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傲慢與偏見” zt
(2009-09-03 14:07:15)
下一個
說說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傲慢與偏見” 2009-08-08 01:20:45
傲慢一向以來似乎是西方人的專利。和他們打交道久了,便有了這樣的體會。法國人的傲慢是寫在臉上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試圖顯示出與眾不同。德國人的傲慢是藏在心裏的。我自視很高貴,卻也沒有瞧不起你們,而這正是日耳曼民族的“高貴”所在。英國人的傲慢則是滲透到骨子裏的,雖然小心翼翼,舉止拘泥,卻總讓你感到他既入世又超然的那樣一種清高和傲氣。再看看美國人的傲慢,那自然是這諸多傲慢形態的混合體。
何以見得西方人的傲慢呢?他們彼此之間的傲慢我們且不去說。隻看他們對中國人曾是何等的傲慢。百年前的八國聯軍焚毀圓明園,以及不平等條約,好像都已是離我們太遙遠的陳芝麻爛穀子。就說點兒眼前的吧。記得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葉,《華盛頓郵報》曾連篇累牘地刊載了係列專欄文章,其討論的核心話題便是:下個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今天聽起來似乎有些聳人聽聞。可當時居然有許多經濟學家以無可辯駁的數據證明了這樣一個論點,那就是下個世紀的中國人養活不了中國人。那誰又來養活中國人呢?這便生出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看看那時的《華盛頓郵報》的世界新聞版麵,幾乎每天都有關於中國的報道。那鏡頭要麽是一個街頭乞丐,要麽是一雙西北農婦無助的眼神;反正絕對沒什麽精彩畫麵。
傲慢與偏見從來都是一對孿生兄妹。以自負傲慢之心去審視人與社會,必然心生偏見,偏見又會使人無法正視客觀存在,從而陷入狹隘的固步自封之中。回想十幾二十年前,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國人就是這副模樣,穿著長袍,留著辮子,或頂好就是張藝謀影片中的西北大漢,衣不裹體,粗魯無禮的神態。那時我所接觸的很多美國人對中國當今社會的改革開放並不甚了解,在他們的臆想中,中國仍然是個可怕的國家。這不能不歸功於西方媒體的極富偏見的報道。正是精英盡顯傲慢導致平民普生偏見。想想也是,老百姓靠什麽去了解外麵的世界,除了報紙電視,還是電視報紙,那時還沒有如此發達的互聯網。
寫一個真實的小插曲,也許更能說明問題。記得那是九七年夏天,一次在地鐵站等車,一位看上去有五十幾歲的美國婦女走過來與我搭話,“你是從香港來的吧?”我趕緊回答“不是,我是從北京來的。”“哎呀!”她聽了我的答話,不禁大叫,“這下香港人可慘了。”我忍不住問她“有什麽慘的呀?”她便侃侃而談起來“怎麽不慘啊,用不了幾年,香港人也會淪落得和大陸人一樣,連飯都吃不上。”我聽了她的話,知道她是指香港回歸,不免有些生氣,便回敬了她一句“誰告訴你說大陸人吃不上飯啊?你這全是從報紙上讀出來的吧?”她也毫不示弱地說“甭管怎麽說,我是堅信我們美國人的。”我無意再去理會這個毫無頭腦的女人。在美國有識之士不乏其人,可象這種自以為是,人雲亦雲的也是大有人在。由此使我想到,偏見固然是可怕的,但是比偏見更可怕的是造成偏見的無知。
鬥轉星移,曆經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打開國門,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人也逐漸走出了西方人“偏見”的陰影。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人的“自豪感”也與日俱增。特別是近兩年,全球經濟形勢低迷,中國卻依然是長勢見好。中國成功地舉辦北京奧運會,使國人的這種“自豪感”達到了頂峰。更確切地說,中國人也一天天變得“傲慢”起來。
在清華大學執教的美籍副教授Chovanec 曾撰文“中國人從謙虛走向了自大”。他在該文中指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到中國時,給人感受最深的是中國人的謙虛。他們會告訴外國人,中國需要向其他國家學習,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但今天,一些中國人與“謙虛”正漸行漸遠,“傲慢”的心態正在侵蝕著中國人謙虛和務實的傳統。許多中國公司的經理人已開始認為世界已沒有什麽可教給他們的了。許多中國人把當前的危機視為美國衰落的證據,並把它看作是中國接受世界新的經濟超級大國地位的機遇。
客觀地說,Chovanec教授的觀點並不是毫無根據的。如果你曾在近幾年回國,想想你的所見所聞,是不是有種類似的感受?傲慢是要資本的,那使中國人日漸傲慢的資本就是愈來愈鼓的腰包。曾親曆中國某官方代表團一行包括律師和政府官員各色人等來美國訪問一著名大公司,在聆聽美方公司一個分支部門CEO 的報告時,台下的中國人忍不住問陪團的人,這位CEO一年能掙多少錢啊?那種不屑一顧,溢於言表。這些人的潛台詞無非是說:這位CEO的“身價”(據說這是當今國內特流行的一個詞兒)有多少啊?由此可斷定我們有無必要認真地聽他的報告。這些“精英”們的“傲慢”也就略見一斑了。
如果說中國“精英”所顯示的傲慢,不過是西方人戲劇的翻版,那麽,中國民眾所表現出來的對美國乃至西方國家的“偏見”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你也許聽說過張家界那位中國老太太的故事。她麵對來自美國的遊客,無限感慨,“你們美國人真可憐,沒錢靠借錢過日子,真怕是哪天連飯也吃不上了吧!”這與那位地鐵站裏的美國老太太是多麽驚人相似的一幕啊!且不說張家界的中國老太所言是否屬實,也不去追究這位老太自身的生存境況,單單是她的這種由道聽途說或主流媒體報道而臆想出來的美國人的生活圖景,就足夠令人啼笑皆非了。由此也更加說明,精英的傲慢必然導致草民的偏見。
寫到這裏,不覺想起了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一年前的今天,北京奧運會成功地拉開了帷幕,張藝謀導演那獨具匠心的奧運會開幕式,真可謂空前絕後,令世人歎為觀止。更難忘的是,在奧運會閉幕式後NBC男主播那段發人深省的結束語。其大意是:中國通過奧運會所展示給世界的這種精神和風貌,已經讓世界越來越不能忽視這個大國的存在和崛起。西方人在事實麵前能夠吐露真言,那麽中國人呢?是不是也該意識到世界需要中國,但中國的發展更需要世界。一個出口占GDP超出40%的國家,它的經濟發展的成敗隻會越來越多地依賴其貿易夥伴,客戶就應該是它的上帝。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的傲慢與偏見是不是上演的太早了點兒呢?
如果說“傲慢與偏見”隻是某個人的態度,倒也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是,如果“傲慢與偏見”已經演化成一種社會思潮,那就應該引起人們的警覺。如果讓現實版的《傲慢與偏見》在今天的國際大舞台上,在東西方輪番上演,這無論於中國還是於西方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