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德意誌報》:"儒學的遺產:在中國做生意很難,不行賄根本辦不生意"

(2009-08-09 01:25:02) 下一個
德媒:在中國不給官員行賄 就做不成生意

--------------------------------------------------------------------------------

德國《南德意誌報》 2009-08-08 20:21:43

  王立(化名)是一位在中國南方做生意的企業家,他說:“在中國所有的人都相互賄賂。”他不否認自己眼下也身處這一旋渦當中,“如果我不和其他人一樣,我的生意就沒有機會”。


  對非法饋贈尤其沒有抵抗力的是中國官員。今年上半年有9158名官員被判有罪。而腐敗在中國是場危險的遊戲。不久前,中石化集團原總經理陳同海被判處死緩,因為他受賄近2900萬美元。

  但是,驅使人賄賂的更多的是深紮在中國社會的對利益的偏好,因為這從未遭到譴責。現如今收受賄賂者雖然偶爾會遭到嚴懲,但行賄者往往僥幸地逃脫了被起訴的命運。

  有人認為,影響深遠的中國儒家哲學也對此負有責任。儒家學說雖然在2500年前就曾抱怨官員腐敗,但與此同時它也強調忠誠的極大重要性。儒家思想教導說,如果爸爸偷羊,兒子出於親情不應告發他(“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語出《論語》——本報注)。批評家指出,這也縱容了非法的陰謀詭計並促成了腐敗的廣泛蔓延。

  不久前《中國日報》一篇評論文章說:“如果別人不給錢,很多幹部就感覺是種侮辱。他們視錢為一種對精力消耗的補償。”

  對外國企業而言,在這樣一種環境中應加重禮物的分量。它們要在避免腐敗的國際法律規定和中國文化之間保持平衡,而後者認為,給貿易夥伴大大小小的禮物是理所應當的。因此很多企業在與中方合作夥伴親自會麵之前,就具體商定好計劃贈送禮物的輕重和價格。

  在腐敗問題上,西門子也有與當地習慣打交道的經曆。幾年前,20名中國西門子員工因行賄被解雇。但是,公司寧可不談論這個問題。據說,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敏感等級。然而,西門子事件在蒂森-克虜伯卻構成了一場反員工腐敗的新攻勢的基礎。蒂森-克虜伯中國區總裁阿爾弗雷德.韋威爾斯說:“我們在研討會上嚴厲警告員工不要違反規定,否則將被開除。”

  但蒂森·克虜伯也不可避免地遵守著當地習俗。為了吸引記者,該公司的記者會向每位中國記者派發200元人民幣。這相當於一位中等資曆記者月薪的 5%。韋威爾斯得到了北京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的斯特凡·羅特林的支持:“零容忍在中國是行不通的。這裏有你根本無法消除的程序。人們必須現實地找出可以接受的方案。”

  羅特林16年來一直在中國生活,他承認中國人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上有了顯著的進步。不管怎樣,目前給年輕經理人開辦的中國商學院中39%設有經濟倫理學專業,有的還是必修課程。

***********************

:在中國,所有的人都相互賄賂 環球時報

作者:馬塞爾·格爾紮納

8月4日,德國《南德意誌報》發表一篇題為《儒學的遺產:在中國做生意很難,不行賄根本辦不成事》。該文章通過大量的事實,揭露了改革開放之後特別是在當前中國所存在的、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卻為領導人所刻意封鎖的最大“國家機密”:腐敗已經成為中國權勢集團的基本特征。

文章說,王立(化名)是一位在中國南方做生意的企業家,他說:“在中國所有的人都相互賄賂。”他不否認自己眼下也身處這一旋渦當中,“如果我不和其他人一樣,我的生意就沒有機會。”

對非法饋贈尤其沒有絲毫抵抗力的是中國官員。今年上半年隻有9158名的倒黴官員被判有罪,而數量極為龐大的貪腐群體卻相安無事。不久前,得罪上級領導的中石化集團原總經理陳同海被判處死緩,因為他被宣稱受賄近2900萬美元。

驅使人賄賂的更多的是深紮在中國社會的對利益的偏好,因為這從未遭到譴責。現如今收受賄賂者雖然偶爾會遭到嚴懲,但行賄者往往會逃脫被起訴的命運。

有人認為,影響深遠的中國儒家哲學也對此負有責任。儒家學說雖然在2500年前就曾抱怨官員腐敗,但與此同時它也強調忠誠的極大重要性。儒家思想教導說,如果爸爸偷羊,兒子出於親情不應告發他(“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語出《論語》)。批評家指出,這也縱容了非法的陰謀詭計並促成了腐敗的廣泛蔓延。

不久前《中國日報》一篇評論文章說:“如果別人不給錢,很多領導幹部就感覺是種侮辱。”對外國企業而言,在這樣一種環境中應加重禮物的分量。它們要在避免腐敗的國際法律規定和中國官場文化之間保持平衡,而後者認為,給貿易夥伴大大小小的禮物是理所應當的。因此很多企業在與中方合作夥伴親自會麵之前,就具體商定好計劃贈送禮物的輕重和價格。

在腐敗問題上,西門子也有與當地習慣打交道的經曆。幾年前,20名中國西門子員工因行賄被解雇。但是,公司寧可不談論這個問題。據說,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敏感等級。然而,西門子事件在蒂森—克虜伯卻構成了一場反員工腐敗的新攻勢的基礎。蒂森—克虜伯中國區總裁阿爾弗雷德.韋威爾斯說:“我們在研討會上嚴厲警告員工不要違反規定,否則將被開除。”

但蒂森—克虜伯也不可避免地遵守著當地習俗。為了吸引記者,該公司的記者會向每位中國記者派發200元人民幣。韋威爾斯得到了北京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的斯特凡8226;羅特林的支持:““零容忍在中國是行不通的。這裏有你根本無法消除的程序。人們必須現實地找出可以接受的方案。”

羅特林16年來一直在中國生活,他說,不管怎樣,目前給年輕經理人開辦的中國商學院中39%設有經濟倫理學專業,有的還是必修課程。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作者:馬塞爾—格爾紮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