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人的幸福生活 zt

(2009-08-31 12:36:23) 下一個
德國人的幸福生活

原創作者:轉載網上 更新時間:2005-05-25 12:06:26


沒來德國之前,就聽說這裏的工人師傅們的生活非常幸福。與別的發達國家的工人相比,他們的平均工資水平數一數二,而年平均工作時間卻是比別人少了一大截。本來也是將信將疑的,畢竟是資本主義國家,工人們隻有被剝削的份,還能象在咱們社會主義國家裏一樣過得那麽滋潤?去年有機會在斯圖加特的B公司實習了半年,才真正覺得人家的生活確實很幸福。

上班的第一天,剛打開公司給我分配的內部電子郵箱,就發現了一封信。一邊納悶是誰發的,一邊打開了這封信。原來是公司的Betriebsrat發的。先說說這個Betriebsrat是個什麽東東。這個詞直接翻譯過來,就是企業職工委員會。根絕德國的法律,一個公司的雇員超過5人,那麽這個公司就有必要建立企業職工委員會。它是雇員的利益代表機構,並和雇主合作,維護雇員和企業的共同利益。它的權力之大,讓人匪夷所思。它和雇主一起商定員工工作時間,公司解雇員工時必須征得它的同意,雇傭員工時也要聽它的意見,它甚至可以參與決定員工獎金額度。最重要的是,在公司的監事會 (Aufsichtrat) 裏,必須有一個它的代表,監控整個公司的運作以及評判高層幹部的表現。它的成員由員工選舉產生。在一些大部分員工是工會成員的中大型企業,它其實就是工會的代言人。

大概介紹完了Betriebsrat,再說說這封信的內容。內容首先表達了對我的熱烈歡迎,然後介紹了它的組織結構和功能設置,以及我作為一個員工所擁有的權利。最後熱情邀請我,如果有空的話,一定要去它們那裏坐坐。在信上還說明,公司的內部網上有它的專門介紹,還有相關信息,讓我一定要詳細閱讀。人家都這麽說了,我就上內部網看了看。具體的結構組織也記不大清楚了,隻記得它的頭兒是德國最大的鋼鐵行業工會(IGM) 的成員。工作人員很少,但分工挺清晰細致的。不但有青年學徒工和女職工的代表,甚至有殘疾員工的代表(為什麽還會有殘疾員工,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有機會弄明白) 。在它的網頁還能查到職工的工資定額信息,規定地很細,什麽學曆,多長年限,該拿多少錢,一目了然。這樣大家在簽合同的時候就明白自己該有多少工資,並且以後也可以知道,公司是否少發了自己的工資,這樣很少發生這方麵的糾紛。另外對職工的權益方麵的介紹,也非常詳細。比如女員工懷孕後,享受什麽樣的待遇,公司給多長時間的假期,保留她的工作崗位等等。又比如,職工生病期間,公司應該繼續支付工資,並不得以此為由解雇員工。看完了這封信,還有那些個網頁,我對最開始提到的有關德國工人的說法,已經有點相信了。

讓我影響深刻的另一件事發生在我上班後的一個星期。那天,我到下麵的車間,發現要找的一個工人不在。再看看,好象比平時少了不少工人。我問邊上一個哥們,今天大家是不是提早下班了?他說,不是,今天工會開會,會員去參加會議去了。那不是曠工嗎,我又問。他笑著說,那能啊。按規定,這是他們應該有的權利。這都是算上班的,公司不但不能算他們曠工,還得照數發工資。如果別的分廠的會員要來,公司還得弄幾輛大巴,把他們送過來。等他說完,我眼珠都會快掉出來了。心想,什麽世道,這個公司被工人欺負地也夠可以的了。那天,我等到下班,都沒有等到那大哥回來。第二天再見到他,說自己開了半天的會,後來直接就回家了。

去年五一勞動節的時候,IGM組織了一個大jihui,抗議政府削減福利支出。早在一個月前,宣傳單子隨處可見。去公司食堂吃飯,門口就放著一大疊。回家路上,有軌電車車站也貼著大海報。去郵箱拿信,居然發現報紙內也夾著幾張單子。我那天沒事幹,就去湊熱鬧。jihui在斯圖加特的宮殿廣場舉行。我剛一出廣場出口的地鐵站,眼前一片紅色。因為紅色IGM的標誌性顏色,所以大家都戴著紅色的棒球帽,手裏揮著紅色的小旗子,或舉這紅色的大橫幅。雖然說是要表示抗議,但是大家臉上卻是笑逐顏開,輕鬆異常,還不是呼朋喚友,說說笑笑。有的甚至是全家出動,連嬰兒車都推了出來。不象個抗議jihui,到象是在德國常見的open air,就是少了一個燈光大舞台,和舞台上演唱的歌星。邊上也有警察和警車,但警察叔叔也一臉放鬆,顯得很悠閑,簡直就是來曬太陽來的。僅有的工作,也就是提醒來往的行人那幾條街暫時不能通行,最好繞行。我本來想,今天肯定熱鬧非凡。廣場上肯定是口號聲聲震天響,鑼鼓陣陣上雲霄啊。結果卻是這樣一副場景。雖然當一些象是工會頭頭模樣的人發表演講的時候,大家也有過一陣激動的表現,比如鼓鼓掌,吹吹哨子什麽的,但和我的期待比起來,真是差遠了。

不過或許,他們也就是要這樣的場景吧。在一個法製的社會,當人們要維護自己的權益的時候,並不需要采取一些超出法律規定的界限之外的舉動。反而是在那些自詡法製完善的和諧社會,人們卻不得不違反本意,非得用一些過激的行為,才能有機會開口為自己的權益爭辯。所以,才會有人被當做防暴演習的假想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