全體中國人民)財產而得來的。關於他們承諾了些什麽,大家可以到網上搜索一下《曆史的先聲——半個世紀前的莊嚴承諾》。
    不可否認,即便沒有馬克這暗藏的精彩一筆,《蝸居》仍然是一部好的作品,但是缺乏神采,你想想,劇尾貪官受到懲處,人民勝利了。這和童話中“王子終於戰勝了惡魔,從此以後與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有什麽兩樣?
    所以說,沒有馬克這一筆,《蝸居》就如同一個石膏人像,你見過石膏人像嗎?眼球是白白的,茫然一片,沒有任何神采,作者描寫馬克這一筆就點在了石膏人像的瞳孔上,雖然有點黑,但恰恰就是是這黑色的瞳孔,給了石膏人像以神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